商業周刊:Google+的圈子邏輯

作者: 來源:IT新聞網 2011-12-30 22:17:48 閱讀 我要評論 直達商品

谷歌社交服務Google+自6月底推出以來,便風靡整個業界,這項服務中的朋友、家人等“圈子”尤其吸引眾人眼球。《商業周刊》網絡版周四撰文,解讀了Google+背后的“圈子”邏輯。

導語:谷歌社交服務Google+自6月底推出以來,便風靡整個業界,這項服務中的朋友、家人等“圈子”尤其吸引眾人眼球。《商業周刊》網絡版周四撰文,解讀了Google+背后的“圈子”邏輯。

以下為文章全文:

注冊用戶突破千萬

起初,Friendster令無數喜歡社交的早期網民癡迷,后來這個社交網站因服務器速度過慢而屢遭詬病,最終被迫流亡遠東。接著,一位名叫霍夫曼的男子創建了LinkedIn,稱“這一名稱應該會讓那些希望在線發布簡歷的職場人士感到些許安慰。”華爾街也的確對LinkedIn推崇備至。

Myspace存在了兩千五百個日日夜夜,這個網站推崇花哨的廣告,后被受到上帝詛咒的新聞集團收購。Facebook在哈佛的土地上崛起,它放棄花哨的廣告轉而追捧小而精的廣告形式,向世界上無數的人敞開懷抱。這家社交網站迅速風靡起來。如今,社交媒體家族的新貴Google+橫空出世。Google+脫胎于搜索巨頭谷歌的核心戰略,對谷歌CEO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整個公司來說意義都不同尋常。

這項服務可以讓用戶與數量有限的朋友分享信息,不需要他們將大量更新內容推送至大批久未謀面的熟人或整個互聯網。在此過程中,Google+已經贏得了硅谷最早一批用戶的追捧,同時也得到了最苛刻的評論家的好評,這項服務或許最終能使谷歌賦予其產品線以人性化,對社交行業老大Facebook形成威脅。

Google產品副總裁、Google+重要設計師布拉德利·霍洛維茨(Bradley Horowitz)說:“這項服務具有廣闊的前景。這只是我們多年來準備參加的競賽的第一步。”自谷歌6月28日開始發送Google+邀請碼以來,如今已有1000萬人注冊成為Google+用戶,至少訪問過一次Google+站點。目前Google+在用戶和倡導隱私的人士當中反響不錯,鑒于Google Buzz等服務過去引發的爭議,這本身就是一次不大不小的勝利。

連許多名人也加入這場社交狂歡。在7月份的兩周內,達拉斯小牛隊老板馬克·庫班(Mark Cuban)在Google+上面67次發帖,相比之下,他在Twitter和Facebook上發帖數量分別為29篇和14篇。戴爾CEO邁克爾·戴爾(Michael Dell)過去兩周通過Google+的Hangouts視頻會議功能,與該公司用戶進行了22次視頻聊天。

Hangouts每次最多可讓10個人同時面對面聊天。連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本人及Facebook其他大約60名員工也在Google+上面開了賬戶。Google+的完美開局甚至讓佩奇本人也很折服。他在7月14日谷歌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說:“Google+還是我們另一個焦點的典型例證:操作簡單、易于使用的產品。”

能否繼續保持增長成疑

谷歌基本上是被迫以強大的服務功能重新涉足社交媒體領域的:如今社交網站正成為數字世界的“重心”。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谷歌在社交網站方面的嘗試都未獲成功。市場研究機構ComScore的統計數據顯示,互聯網用戶如今在Facebook停留的時間超過他們在谷歌停留的時間。根據另一家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的統計數據,Facebook占據著顯示廣告市場17.7%的份額,相比之下,雅虎的市場份額為13%,谷歌為9.3%。

然而,Google+能否繼續保持這種增長勢頭則是另外一回事。許多分析師并不認同谷歌高層和Google+早期用戶的樂觀情緒。市場研究機構Altimeter Group社交媒體分析師耶利米·歐揚(Jeremiah Owyang)說:“他們所做的就是仿效Facebook展現給用戶的最好一面,并令這些功能易于使用。谷歌必須保持創新步伐,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前進。”

金融投資公司Wedbush Securities社交媒體分析師勞·克納(Lou Kerner)對谷歌能否真正在主流互聯網用戶中取代Facebook的地位表示懷疑。在扎克伯格的引導下,這些用戶以實名登錄,在虛擬農莊中忙碌。克納說:“在硅谷的影響力的確不會轉化為對剩余世界的影響力。”

Google+的新會員可以設置另一個互聯網簡介頁面,然后與他們熟悉的人建立聯系。這項服務希望能夠吸引Gmail等谷歌旗下其他服務的朋友推薦。用戶每次登錄Google+,都會看到狀態更新、新聞鏈接、朋友發布的照片等信息的滾動顯示。這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熟悉。

谷歌高層的確沒說他們發明了電燈泡。霍洛維茨稱,谷歌研究了其他社交網站,試圖將他們的模式整合到單一服務中,這種服務模式與人們在現實世界中聊天、社交和分享的方式更為相似。這種策略的核心是一款名為“圈子”(Circles)的黏性工具,它可以對用戶的朋友、聯系人和關注者進行分類,將他們的名字拖入不同圈子,如“朋友圈”、“家人圈”和“熟人圈”。

接著,用戶可以決定他們打算與其分享內容的人群:度假照片可以只針對家人公開,而最新一集《絕命毒師》(Breaking Bad)灌輸的教條則可以對所有人開放。谷歌表示,Google+將會賦予用戶Facebook所不能給予的隱私保護。Facebook雖然也在不斷改善用戶體驗,但卻屢屢因服務條款變動激怒用戶。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Visa、銀聯渠道之爭仍無結果 封殺已滿一年

在“封殺”令即將滿一周年之際,Visa的一系列舉措正在表明,它不滿足于過去一年的成果。郭田勇則建議銀聯在新型支付領域加快發展,不要只盯著傳統支付領域,否則Visa將在更廣范圍內“肆無忌憚”。 始于去年5月的Visa>>>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商業周刊:Google+的圈子邏輯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0/209410.html

樂購科技部分新聞及文章轉載自互聯網,供讀者交流和學習,若有涉及作者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以便更正、刪除或按規定辦理。感謝所有提供資訊的網站,歡迎各類媒體與樂購科技進行文章共享合作。

網友點評
我的評論: 人參與評論
驗證碼: 匿名回答
網友評論(點擊查看更多條評論)
友情提示: 登錄后發表評論,可以直接從評論中的用戶名進入您的個人空間,讓更多網友認識您。
自媒體專欄

評論

熱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观看网站a| 成人a毛片在线看免费全部播放|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欧美a级成人淫片免费看| 国产成人cao在线|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成人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3d动漫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a毛片成人免费全部播放| 成人免费无毒在线观看网站| 麻豆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成人免费福利电影|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中国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女人毛片视频在线| 欧美成人免费高清视频|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成人午夜18免费看|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婷婷|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亚| 国产成人va亚洲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在线观看成人免费视频| 成人免费午间影院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色视频| 成人a毛片在线看免费全部播放|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app| 欧美a级成人淫片免费看|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成人免费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