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理念并不是沒有道理,隨著城鎮化的進一步發展,購物體驗的多元化已經成為一個明顯的趨勢。“如果說在前面一個十年里,蘇寧更多的是在市場的空間上進行拓展,那么未來的十年,我們需要在跨品類的多元化問題有所建樹。”孫為民稱。
樂購仕正是體現了線下商品的多元化,而蘇寧易購則是在線上體現。蘇寧正在“去電器化”,這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2011年5月,它對外推出“運動館”;9月,虛擬物品頻道上線;10月末,圖書頻道上線。到了2012年,新品類的上線速度進一步加快,從商旅到酒類,再到母嬰,蘇寧易購的非家電品類幾乎以每月一個新頻道的節奏在增加著。現在,它的SKU(庫存品類的計量數)已經超過了100萬個,年底將會達到150萬個。
水下
“浮上來”的蘇寧看上去和之前的樣子大相徑庭,張近東甚至把當下的B2C網站稱之為“傳統電商”,因為在他看來,蘇寧做的復雜程度要遠高于它的競爭對手。這就是水下的蘇寧,張近東也習慣把它稱為“看不見的蘇寧”。
他一直認為未來的蘇寧將是一家科技公司,他的理由很簡單,基于云計算平臺,蘇寧將利用對龐大消費數據的分析,從而引導整個生態鏈的走向。
該如何去理解這個過程?我們不妨來看看亞馬遜在美國做的事情。“寄生”于亞馬遜的公司基本上是這樣一種狀態:通過亞馬遜導來足夠的流量,然后它幫助你處理客戶的付款,并保留客戶的電子郵件地址,你可以使用Web Services服務數據庫去管理這些數據,最后由亞馬遜的配送服務Fulfillment發貨,而售后服務也由它負責。當然,你需要為每一筆訂單繳納15%的傭金。
蘇寧所謂的“生態鏈”不正是這樣一個模型嗎?SAP和IBM共同搭建的后臺數據平臺,已經有了足夠的數據處理能力,而現在著力打造的物流體系正是在解決商品的流通環節,當然,它比亞馬遜更豐滿的是,它還擁有線下實體店這種機器根本無法仿真的用戶體驗。
“所以,我們定向增發和發債融來的錢都用在了后臺的搭建上,全國范圍內的三層物流體系估計要200億元,8個數據中心也要近30億元,蘇寧易購也要從4000人擴充到2萬人,這也需要不少錢。”針對甚囂塵上的“拼資本”一說,孫為民認為完全是無稽之談。
去年蘇寧和三星建立了CPFR的供應鏈的模型就是基于對數據的深度挖掘,實現協同(coordinate)、計劃(plan)、預測(forecast)和補貨(replenishment)一整條流程。兩家的數據完全共享,可以共同預測下一階段如何去應對市場,而以往經常會出現的訂單滿足率偏低,或者庫存過多的問題都不存在了。
跟海爾的合作同樣深入,海爾會對蘇寧提供的數據進行分析,然后開發適銷的產品,這使得蘇寧自行買斷的海爾產品型號占30%左右,這大大增強了兩家公司的差異化競爭力。
在后臺系統的支撐下,物流倉儲的大部分環節都實現了機械化,只有揀選、配送等環節需要人工。而這也是最難的,蘇寧一直在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蘇寧會在2015年之前完成60個物流基地的建設,它還有200多個大件商品的物流倉庫,以及100多個分撥中心。這使得蘇寧可以向下延伸到600個城市,而在物流體系完工之后,蘇寧的物流干線將搭建完畢。也就是說,在最難的大件商品配送環節,蘇寧可以保證服務的區域都在物流體系所覆蓋的80公里之內,因為在這種方式下,商品的流轉次數最少,也最經濟。
但真正交付消費者的“最后一公里”則還需要更多的試驗。在未來的網購中,真正能面對消費者的只有送貨員和客服。“我們一定要堅持自己做這個環節,這會是我們重點打造的蘇寧特色,我們認為這個非常重要,一定給消費者提供標準化的服務。”李斌稱,“當然,我們會進一步提升人員素質,進行有效管理,但我們需要提供人性化的服務,這是未來核心的競爭力。”
解決了數據處理、物流以及支付的問題,蘇寧已經有了平臺的雛形。在品類多元化的戰略之下,蘇寧在新品類拓展上的效率依然不夠迅速。在蘇寧易購的銷售份額中,家電數碼類產品的比重仍高于八成。
因此,蘇寧的開放平臺戰略推出得正合事宜。一方面,蘇寧可以更有效地去開辟長尾市場,快速地擴充SKU;另一方面,這將是搭建生態鏈,以及向未來商業模式演進的合理路徑。
第一批入駐的供應商超過千家,涵蓋了圖書、日化、虛擬產品、運動產品、小家電、OA辦公產品等領域。“和我們合作的一家紅酒企業,一下子就把銷售網絡和物流體系建好了,他們本來也許只是南京本地的一個區域品牌。現在他們只需要產品的引進、質量管理等前期工作。”任俊稱。
蘇寧正在經歷一個拐點,處于轉型期,新渠道再造、后臺體系搭建以及完善物流是最重要的事情。孫為民說:“我們不會再拿利潤的增長增幅來作為我們發展的一個目標,而一定是以我們科技轉型、新渠道打造來作為我們這兩年發展的戰略目標。”
這些事情如果做成了,蘇寧將為自己重新構筑一個非常高的城墻。
張近東:蘇寧被嚴重低估了
張近東一直認為蘇寧被嚴重低估了,盡管“8.15價格戰”被認為是家電零售業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前兩次分別為長虹發起的電視降價,以及國美和蘇寧之爭),但在他看來,遠不如之前的激烈,“一個大人和一個小孩,怎么打?”
他不用在前線沖鋒陷陣了,這個把蘇寧帶到如此體量的南京商人早已成了名副其實的精神領袖,他說得更多的也是他對蘇寧未來商業模式的理解。他一再提到服務,在他的概念里,蘇寧本就應該是一個以技術來完善服務的平臺。
也正是因為這些,即便蘇寧的股票在資本市場上已經失寵,他依然對自己的公司充滿信心。“蘇寧的積累會在未來幾年內產生效應,當然現在還有很多人還看不明白。我只能說,蘇寧最大的特質,就是踏實。”
經濟觀察報:蘇寧正處在轉型期,它的關鍵點是什么,如何去看待電子商務中“電子”和“商務”的關系?
張近東:蘇寧在08年就提出了營銷轉型,特別是在供應鏈和商品上面實現以供應鏈和商品研究,實行新的包銷定制買斷的采購方式。我們從廠家的促銷人員向自營人員進行轉型,給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商品。關于電子商務,新技術的發展帶來了互聯網、物聯網的應用,這是趨勢,也是社會的進步,而且是不可逆轉的。但電商平臺由于資本開始曲解地放大,電子只是平臺,商務還應該有另外的內容,電子是互聯網帶動下資訊流通的渠道,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內容的增值服務,而商務則必定要通過商品的采購、定價配送、服務等環節。現在資本開始把電子商務的平臺放大,好像變得無所不能。但電子商務只是一個平臺,就像我們建的店一樣,無論是旗艦店還是什么店,都需要商品和后臺的服務,不可能有一個店我就擁有了一切。對于電子商務放大的這種效應,有它一定的價值,可以有更大的空間和想像力,但最終要去實現,還是需要有很多的工作。
推薦閱讀
速途網上海訊 簡單的數據更容易令人相信,既此前一淘網推出比價系統成功攪局電商價格戰,騰訊旗下B2C網站易迅網的比價系統也已悄然內測。易迅網方面表示,該系統目前只在后臺運營,但未來有可能顯示到商品頁面中,這>>>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b2b/20120901/82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