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交網絡、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已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和創業者的新金礦
●處于“青春期”的企業在不斷重新定位和調試的階段,這不得不使得海外資本對它有所擔憂
●全球未來新的生產力很可能將出現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服務、新醫藥以及新社會五個方面
□嘉賓語錄
“毫無疑問現在資本市場面臨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但IPO并不是企業終極的目標,而是漫長成長發展道路中的一個里程碑。”
——愛德華·霍泰德(浩然資本的合伙人)
“全球資本市場動蕩,中資概念股在美遭遇信用危機,歐債危機蔓延,其背后的本質原因在于新型生產力缺失危機,沒有新的生產力,沒有新的需求。”
——蔡洪平(德意志銀行亞洲區投資銀行部主席)
昨天,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和《中國企業家》雜志社等聯合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在蓉開幕,會聚了國內高成長型企業、政府部門、投資機構人員和專家學者等上千名代表。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萬通集團董事局主席馮侖、德意志銀行亞洲區投資銀行部主席蔡洪平、博裕資本董事長馬雪征、世界著名領導力權威約翰·麥斯威爾等眾多嘉賓圍繞熱點議題展開了激烈的思想碰撞。
參會嘉賓均表示,在目前新一輪全球性的互聯網熱潮中,以社交網絡、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和創業者的新金礦。那么這些成長型企業在吸引資本的同時,該如何應對過猶不及、泡沫和沖突等風險?
在第十一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開幕式現場,作為活動落地城市唯一的媒體戰略合作伙伴,本報“華西全媒體直播區”也在近千名國內外嘉賓前華麗亮相,對上午的主題論壇和名家觀點等與網友進行了微博互動、論壇交流。
推薦閱讀
日前,上海海事大學一名英語教師的微博引起關注,“每位學生購置一臺IPAD,如果你沒錢去賺錢買。如果你暑假兩個月賺不到區區四千元,你不適合學金融,也沒必要做我的學生。”這些話很快引發爭議。昨天,該教師表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蔡洪平解析中資概念股在美遭遇信用危機愿意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0/209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