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此存照
因為近期備受關注的“支付寶事件”,VIE模式陡然成為中國互聯網業界和媒體關注的焦點。
事實上,筆者以為,普遍應用于中國互聯網公司的VIE模式,其本質是“將一個原本簡單的事情,復雜化”——— 某家公司通過各種形式的“協議安排”實際控制另一家公司,但要在表面上,做到兩家公司互不相干———即不存在股權關系。
曾見過某家完全由中國人開的,卻注冊在境外的公司,通過香港子公司跟其在內地的子公司之間,一系列的“協議控制”的合同文本。其間,各種條款細節,足足超過300頁。費盡周折,就是為了構建VIE模式這個表面文章。
為何如此多的中國互聯網企業熱衷VIE?
實屬無奈。VIE最早的普及性應用是在互聯網行業所隸屬的電信領域,根據中國相關的監管政策,基礎電信行業屬于涉及國家安全的基礎性行業,其對外資開放存在種種限制。而在現實的另一面,大量的中國互聯網公司有著海外上市的融資需求,為了繞開證監會的審批,而將公司注冊在境外。
于是,一家完全由中國人運營,并在中國市場開展業務的互聯網公司,從法律意義上講,變成了“外資”———這與監管部門,關于外資不得獲取ICP牌照的政策相沖。
在此背景下,VIE模式也就是“協議控制”應運而生。一方面成功的繞開了相關的政策監管;另一方面實現了境外注冊,內地運營的“雙贏局面”。
但一個值得關注的事實是,自VIE模式在中國互聯網行業應用以來,政府監管層大多采取的默許態度。沿著這樣的監管邏輯,VIE模式在中國互聯網發展歷史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自新浪采取VIE模式在美國上市以來,中國在境外上市的互聯網公司無不利用VIE模式。來自海外資本市場的資金,源源不斷的為中國互聯網公司輸送血液。
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等當今互聯網的業界巨頭,無不是VIE模式的受益者。毫不夸張地說,沒有VIE就沒有中國互聯網的黃金十年。
事實上,眾多業界人士也大多對VIE持積極態度。創新工場CEO李開復就在微博中公開表示:“無論對阿里事件是什么看法,絕對要支持VIE。”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亞勤亦表示:“(VIE)是中國互聯網產業一大創舉,存在即合理。”
隨著在海外上市架構中的成功應用,VIE模式的功能被逐漸放大,網游運營、第三方支付等對外資設限的領域,VIE模式被頻頻復制。
而讓VIE模式“對與錯”的討論成為輿論焦點的,卻是此間鬧得沸沸揚揚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事件。
到如今,如何“讓趨于模糊和封閉的準入制度變得更加透明和開放,讓牌照至上的審批經濟逐步走向適度監管的市場經濟。”業界需要一次集體反思。
推薦閱讀
近日來橫掃全球各大游戲公司的黑客案終于有了眉目: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日前在英國逮捕了“幕后黑手”,這名黑客竟然只有19歲。FBI懷疑,這名名為雷恩·科利里的年輕人就是黑客組織“魯爾茲安全”(LulzSec)的頭目>>>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互聯網企業熱衷VIE 實屬無奈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0/210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