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兩年來給單位某科長送香煙和酒。”在國內媒體報道印度有一家名為“我行賄了”的反腐網站后,昨天國內也同時出現了兩家類似網站,并陸續開始有網友發帖。
南都記者注意到,由于尚屬“草創”階段,這兩家網站暫時還未聚集起足夠的人氣;此外,創辦者處于“隱身”狀態,尚無從得知其是否受了印度網友的啟發。
中文“我行賄了”一下子出來兩家
“前兩天剛請稅務局專管員吃飯,共6人,花費約1500元。最后還給具體管事兒的500塊現金。”“為了修建農村的老宅,向村書記行賄5000大洋,外加中華煙一條。”昨天開始,陸續有網友在“woxinghuile.info”上發帖,介紹自己的行賄經歷。
6月8日,《新京報》A 32版以“印度網站‘我行賄了(ipaidabribe)’躥紅”為題,報道了印度反腐網站“我行賄了”。據報道,去年8月,兩名印度“海龜”拉馬什和斯瓦提創辦了這家網站,初衷是“他們對‘辦什么事都得花錢’的風氣越來越不滿,于是決定為同胞們做點什么”。
報道引發了國內網友的關注。就在當天晚上8時許,網友“qyj0000”在國內知名的互聯網社區“站長之家”上發帖詢問:“如果在中國建個‘我賄賂了’網站,會火嗎?”
沒想到,僅僅隔了一天,國內便出現了類似網站,而且一下子就有兩家。從網站名稱上看,國內這兩家網站與印度那家可謂是“同名不同姓”,都叫“我行賄了”,差別只是在網址和頁面風格。
其中,第一家網站(www.ibribery.com/hl,以下簡稱“ibribery”),主頁上方使用了包公和前總理朱镕基的頭像,并以黑體字打出了口號:“讓賄賂無所遁形的網站還我和諧社會”;而第二家網站(www.woxinghuile.info,以下簡稱“woxinghui”)則相對簡單,但同樣有口號———匿名說出你行賄事情,揭開腐敗官員的真面目。
網友不看好復制印度經驗
據報道,截止到目前,雖然創辦不到一年,印度的“我行賄了”網站已收錄了1萬多腐敗案例,涉及印度全國19個部門、347個城市,回帖和留言有10多萬條,可謂是小有名氣和“殺傷力”。
據報道,拉馬什和斯瓦提的網站創辦至今,確實達到了警醒政府的目的。在其創建地———印度的卡納塔克邦,該邦交通部長都成了該網站的“粉絲”,“卡納塔克邦交通部部長巴哈斯科爾·拉奧得知,該邦交通部經常在‘我行賄了’網上被網友舉報后,他決定親自邀請網站的團隊來座談……座談之后,該部門的腐敗投訴減少了很多”,并且“已經有20名官員受到警告處分”。
或許是因為處在“草創”階段,國內這兩家“我行賄了”應者寥寥。截至昨晚10時,“ibribery”上只有8個主題帖,其中7個都是轉載的文章,尚未有網友發帖介紹自己行賄的經歷。相比之下,“woxinghui”上則出現了多個披露自己行賄的帖子,但亦未點出受賄人的具體信息,并且總帖數也只有35篇。
“不知道本土化后的‘我行賄了’能不能取得像印度那邊的成效?”從國內網民的討論反饋上看,很多人都跟帖高呼中文版“我行賄了”的出現“很給力”,但討論到其生存前景,卻并不樂觀。
記者注意到,同樣是在昨天,天涯論壇上出現了一個題為《“我行賄了”為何在印度有效?》的討論帖,網友“trustm egirl”發帖說“我覺得在我國倒是可以試試辦這樣一個‘我行賄了’的網站”,但很快遭到反駁“即使不被河蟹,結果也是誰參與就把誰以行賄罪抓起來。至于受賄的,肯定會查無實據。”
甚至還有人擔心,“很快這個網站就會變成一個尋租網站,抓住刪帖的大好時機,滿足自己的利益。”
推薦閱讀
近期有近5萬名BT用戶因下載電影而遭到起訴,預示著新一輪的反盜版訴訟案已經打響。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10日晚間消息,近期有近5萬名BT用戶因下載電影而遭到起訴,預示著新一輪的反盜版訴訟案已經打響。 本世紀初>>>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0/210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