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周晴)4月12日,商務部正式頒布《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服務規范》,鼓勵網購平臺設立冷靜期,允許消費者在“冷靜期”無理由取消訂單。這項本著以消費者為重心,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整治網購欺騙,網購亂象規范在獲得不少叫好聲外,也出現了一些質疑。
據記者了解,《規范》提出的冷靜期制度是推薦性的,并非強制要求。但一些商家也擔心此政策被競爭對手利用,女性時尚美妝限時折扣購物平臺“聚美優品”副總裁闞洪巖擔心,雖然以消費者的訴求為第一要求,但“無理由取消訂單”有可能導致企業遭遇來自競爭對手的非常規手段、惡意競爭,甚至加劇部分用戶不負責任的購買與退換貨行為。
不同類型的電商也表現出了不盡相同的態度,同為B2C電商也有兩種態度,一些網站之前已開始實施無條件退款,美團網表示“美團網的7天未消費無條件退款,就是為了讓消費者有足夠的冷靜期。”阿丫團也表示“新規從更大層面上對團購和網購網站進行了限制,有利于市場的進一步規范。不符規定的小網站的消失,能為消費者避免許多不必要的損失,也使行業內的正規網站少蒙冤。”
但一些涉足奢侈品的B2C企業因為產品的特性,對這一規范會比較慎重,因為商品一旦被拆開,商品難以進行二次銷售,如果實行無理由退款對平臺的影響將比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C2C這類小賣家對此規范的爭議是最大的,一些店主表示,本來就是小本經營,銷售價格已很低,利潤空間已很少,如果冷靜期制度實行后,是否會增加買家故意退貨的行為,從而給賣家造成損失。而對于類似手機這種價格對市場極敏感的網店,很可能受價格在遞貨退貨過程發生變化,極易引起沖突。
深圳電子商務分析師王青海認為,“《規范》對電子商務可起到促進作用,畢竟現在網購誠信、質量問題相當突出。對大型B2C商城來說,影響有限,這些商城有條件去讓消費者無理由退款、退貨,但是《規范》對中小網商和C2C賣家來說卻是致命的。”
此外,《規范》只是鼓勵設置冷靜期,具體時間范圍未加限定,這也是一個潛在的問題。此外,在冷靜期內,如果消費者行使反悔權,但是商家已經發貨,那么來回運費該誰承擔,也應規定清楚。
推薦閱讀
搜狐增速最快的業務是付費搜索,該公司旗下的搜狗搜索引擎當季收入增長183%,遠高于顯示廣告45%和暢游32%的業績增幅。不幸的是,該業務在搜狐整體收入中的占比很低,不足5%,總額僅為800萬美元。 導語:美國財經網站>>>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16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