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下午消息,網易CEO丁磊今日在寧波出席“春回燕歸·精英峰會”期間,再次談及養豬話題。丁磊透露在決定養豬前,比較過17個項目,標準之一是每畝年收益達到兩萬元。他說三年來每次聽到養豬的問題,內心都很糾結。
寧波市政府、浙江大學、中國電信浙江公司今日在寧波聯合舉行“春回燕歸·精英峰會”,圍繞云計算、智慧城市等主題,進行探討和交流。
“我們為什么都對城市感興趣”,丁磊說,農村有八億人口、提供了主要的食物來源,卻鮮有關注。在GDP已經全球第二的情況下,農村還停留在原始狀態,丁磊說農村的低水平生產背景下,食品安全問題頻發也就一點都不奇怪。
丁磊坦言,過去的三年里面對為什么養豬、什么時候能吃上豬肉的之類問題,都讓他的內心非常糾結。他覺得有人不理解自己。“我們的行業難道要分貴賤么?高科技有什么了不起?為什么我們要鄙視養豬?”丁磊連續反問道。
寧波是丁磊的起點,他將養豬比作成立網易。“當年我說互聯網能改變世界的時候,他們都覺得我是傻子”,丁磊說97年很多人問他互聯網是干嘛的,“我實在說不清楚”。
為了說明養豬不是一時沖動的決定,丁磊透露在養豬之前比較過17個項目,其中有養蛙養鵝的,也有養草莓養玫瑰的,甚至還專門跑到日本去看了大米養殖。那時候的一個挑選標準是,希望每畝地每年能產生兩萬元的收入,并且易于推廣。
選擇的結果已經為大家所知。
“幫助中國的農村建設,幫助有更多的人可以不用到城市也可以過上安逸的田園生活”,這是丁磊口中釋涉足農業領域的一個原因。他介紹稱養豬的項目上采用了很多智慧的技術,例如把參數標注在芯片上、引入互聯網以及品種培養等。
我們是不是該抬頭看看藍天白云還剩多少?丁磊問。(孟鴻)
推薦閱讀
指導意見明確,網絡侵權糾紛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被侵權人在提起民事訴訟時不能提供被告真實身份的,人民法院應根據案件實際,告知其可以電子證據中標記的IP地址或者網絡名稱作為被告。 據新華社>>>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16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