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魏和)近期,世紀互聯將上市,其運營虧損達2.47億元人民幣,而對于美國資本市場,對于中國虧損企業上市并不陌生,有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美國資本市場雖然青睞互聯網企業,但是上市公司始終要靠業績說話,否則不排除受到投資者的拋棄。在國內IDC企業除了受到電信運營商的“限制”,還受到同行間的激烈競爭,而對于IDC廠商看好的新增長點“云計算”,恐難以在短期內成熟。
4月5日,世紀互聯集團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上市申請,計劃在納斯達克掛牌交易。IPO完成后,世紀互聯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數量將達到約3.14億股左右,從而籌集至少1.15億美元資金。
虧損企業為何受美國資本市場青睞
據世紀互聯招股書披露,過去3年,世紀互聯凈營收增長快速,從2008年的2.4億元人民幣增長至2010年的5.25億人民幣。但是,盡管營收增長很快,但凈虧損增幅更快,凈虧損從2008年的1795萬元人民幣,增加到2010年的2.47億元人民幣每股凈虧損3.39元,3年間,凈虧損擴大13倍。
(圖片來自i美股)
而根據網上公開資料顯示,世紀互聯招股書的風險因素中還提到,世紀互聯集團租借的數據中心可能會提前終止;現有客戶的收入貢獻量可能無法持續增長,而且可能無法增加新客戶; 通信成本和電力成本的增加等,也將對公司運營結果產生不利影響。
除了世紀互聯外,近期上市的互聯網企業中,如優酷現在還沒有盈利,而當當網也是2009年才盈利,但是這些企業已經成功在美國上市對此有人提出疑問,為什么虧損企業在國內創業板不能上市,而在國外卻可以。
對此,互聯網反壟斷聯盟秘書長姚克楓告訴記者,美國更看重企業的成長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同時還要看整個行業以及企業的前瞻性,美國并不是很看重盈利,而是企業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問題。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與國內市場的審批制有所不同,美國市場施行核準制,只要企業的財務報告是真實可靠的,有投資者認可企業并購買企業發行的股票,那么企業就可以上市,至于財務狀況是優是劣并不在監管范圍當中。
清科創投投資總監董占斌表示,海外上市的條件相比國內要寬松。在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成立的時間沒有限制,盈利要求也較低,對互聯網公司具有 很強的吸引力,而且不少已經在海外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表現不俗,起到了示范作用。
不過,東北證券的分析師房靜表示,“幾家企業未來盈利狀況將會直接影響股價的表現。”不論是中國的A股市場,還是美國的納斯達克市場,上市公司最終都是要靠業績說話。
互聯網企業不斷上市 要警惕互聯網泡沫
互聯網企業上市
不過隨著互聯網企業不斷上市,再加上其中不乏并沒有盈利或者盈利能力目前并不佳的企業上市,很多業內人士不禁擔心國內互聯網經濟泡沫會對國內經濟帶來不利影響。畢竟10年前的互聯網泡沫帶給人們并不愉快的經歷。
2000年前后,我國第一批互聯網企業上市潮,當時以門戶企業為代表,例如新浪、網易、搜狐等分別在美國上市,而當時美國互聯網泡沫達到高點,高度依賴資本的互聯網經濟遭到了很大的打擊。對中國互聯網也產生了不小影響。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今日,暴風影音CEO馮鑫在其微博上稱,“電子商務的火熱,僅是圈子里的事,十年互聯網企業大家記得門戶也只有四個,能指望他們記得幾個網購品牌?累死大伙了。。這個角度,蘇寧pk京東贏面甚大”。 【IT商業新聞網訊】>>>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17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