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2日消息,最近美國《連線》雜志記者史蒂芬·列維(Steven Levy)出版一本關于Google的新書,名為《走進Plex:Google如何思考、工作與改變我們的生活》(注:Google的總部名為Googleplex),該書披露說Google前CEO施密特曾要求搜索團隊移除一條信息,它與政治籌資有關,但該請求遭到Google前高管、現任Facebook COO雪莉·桑德伯格(Cheryl Sandberg)拒絕。
業界人士聽聞此事相當震驚:在《金融時報》2010年2月25日的一篇報道中,Goolge律師曾表示從未調升或者調降搜索結果網頁,即使是打擊垃圾網站也不例外。但Google工程師馬特·卡茨(Matt Cutts )反駁說,公司可以用“白名單”來剔除網站。
對于此事,Google新聞發言人凱倫·維克爾(Karen Wickre)拒絕評論,而另一位新聞發言人哈澤貝克(Jill Hazelbaker)則說,施密特否認發生過此事。
施密特于近日辭去CEO職位,但他依然擔任Google執行董事長,負責公司與合作伙伴、客戶、政府機構的關系。
新書談及中國業務發展
該書還透露說,2006年Google在中國開會,當時擔任Google CEO的施密特曾說:“Google對中國有5000年的耐心。“但是僅僅四年后Google就撤出在華業務(盡管Google自己否認撤退)。
盡管Google將退出中國的原因歸于外部,史蒂芬·列維認為它從一開始就失算了。2004年時Google兩位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布林到訪中國,他們本應該接受培訓,以確定未來的行事準則。在到訪印度時,人們將他們比作大學背包客,居然還坐黃包車。在中國業務上,Google也不知道如何管理客戶。一位中國Google關系主管因為送一臺iPod給客人,Google便將她炒掉。
史蒂芬·列維認為是Google自己導致中國員工很難成功,它拒絕在中國花錢打廣告,自從開設中國辦事處以來,創始人也從未到過中國。
據書中觀點,Google在華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Google雖然允許員工查看源代碼,以開發新品,但是中國工程師卻沒有這項權限,因為它怕泄露機密。一些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十分失望,對開發新品不積極,只是將時間放在測試搜索等事情上,在Google其它地區的分公司中,這類工作并不需要多高級的人才。
就在Google離開中國前一年,Google內部一些高管結黨成群,包括前公共政策主管安德魯(Andrew McLaughlin)和首席法律官戴維·德拉蒙德(David C.Drummond),他們力推退出中國計劃。
與Facebook的戰爭
據Google工程副總裁霍澤爾(Urs H?lzle)在一封備忘錄中說,直到去年Google才開始認真應對Facebook。該備忘錄在Google內部叫做“Urs-Quake”,警告Google在社交網方面落后,需要立即招募員工著手準備。
為此,Google內部啟動一個名為“Emerald Sea(翡翠海)”的項目,并按照這個名字畫了一幅畫,放在工作區的電梯前,畫中大浪不斷沖擊一艘船。畫的意思是說“船”便是Google,在社交大浪中要么浮,要么沉。
在接受采訪時,史蒂芬·列維將Google社交網絡的失敗歸于沒有能力跟上競爭者。他說:“他們對Facebook太在意,Google不擅于當追兵,它的長處是向前看。”(Aria)
推薦閱讀
高盛今年年初宣布向Facebook進行投資,此舉將Facebook的估值定為500億美元,目前有多個消息來源確認,布朗湊巧在高盛宣布投資前很短的時間內從二級市場購買了大量Facebook股票,他也因此被Facebook認為是從事內幕交易>>>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18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