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on看起來模式并不復雜:每天向每個地區、以一個超低的折扣價格,發起一個在線團購,向用戶提供一種商品或服務,最終通過用戶在線支付的方式完成交易。
而且,團購折扣大多是服務類型的,每人每天限拍一次。Groupon采取在線全額收費的方式,并向供應商收取30%~50%的傭金,其利潤率高達30%左右。
“Groupon給我們上了一課,團購原來可以這么搞。”大眾點評網資深副總裁龍偉對記者表示,此前中國的團購都是先湊人,然后去砍折扣,現在的團購都是Groupon模式的,先有項目,然后吸引人來訂購。這一先后之差,導致了團購模式的翻天覆地。
Groupon從2008年11月創立之初到實現盈利,只用了7個月。到了2010年底,員工總數達4000人,收入超過7億美元。
作為行業領導者,Groupon已經擁有5000萬名用戶,而且仍在以每月300萬的速度增長。Groupon提供的團購最高折扣可以達到90%,范圍涉及洗車、餐飲、烹飪班、牙醫等各個領域,其業務遍及全球560多個城市。
盡管去年12月谷歌為其給出60億美元的收購報價,但Groupon還是決定獨立上市。
與其他互聯網公司不同的是,Groupon線下銷售團隊規模遠超線上團隊,Groupon需要在每個覆蓋的城市部署大量銷售人員與當地的商家談判。
Groupon上很少有具體的折扣商品,而是以服務為主,比如跳傘培訓、高爾夫、滑雪、劃艇等。網站推出某一個團購品后,將設置一個人數限制和截止日期。這樣會使特別感興趣的人自己去找朋友參與,或者去Facebook和Twitter發布這樣的信息,吸引買家將信息發給親朋好友,讓用戶自發通過社交網站等相互傳播,從而增加成交幾率,以達到團購的人數限制,從而引發病毒式推銷模式,用戶之間的相互二次傳播是其重點。
Groupon對于商品的選擇有著清晰的定位和原則。
這些商家成本相對穩定,單品服務物料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所提供的產品邊際成本較低,當購買的用戶達到一定的量之后,商家往往并不會因為提供了較低的折扣而虧損,對于這類商家,看重的就是增加平均客流以及翻臺率,Groupon恰恰抓準了這類商家的核心需求,因此能夠拿到高額分成。而且,販賣服務省去了實體貨物的物流、存儲等成本。
正因為如此,才讓中國掀起團購的熱潮,一年內幾千家涌現,QQ、搜狐爭相上馬相關業務。
但Groupon也有著自己的麻煩。首先,團購網站門檻太低,美國數百家跟隨網站,有的只做一個垂直領域,這都給Groupon帶來調低傭金比例的壓力。
除此之外,Groupon無法形成有效的“Facebook效應”,雖然它是行業龍頭,但是注冊用戶和商家都有其他可選余地,沒人非得在一個網站上進行團購,但現在用戶離開了Facebook就找不到他的朋友。
目前為止,在線優惠券的需求似乎仍然很旺盛。Groupon質量最高的客戶是年輕的都市女性,但“Groupon疲勞”不是完全免疫的。
對部分商家而言,提供的團購服務本身可能是虧損的,其寄希望于消費者的二次消費行為,但針對二次消費率的抱怨也開始上升,有商家抱怨這些團購交易只吸引到一些看重低價的用戶,這些人除了團購外不會額外購買任何東西,也不會成為回頭客。打折也會降低品牌價值,讓用戶習慣獲得優惠券才購買。經過了幾次類似的推廣后,團購的甜頭會逐漸消失。因為團購只是整個營銷鏈的一部分,而不能涵蓋商戶的整個生命周期。
推薦閱讀
據國外媒體報道,知情人士透露,Groupon總裁兼COO羅伯?索羅門(RobSolomon)即將離職。 3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知情人士透露,Groupon總裁兼COO羅伯?索羅門(Rob Solomon)即將離職。 索羅門是前雅虎高管,他>>>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Groupon的煩惱 無法形成有效的“Facebook效應”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19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