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每年3月15日前后,有關部門和機構都會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咨詢服務活動,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但是,也有一些網站打著為消費者維權的名義,對企業進行敲詐勒索,把“3·15”變成了他們發財的節日。
一些網站借“3·15”敲詐企業
被敲詐的企業涉及很多行業,但汽車行業為害甚烈。今年“3·15”前夕,一些網站紛紛向汽車廠家發出函件,打著替消費者維權的旗號,以曝光投訴案例相威脅,要求企業提供贊助或是簽訂合作協議,否則就搞負面報道。
安徽江淮汽車公關總監對新華社記者說,每年“3·15”前夕,他們都會抽調專人組成一個班子,來處理像雪片一樣飛來的函件,其中絕大多數是敲詐企業的。浙江吉利汽車銷售公司也未能幸免。
記者就此咨詢了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邱寶昌。他說,這些網站全是打著消協的幌子在進行不法行為,與消協一點關系都沒有。
挾“投訴”以令企業
目前,國內與汽車有關的網站達6萬多個,其中不少網站在受理汽車投訴。這些網站擅自大量刊載未經核實的投訴案例,并定期發布汽車投訴統計排行榜、汽車企業黑紅榜。
經記者調查,這些汽車投訴網站有的是個人網頁,有的是掛靠在某網站之下。他們自稱是公益性網站,是汽車消費者的維權平臺。實際上則是通過不斷發布投訴信息,威逼汽車企業與其簽署有償合作協議,類似于收取“保護費”。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網絡植樹”獲得捐贈的綠化公益資金已達500多萬元,全部用于“幸福家園——西部綠化行動”生態扶貧公益項目,共援助了甘肅省通渭縣1.66萬戶貧困家庭,種植了8.3萬畝、近1000萬株大果沙棘生態經濟樹。>>>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21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