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轉身
YouTube曾經被人稱作是谷歌的一大敗筆和劣質貓咪視頻的集散地,甚至有人認為,該網站原本大有可為,但在谷歌的領導下卻成了賠錢的買賣。不過,它最近卻成長為一種更為靈活而迅速的模式,并被即將接任CEO的谷歌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寄予厚望。
這是一次華麗轉身。在2006年被谷歌收購時,YouTube就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但多年以來,該公司卻在不斷虧損——據估計,2009年的虧損額接近5億美元。盡管在谷歌內部,YouTube還算不上流放地,但對于很多有野心的谷歌員工而言,絕對不是理想之地。
但現在,YouTube的收入大幅增長,許多谷歌員工也開始向往這一部門:這里的官僚氣息不濃,而且能夠讓他們自由施展才華。據說,佩奇也希望向谷歌注入同樣的活力,刺激該公司加快創新速度,應對Facebook等發展迅猛的競爭對手的挑戰。
“YouTube的實踐證明,它可以在一種更為自主的環境中繁榮。我認為它可以成為谷歌其他業務的榜樣。”YouTube新任CEO薩拉爾·卡曼加 (Salar Kamangar)說,他是谷歌第九名員工,并且曾經在谷歌創業早期與佩奇和另外一名聯合創始人賽吉·布林(Sergey Brin)密切合作。“拉里非常希望能夠確保谷歌擁有這樣一種文化,使得有干勁的人能夠獲得成功,讓他們對那些有益于終端用戶的技術進行革新。我認為 YouTube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這里,如果你是一名工程師,就可以快速完成任務,并產生巨大的影響。”
新的野心
這一變化正值這家在線視頻網站逐漸關注創收之際。分析師對于YouTube能否盈利莫衷一是,谷歌也不肯透露YouTube的財務業績,除了表示其2010年的收入翻了一番多之外。但對于這起價值16.5億美元的收購,批評聲卻早已散去。
“現在沒有人會認為谷歌收購YouTube是個錯誤。”美國咨詢和投資公司Evercore Partners分析師肯尼思·塞納(Kenneth Sena)說,他曾經發布了一些對YouTube最悲觀的預期。
卡曼加曾經設計了谷歌盈利能力最強的AdWords廣告程序,他現在則在思考一項野心勃勃的計劃,希望效仿一些小眾電視頻道,將YouTube的重點放在特定的主題上,而不再是用戶原創視頻。
該網站希望成為像有線電視一樣具有革命意義的產品,后者通過推出一系列小眾頻道,在全美三大電視網——ABC、CBS和NBC——之外拓展了更多的節目,從而重塑了電視行業。
“我認為今后每1000個電視頻道中,將有995個出自YouTube。”YouTube產品管理總監亨特·沃克(Hunter Walk)說。
在圣布魯諾的總部,YouTube擁有超過600名員工。盡管在谷歌2.5萬人的員工總數中,占比仍然很小,但YouTube卻準備在2011年將員工總數增加30%以上,增速甚至超過其母公司。
“我們已經擁有了很多內容,我們需要更多人手來從事這些業務。”YouTube人力資源總監朱迪·吉爾伯特(Judy Gilbert)說,他與卡曼加和谷歌圖書業務主管丹·克蘭西(Dan Clancy)都是從谷歌總部的管理崗位調到YouTube的。
企業文化
從紅、黑、白三色分明的色調到開放的辦公空間,再到室內那個顯眼的果嶺,YouTube給人的感覺都與山景城的谷歌總部有著很大的不同。在YouTube,工程師說“公司”時指的通常都不是谷歌。
卡曼加是在YouTube聯合創始人查德·赫利(Chad Hurley)去年秋天離職后出任CEO的,在他的領導下,像珍娜·比洛塔(Jenna Bilotta)這樣的YouTube員工都表示,這里的吸引力在于可以快速施展創意。比洛塔是從谷歌總部調到圣布魯諾的一名用戶體驗設計師。
“我已經從總部招來了很多朋友,”比洛塔說,“有些人有創業的想法……很多這樣的人最終可以來到YouTube滿足這一愿望。”
為了說明YouTube這種靈活高效的文化,她舉了一個例子:當她突然對一個長期以來困擾其團隊的問題有了新的想法時,立刻取消了當天的會議,并花了一整天的時間來測試她的想法,希望借此提升一項用戶控制功能。
該團隊的技術主管亞歷克斯·尼克斯(Alex Nicksay)采納了比洛塔的方案,并且花了整整一個晚上(連續工作14小時)編寫出了軟件代碼。
“大家都可以隨心所欲地開發產品,并且說,‘看看我的成果’,然后邀請他人評估。”尼克斯說,“這是我們這里的一種強有力的文化價值,沒有人會說,‘別那樣做。’”
這種文化也會招來一些看法。作為YouTube大屏幕電視服務Leanback的一名軟件工程師,托比·沃森(Toby Watson)發現,這種文化有些過于活躍。
“只要不把YouTube的人送進監獄,你什么都可以嘗試。”沃森半開玩笑地說。
吸引人才
作為谷歌最低調的高管之一,卡曼加表示,這種文化能夠吸引人才。“如果你是一名工程師,并且正在選擇為哪家公司效力,這時,假如有一家公司可以讓你高效地從事那些具備巨大影響的事情,那就很難拒絕。”他說。
行動迅速、沒有官僚氣息而且鼓勵創新,這些品質佩奇都具備。他將于4月4日出任谷歌CEO,并且已經透露,谷歌希望向著這一方向發展。很多谷歌員工似乎也希望了解這一趨勢:申請從總部調往YouTube的人正在增多。
YouTube并不想打壓用戶原創視頻,事實上,卡曼加還希望降低人們通過手機上傳視頻的難度,實現隨時隨地上傳。但是YouTube現在還把重點放在了專業內容上,希望有針對性地吸引部分人群。一些YouTube頻道已經擁有了數百萬注冊用戶。例如,“神秘吉他男”(Mystery Guitar Man)就已經吸引了超過9000萬次的觀看量,這是一個帶著墨鏡的創意音樂視頻制作人。
“就像有線電視幫助你建立了一些無法在廣播電視中實現的內容一樣,網絡則讓你能夠創造一些無法在有線電視中實現的頻道。”卡曼加說,“我們希望催生下一代MTV,下一代CNN。”
推薦閱讀
“電子商務在某些環節和方面要通過試點和示范來帶動其全面發展,比如可以在小范圍或者示范區域內進行試點,在試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帶動整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徐曉蘭認為非常有必要開辟網上特區,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YouTube煥發新生機 Facebook面臨挑戰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21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