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新浪和中國動向分別購買麥考林流通股19%和10%的股份。業(yè)內(nèi)人士認為,通過此度的股權變更,麥考林大股東紅 杉資本收回了當初投資的本金并小賺一筆,而新浪則借此進入電子商務領域,未來預計會將微博業(yè)務與麥考林緊密結合。
紅杉資本的如意算盤
“在投資公司上市之后逐步退出并轉型是紅杉資本的一貫風格,此度出售相應股份亦在意料之中。”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副院長呂本 富表示。
2008年初,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出資超過8000萬美元控股投資麥考林。根據(jù)麥考林的照顧說明書,沈南鵬代表的紅杉資本IPO之前占據(jù)麥考林 75.9%股份,占IPO后62.8%股份。
而今日,根據(jù)售股協(xié)議:新浪將購買76,986,529普通股,每股0.8571美元,總計約6600萬美元。而中國動向購買40,519,226普通股,總計 約3473萬美元,約合1億美元。
照此計算,此度股權變更之后,沈南鵬及紅杉資本仍占據(jù)麥考林33.2%股份,而通過售出的29%股份,即以換回了超過當初投資成本的回報 。
此輪減持之后,沈南鵬及紅杉收回當初的8000萬美元,并凈賺2000萬美元。與此同時,沈南鵬及紅杉剩余的股份若折合此度交易價格(每美國存托股6.00美元),約合1.15億美元。盡管在此度交易之后,紅杉資本尚有180天的禁售期,但此次投資的高收益率已經(jīng)不言而已。
“這顯然是一次成功的投資資本運作。”嘉豐資本投資合伙人黃紹麟表示。
新浪微博+B2C
而在投資界人士看來,新浪在此價位收購麥考林也是比較合適的。
2010年,作為中國第一支赴美上市的B2C股票,麥考林發(fā)行價達11美元,上市首日股價即達17.26美金,大漲57%。不過,因為訴訟纏身,麥考林的股價一路下挫。
“新浪收購麥考林的價格(6美元)顯然是比較合適的。盡管麥考林不被海外投資者看好,但從收入角度看,麥考林年收入仍然達到十幾億人民幣,同時,麥考林也是排名靠前的B2C品牌,主要業(yè)務還是利潤率較高的服裝業(yè),這對需要在電子商務領域布局的新浪而言顯然是一個 不錯的投資對象。”正望咨詢CEO呂伯望表示。
在分析人士看來,未來,新浪更加看好的是新浪微博業(yè)務與電子商務的結合機遇。
“把新浪的流量和麥考林協(xié)同固然是此次投資的重點考慮因素,但相信將微博作為核心業(yè)務的新浪,重點會將麥考林作為微博社區(qū)化及效果營銷的盈利項目。”國金投資CEO林嘉喜稱。
呂本富也認為,電子商務將和新浪微博結合的更為緊密。
“互聯(lián)網(wǎng)的盈利模式無外乎三種:廣告收入、消費者小額付費收入以及電子商務收入,對于新浪而言,將微博做成游戲平臺不太現(xiàn)實,結合電子商務、探索新的收入方向是新浪入股麥考林的重要原因。”呂本富表示。
令人擔憂的整合
不過,對于兩家公司的資本合作,卻另有分析人士表達的擔憂。
黃紹麟稱:“麥考林從營收的角度來看,現(xiàn)在不算是B2C公司,雖然它具備潛力。新浪能幫助麥考林的地方在于用戶以及流量,而這些資源都是新浪原本拿來賣錢的。新浪能把廣告賣給B2C網(wǎng)站而坐享60%以上的利潤,免費送給麥考林用,但來自麥考林的利潤卻遠不及此。”
另外,黃紹麟也擔心這兩者因為基因的不合,在資本整合和業(yè)務合作中必然在內(nèi)部充滿著糾結,包括各式資源的爭搶以及算不清的帳,這對麥考林的發(fā)展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根據(jù)協(xié)議,購股交易完成后,新浪的一名代表將被任命為麥考林的董事,同時麥考林現(xiàn)任董事、紅杉副總裁余根靈將退出董事會。
“麥考林在發(fā)展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資本作為控股方、太過強勢,管理層不占主導地位,這也導致在過去幾年麥考林曾多次出現(xiàn)失誤。在新浪系加入董事會之后,麥考林很可能會出現(xiàn)決策搖擺、戰(zhàn)略不清晰等問題,這不利于其在競爭激烈的B2C市場中勝出。”分析人士指出。
推薦閱讀
騰訊聯(lián)手團購鼻祖 "千團大戰(zhàn)"釀新一輪洗牌
Groupon吸金能力過人的“神話”能否在中國市場延續(xù)?“高朋”是否真能實現(xiàn)團購“滿座”?團購市場在“鯰魚效應”的作用下,是否能實現(xiàn)質(zhì)的飛躍? 團購網(wǎng)站鼻祖Groupon聯(lián)手騰訊打造的高朋網(wǎng)2月28日正式上線。國內(nèi)的網(wǎng)>>>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麥考林股變分析:新浪微博欲整合B2C引發(fā)擔憂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22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