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衛哲引咎辭職的消息一出來,劉興亮嘗試著撥打了衛哲的手機,與一般熱門新聞當事人不一樣的是,衛哲的手機居然接通了,“先休息一段時間,具體職務都不會當了,但不會離開阿里。”
劉興亮是中國最早做博客的人。一周前,他與衛哲才有過一場近兩個小時的聊天。2月12日,劉興亮接到衛哲的短信與電話,才想起與衛哲有約,事實上接電話時劉興亮與他的十多個高中同學正在西湖邊上喝酒,微醺的他首先想到改約,但衛哲說3點間均未安排其他事情,劉興亮隨即赴約。
在阿里巴巴濱江總部的辦公室里,劉與衛哲泛聊,聊阿里巴巴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衛哲談到了阿里巴巴的購并策略,對于阿里的驕傲感,或者說是對馬云價值觀的推崇。
衛哲帶劉細細參觀了阿里巴巴,除了數據演示大廳,還去了機房,說這些一般是不讓進來的。還去了食堂,去了健身房,還有超市。對阿里巴巴的成就感在那個時候是不需要裝的。
“現在想想12日的情景,還是有些跡象的。”劉這樣描述,談到未來的合作,衛哲沒有一下子把事情都直接攬到自己身上,不少事情他認為應該找誰誰最好。不過,他說B2B的事情他會全力,不知道以后他能不能使上力氣了。
傳言
2月22日,香港恒生指數開盤跌1.34%,路透社報道將其原因歸結為:受中東動亂加劇與阿里巴巴更換首席執行官拖累股價下跌。
2009-2010年分別有1219名及1107名簽約的中國供應商涉及詐騙全球買家。100多名銷售人員被開除,阿里巴巴拿出170萬美元賠償受害者。
騙子們被關的賬戶并不是真正的實體,這些賬號有很多是有組織的同一騙子,他們熟悉阿里巴巴B2B平臺的檢驗流程,能夠規避審查、造假證明。
“欺詐門”引發人事地震,阿里巴巴的首席執行官衛哲及首席運營官李旭暉引咎辭職,淘寶網CEO陸兆禧接任首席執行官,阿里巴巴董事會成員數目減至11位。
坊間對此事的猜測五花八門,公司政治斗爭,馬云卸磨殺驢,衛哲是受害者……阿里巴巴的官方解釋是為捍衛阿里巴巴的價值觀。
不管什么樣的猜測,可以斷定的是,一如繼往,馬云把這一件“家丑”變成了一場積極意義的“秀”。
“今年3·15晚會原定的主題是淘寶的假貨與阿里巴巴的欺詐門,馬云與他的阿里巴巴獲悉后決定開展自查自糾,把這個事提前變成了一場公關秀。”上海電子商務領域的一位領軍人物這樣解釋,他認為,這才是衛哲與李旭輝引咎辭職的導火索,“必須有人為此付出代價”。
這個說法亦在圈內流傳。3·15晚會的力量是:在黑幕被揭之后,2008年分眾無線三個月后關閉,2009年百度競價排名的廢除。
在上述上海電子商務領域人士的解讀中,導致衛哲“下課”的原因有三,除上述導火索外,還有來自阿里巴巴業績增長乏力與馬云以小搏大面對大股東雅虎的原因。
阿里巴巴在上市前引入衛哲出任首席執行官。加入阿里巴巴之前,衛哲曾在投行與百安居擔任高管。阿里巴巴在路演時大受追捧,阿里巴巴市值達到260億美元,阿里集團躋身全球三大互聯網公司之列。
阿里巴巴上市前,平均增速超過100%。上市后的阿里巴巴未能保持上市前的高速增長,2009年,阿里巴巴凈利甚至下滑12.3%。
據阿里巴巴2010年三季報,該季度阿里巴巴公司總營收約14.5億元,其付費會員已超過了100萬,注冊會員超過5670萬。
不過,這家公司的掌門人衛哲在2009年度香港上市企業(內資)薪酬排行榜上,以6479萬港元(5697萬元)名列榜首。衛哲還拿到了4800萬股阿里巴巴的股權,這個回報超過了跟隨馬云征戰多年的“18羅漢”中的多數人。
另外,阿里巴巴大股東雅虎的“巴茨”則遠非昔日的楊致遠,對于以小搏大的馬云而言,保持高管團隊的一致性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 “外來的和尚”衛哲顯然不是低調的人。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衛哲上任后許多阿里巴巴“老臣”并不買賬,這就有了2007年底阿里八高管集體離職事件中,李旭輝當時也“被學習”了,但2008年中期復出。
此次,阿里巴巴價值觀的主要建立人、首席運營官關明生領銜自查之后,除了啟用當初為阿里巴巴血戰環球資源的陸兆禧(時為廣東大區經理)之外,知情人士稱,2007年去加拿大學習的前阿里巴巴首席運營官李琪也將復出。李琪于2000年加入阿里巴巴公司。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其中,來自中國的三家在美上市公司也位列該榜之上,它們分別是百度、當當網和文思信息,其中當當網位列第一名。 北京時間2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金融信息網站今天撰文,評選出截至2月26日的全球10大增長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阿里巴巴“表里”:訴求與現實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22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