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出口
去年12月15日到今年1月17日,當當網的聯合創始人李國慶在微博上的人氣一再飆升,初始“作為一名成功人士”登場,而后與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微博)微博酣戰,最后,則是與“大摩女”“很黃很暴力”的隔空對戰。
當當去年12月8日上市,之后一個月,李國慶在微博上罵了一個月,先是罵當當早期的投資機構,隨后又罵負責當當上市的摩根斯坦利。凡客誠品的陳年(微博)因此調侃,“全世界都知道李國慶比較二。”
李國慶心中對投行的不滿主要是源于當當上市時的定價問題。當當上市的最終發行價是16美元,而上市首日的開盤價是24.5美元。不過,股價大幅超過定價的事例,歷史上并不鮮見。
2005年,百度在美國上市時,發行價定為27美元,開盤后隨即漲到66美元一股,大漲兩倍之多。當天股票價格更是爬到了122.54美元的高位,漲幅高達354%,四座皆驚。投行對于百度的估價,連百度當天市值的1/3都不到。
對此,李國慶稱自己有追求正義底線的使命,“……我沒有李彥宏的修養……據說至今做百度投行的人來,李彥宏都要請他們吃飯。可是,李彥宏要少點‘修養’,我們后人也能分享教訓了……”
所有的言論都是公開的,李國慶本人也遭到了“強勢圍觀”,成為微博紅人。一度,雙方的利益糾葛似乎被拋在了一邊,人們驚呼這些鮮衣怒馬的人兒,“不過是在某一領域高于常人一些,其他的地方,跟咱隔壁那個喝多了摔桌子砸板凳、流著口水罵大街的怪叔叔差不多。”
李國慶與投行之間的對罵,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視作互聯網公司對華爾街游戲規則的挑釁。在李國慶看來,他反抗的是一種秩序。這種挑釁方式,前無古人。回到利益糾葛的維度,一位大摩前員工在微博上如此評論,“投行與公司在上市之前的利益之爭,很殘酷,是是非非不是外人能輕易評論的。”
圍觀者認為,這場對罵,沒有贏家,“大摩女”的言論讓人覺得摩根斯坦利管理不嚴,而對李國慶來說,如此言論,有破壞形象的嫌疑。
在獨立商業觀察家申音(微博)說,“在長達十年的融資和上市過程中,處于弱勢的創業者與機構投資人、投行談判,并不是一個完全對等的交易,創業者在談判過程中也許會有心理落差,有些條款可能是被迫接受的。”他認為這直接導致了本次“舌戰”。
而李國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印證了這一觀點。
“上市前,我就跟俞渝和公關部說,我要開微博,因為好多人讓我開。開了微博,我終于能夠按照我的價值觀,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了,不用再夾著尾巴做人。在公眾和很多人眼里,我還夾著尾巴的。上市了,公司高管團隊的財富進入安全地帶了,我就自由了,我不是為財富活著的。”
半途退場
李國慶的不滿,在當當這些年的成長史中,有跡可循。
“由于董事會兩位股東在創業股權上對我的誤導和無賴作為,我只好選擇辭職,盡管我的選擇會令大家不安,但我可以負責任的講:歡迎大家加入我將創辦的新的電子商務公司!”
2003年10月28日,時任當當網聯合CEO的李國慶給包括張醒生、吳鷹、周鴻祎、曾強、丁健在內的一群人發了這樣一封郵件。李國慶甚至給新公司起名叫丁丁網,不過,新公司沒誕生,投資人妥協了。
這封郵件源于網絡低潮時期,李國慶親眼目睹了無數IT創業家被資本逼“下課”的無奈。王志東(微博)出走新浪,王駿濤被迫離開8848、西單商場……李國慶更看重企業家創業起家的能力,但如果不控股,他也有可能被董事會開掉。
拿回了控股權,隨后的時間,李國慶和投行之間的對抗從來沒有消除過。一個事實使得這種對抗依然是隱性的,盡管李國慶從來不見投行,更不會陪他們打高爾夫。但李國慶和妻子俞渝兢兢業業,一直戴著一頂10年前就有的帽子——“最大中文網上書城”。
十年,他們就做了一件事,賣書。在非常叢林的中國互聯網生態圈,這是不多見的,因此,被馬云調侃為“傻干的夫妻倆”。李國慶回應,“我放棄了很多套現和變現的機會,別人說我傻是因為我干了物流,認為我賺不到錢,就是一搬運工。”
去年12月8日,當當網上市,李國慶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老婆按的鈴聲,我敲的槌子是很普通的木頭槌子。只是我詢問能否敲兩下,紐交所主席說:‘當當兩下,OK。’”興奮是加劇的,與投行的對抗似乎也加劇了。
從以財富論英雄的角度,上市意味著李國慶成功了。這種成功,給李國慶帶來了一種大范圍的關注,他的言論,在微博這種新的媒介下,引起了轟動性效應。
去年的12月10日,李國慶寫下了這樣一條微博:“當當網上市了,老股東們很爽,投資價值漲了十多倍。投資銀行也將個人高升。美國人很實際,你罵他們是孫子,只要賺了大錢他們還舔你屁股。但我還是提前撤離豪華宴請和次日專機伺候(都是他們掏錢)。”
在當天上市的敲鐘照里沒有IDG的周全,沒有老虎基金,即便如此,李國慶還是把很多創業人不想擺上臺面的話說了:“就是他,掌管著80億美元的對沖基金合伙人,我不幸6年前接受了他們的投資,對沖基金還投了我們的競爭對手!我不但拒絕讓他們進董事會,6年還從來不見他們。”
“投資就是合伙人,就是該像婚姻一樣。可對沖基金的本性就是這樣。按目前當當的價值,他們投資收益翻了近30倍。可在紐約的晚宴,看他們樂翻天,我生氣,只好半途退場。”
老虎基金不但投了當當網,也在和京東網“含情脈脈”,并且,投資京東的額度遠遠大于當年投資當當。據知情人士透露,真正讓李國慶生氣的是,風投不但給競爭對手投資,還將當當網的許多核心資料交給了競爭對手。
如果把這一事件放在中國互聯網這10多年的歷史中來看:國內大型互聯網公司早期的成長史都是依靠國外資本的“輸血”,使得他們與“原罪”無緣,公正地說,國外資本還帶來了更為稀缺的制度。“一部風險投資在華史就是一部中國互聯網史”。
《商界評論》雜志的主編李彤告訴記者,“李國慶只看到投資人獲得了幾十倍的收益,卻不想想VC們投下幾十個企業,有幾個能在6年后成功上市呢?作為財務投資人,投當當的機構同時也投當當的競爭對手并無不妥。東方不亮西方亮,也是一種典型的風險分散技巧。”
李國慶的中途離席、和對投行不滿的行為被一些業內人士視為“過河拆橋”,一度,甚至成為整個業內的笑柄,當然,對李國慶來說,這沒什么大不了。其實李國慶還是多年前的李國慶,只不過多年前,公眾對于李國慶也不了解。
李國慶其人
按照李國慶自己的話來說,他有很強的成就動機。而梳理其人生軌跡,在這種強烈的動機下,李國慶的人生跌宕起伏。
李國慶,1964年10月1日出生,19歲考上北大社會學系。期間,因為仗義執言,當選為北大學生會的副主席。
“當著老校長丁石孫的面,跟總務處長叫板。”總務長說這個電話壞了也不見得非要修好,學生們利用這個談戀愛。李國慶就拍桌子,“你這個老昏庸,你的責任是讓它暢通無阻,你管他是談戀愛還是不談戀愛。”
畢業后,李國慶去了中共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成就動機很強的李國慶,在那時候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要做影響中國的100人。 上一頁1 2 下一頁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據了解,李瑜曾是盛大網絡CEO陳天橋最得力的助手之一,有“游戲女王”之稱,甚至被業界稱為“IT行業的楊瀾和靳羽西”。去年1月李瑜辭去盛大游戲CEO職務,開始和其丈夫陳曜一起在上海創辦禹容網絡公司,公司旗下產品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當當網CEO李國慶:我不是為財富活著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23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