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經歷短短不到24小時的上線之后,美國團購鼻祖Groupon與騰訊在華合資公司網站高朋(www.gaopeng.com)立即遭來了下線處理,此舉引來了不少業內人士的一陣唏噓。
截至目前,作為合作的雙方,對于此次網站下線一事均沒有給出公開回應。騰訊方面相關負責人昨日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咨詢時再次表示不愿對此事進行評論。不過,有消息人士則向記者透露,此次雙方合作網站的下線問題是出在溝通環節上,期間,負責Groupon在華業務拓展的德籍負責人期望早點亮相,做出業績;而在騰訊方面則希望等待更為恰當的時機。
在華等得不耐煩的Groupon
“早在去年12月,整個團購圈內的人都已經知道了Groupon要通過與騰訊合作來擴張在華的業務。”昨日,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廣州5151團購網站負責人潘文偉并不諱言。
事實上,作為全球團購網站的引領者,Groupon在過去一年里擴張相當迅猛,甚至被福布斯雜志評為“迄今增長最快的公司”,期間,僅在2010年,Groupon的業務就從1個國家擴大到35個國家,并在全球近500個新市場推出業務。
期間,Groupon在亞洲的擴張始于去年年中。2010年8月,Groupon收購日本團購網站Qpod,并將該公司該名為“Groupon”,隨后以日本公司為亞洲區中心,開始在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洽談收購和合作事宜。
不過,盡管在全球擴張速度驚人,但對于在中國市場的業務推廣,Groupon卻屢有顧慮,顯得相當慎重,僅談合作對象前后就耗時近4個月。有消息人士告訴記者,早在去年8月,Groupon就已經著手在涉獵中國地區的合作對象。期間,包括美團、QQ團隊與Groupon有過正式的見面接觸。
直到今年2月,Groupon與騰訊合作的網站高朋才慢慢浮出水面,而且騰訊方面對于高朋網站的推廣也明顯不愿過于高調,這著實讓在全球業務擴張相當迅猛的Groupon方面顯得有些著急。
公開資料顯示,在今年1月份,Groupon剛剛完成了一輪融資,籌集了總額9.5億美元資金,并表示將利用這筆資金支持全球擴張、投資于技術,并為員工和早期投資者提供流動性回報。
這似乎也意味著,手握重金的Groupon更加愿意看到高朋能夠以更快的速度進行擴張。
而來自CNZZ的數據也顯示,伴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返城高峰的到來,2月中旬團購網站的訪客量爭迅速回升,到2月10日,團購行業訪客數已經恢復到節前的80%。
“這或許是Groupon方面急于讓高朋盡早在中國市場亮相的原因之一吧。”有業內人士評論稱。
合作不會因臨時下線告吹
不過,高朋網站在中國市場亮相還不到一天,就遭到了緊急下線處理。對于這一臨時處理方式,合作雙方都沒有給出明確的回應。按照消息人士的說法,此次臨時下線處理的主要是來自騰訊方面的壓力。
記者注意到,受團購大潮的影響,早在去年7月9日,騰訊就以QQ團購的名義上線了自己的團購網站,經過近半年的擴張,QQ團購目前已經在全國范圍內數十個城市大范圍鋪開。
而對于合資公司的背景,在坊間流傳最為廣泛但未經雙方最后書面確認的一個消息是,高朋網的背景是騰訊與Groupon成立的合資公司,CEO由騰訊派駐的歐陽云擔任,而運營則由Groupon團隊負責。雙方均出資5000萬美元,各占50%股權。
也就是說,在新的公司里面,騰訊方面很難避開原有QQ團購業務的思路。而以QQ團購業務的經驗來看,做團購業務靠的不是一窩蜂上線各個城市的業務,而是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圈地擴張。
“問題或許就出現在這里,Groupon方面追求的是中國區域的業績,能夠讓更多的投資者看好Groupon的前景,認可Groupon的估值;而騰訊方面對中國用戶的把握尺度又有自己的看法。”有業內人士如是評論此次高朋被臨時下線的原因,但其認為這不至于會影響到雙方的繼續合作。
對于Groupon的入華策略,創新工廠創始人兼董事長李開復昨日則在微博上建議Groupon不要管得“太寬”,畢竟在中國市場,騰訊對本土市場的理解還是相比Groupon要強得多。“勸Groupon撤手,除了出錢,其他讓騰訊來做。”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Twitter廣告服務測試人員納塔莉亞·克里什納(NataliaKlishina)周三表示,Twitter禁止測試人員提前評論該廣告服務。 北京時間2月18日晚間消息,Twitter廣告服務測試人員納塔莉亞克里什納(Natalia Klishina) 周三表示,>>>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23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