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認為,“國字號”支付企業取得首批支付牌照的可能性最大。
首批支付牌照遲遲未發,昨日又有4家上海支付企業進入公示名單,首批支付牌照的爭奪或將更加激烈。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央行)上海總部網站昨日發布的支付業務許可證申請信息公告,上海捷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付費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杉德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進入公示。
上述4家支付企業中,企業注冊資本最大為2.31億元,最小的為1.05億元。各家支付企業申請的業務范圍幾乎覆蓋網絡支付、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和銀行卡收單等所有《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規定的業務范圍。
據了解,央行在近日開會專門商討第三方支付企業的支付業務許可證(支付牌照)發放事宜,首批支付牌照或有10張。
原本有消息稱,首批支付牌照最早會在1月14日派發,此后又有消息稱,牌照會在1月21日派發。對此,業內人士揣測這是由于各方意見難以統一,致使牌照發放日期“一拖再拖”。
而如果加上2010年12月21日到24日間公示的17家支付企業,共有21家支付企業加入首批支付牌照角逐。
此前17家公告公司中,北京有6家,分別為北京商服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資和信)、開聯通網絡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北京通融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易寶支付)、北京銀聯商務有限公司、北京數字王府井科技有限公司、錢袋網(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亦有6家公司入圍,這些公司分別是上海銀聯電子支付服務有限公司(Chinapay)、快錢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快錢)、上海東方電子支付有限公司、通聯支付網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匯付數據服務有限公司(匯付天下)、上海盛付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盛付通);深圳2家,分別是快付通公司、財付通公司。另外,杭州、廣州、海南各有1家公司,分別為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廣州銀聯網絡支付有限公司、海南新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其中,“銀聯系”支付企業包括北京銀聯商務有限公司、北京數字王府井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銀聯電子支付服務有限公司和廣州銀聯網絡支付有限公司。
綜合各方業內人士觀點,首批取得支付許可證的企業將呈現多元化的特點,與此同時,“銀聯系”等“國字號”支付企業悉數取得牌照沒有懸念。
記者在央行網站上看到,加強和完善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的監督管理,已作為2011年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不過央行提出,切實做好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工作,堅持“從嚴起步”,建立健全審批程序,完善業務管理規章,做到公平、公正、透明。
根據央行網站數據,2010年全國各支付清算系統共處理支付業務120億筆,金額達1663.9萬億元。而第三方支付市場規模為1萬億元,仍只算是個零頭。不過,目前第三方支付市場同比增長90%以上,遠超過整體市場37.8%的增長。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罵戰一方的身份無法查實,微博上的內容真假難辨,迄今為止,很多圍觀者仍拒絕相信有關當事人的“澄清”。但是,圍繞當當網的業績、估值、風險,圍繞創業企業家與資本、投行、資本市場關系的思辨,仍會成為中國企業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支付牌照遲遲未發 4家企業又進公示名單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24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