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制約快遞發展的問題解決不了,爆倉的情況還會上演,而且一年會比一年厲害。 ”原天天快遞總裁,現為中國快遞資訊網總顧問的行業專家徐勇說。
十年前,徐勇以職業經理人的身份進入快遞行業,但隨著涉水漸深,徐勇在幾年前逐漸萌生退意。在徐勇看來,目前中國的快遞行業并不成熟,存在著低價惡性競爭,輕視服務等諸多問題,而且要轉型又有瓶頸,在它身上能看到許多類似中國新興行業發展的影子。
低價競爭惡性循環
由于長年來的同質化競爭,各快遞公司相互競爭的手段只有價格。如果我們把整個市場比作大海,那現在正在海面進行價格戰的各大公司戰艦,已經將炮彈打到了對手的吃水線上了。
價格戰慘烈到什么樣?徐勇給記者舉了幾個例子。從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的這波“快遞爆倉”現象里,許多快遞即便有運能也不愿意接單,因為成本高,利潤薄,如果做得越多,要支付員工的加班費越多,就會突破成本紅線,反而導致虧損。“爆倉”現象發生的原因除了返鄉潮和春運外,最重要的還是快遞公司用漲價的手法主動“撂挑子”。所以價格問題不解決,“爆倉”現象還會持續下去。
而到了年后,快遞公司又會紛紛降價來穩定客戶群,這時候如果誰不降價,客戶立馬就被別人搶走。業內有一句順口溜,“旺季誰不漲價誰先死,平時誰不降價誰先死。”
2005年時,不少快遞企業都能獲得超過30%甚至更好的利潤,但在到了2010年,能維持5%的利潤已經很不錯了。
徐勇很遺憾地表示,“如果快遞企業按照法律成本來計算,那已經是沒有利潤的。”徐勇的意思是,由于很多快遞公司都沒有給所有員工繳納保險金,如果要保證員工的基本福利,這些公司都要虧本。
在上一期報道中,我們也介紹了,一般的快遞收件員還有著相當不錯的收入水平,有的甚至過萬。但在整條快遞流水線上,更多的是我們平時見不著的分揀的工人,他們位于整個利益鏈的最下端。不過隨著近兩年的農民工工資上漲,快遞企業也已經感覺到越來越難招到人,由于沒法提供合理的福利待遇,即便招到人也留不住人,這對企業發展來說是一個大忌。
2005年時,長三角地區內的一件區域快遞大概需要20元,到了2006、2007年已經降到了5元一件甚至10元三件,后來又稍有回升,目前維持在6到7元的區間內。從大的走勢來看,這5年來快遞的價格是遞減的。但同時,眾所周知這5年的成本指數確是逐年遞增的。
惡性競爭的結果就是只重利益,完全忽視服務水平。
低價競爭對服務質量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其一是延誤,由于航空運輸的成本是汽運的3到4倍,所以絕大多數的民營快遞采用的都是公路運輸,公路運輸的準點率差,哪兒遇到擁堵,或者拋錨,耽誤就不止一兩天了。其二是客服,如果你稍加留意,你會發現小規模的快遞公司幾乎都沒有安裝400免費電話的,因為客服電話這對快遞公司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成本,小公司裝的都是來電免費的電話,所以別指望快遞的客服會主動打電話通知你快遞延誤了。其三是服務態度,因為收派件員從每件快遞中獲得的提成越來越低,所以他們會對加大對量的重視,每件快遞上不能額外耽擱時間,這就是大部分快遞都希望快來快走,甚至會發生催促指責收件人的原因。
徐勇看來,如果保持目前這種擠干水的低價位,那么快遞行業在增值服務上就難有作為,低價競爭將成為一種惡性循環,拖垮民營快遞發展的腳步。
加盟制,管理跟不上
國內民營快遞中,絕大多數公司均為加盟制,即便像申通、圓通、中通這樣的行業巨頭也是加盟制。
加盟制最大的問題就是管理難,加盟公司和總公司除了掛一塊招牌,其實是各自獨立的,所以總公司的服務手冊和各項標準要求難以對其形成實際的約束力。加盟店的品牌意識、服務意識也較為薄弱。相反,我們熟知的全球四大快遞公司,UPS、TNT、聯邦、DHL全都是直營管理。
在直營管理中,各地的每個網點都是一個成本中心,網點可以為了執行標準而放棄利益。而對于加盟制,網點是獨立的利潤中心,承包商為了確保利益會放棄標準。這就是最本質的差別。
造成快遞行業普遍采用加盟制的原因,一方面是利于早期迅速擴張,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但又可以得到市場占有率。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加盟制在2006年之前,可以幫助快遞公司規避不可預測的政策風險。
2006年10月,中國郵政政企分開改革方案出爐,新的《郵政法》接踵而至。快遞行業才終于有了合法的身份和地位。而在此之前,蓬勃發展的快遞業其實一直是在灰色地帶打游擊,非法經營。所以當時,快遞公司并不敢做大,相反是采用各個獨立聯網的小加盟公司,即便遇到問題,不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據一位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國內民營快遞中只有兩家公司采用的是直營經營,分別是順豐和宅急送。而順豐目前是國內最大的民營快遞公司之一。
也許你會好奇,為什么順豐當時沒有采用加盟制呢?
記者了解到,順豐最早采用的是類似加盟制的代理制,但從 2003年開始,順豐就開始了轉型,當時它是國內唯一一家直營的快遞公司。據了解,順豐當時采取的是收回代理權,自己重建直營網點的辦法,從而完成了企業結構改造。當然,正如我們前文提到,當時直營方式也有明顯的政策風險。
但從今天回看,即便是被罰,但順豐當時的選擇無疑是正確的。徐勇認為,順豐抓住了轉型的時間機遇,而其它的快遞公司并沒有看到這一點。記者也了解到,順豐的創始人來自香港,或許這就是該公司強調制度建設,嚴格執行服務標準的原因之一。
加盟制轉直營常見的方式是總公司花錢買斷,并讓加盟公司獲得股權,這對于盤根錯節的快遞公司而言,將會是一筆不菲的投入。在人力成本相對較低的2005年前后,靠快遞公司的利潤還能實現這一切,但在今天,僅靠公司的財力,幾乎沒有一家能做到了。這也是徐勇所憂慮的,加盟制主導中國快遞行業的情況還將持續下去。 上一頁1 2 下一頁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盡管Facebook的估值在二級市場上不斷上漲,但全球投資者則不盡然。根據彭博社對1000位客戶進行的抽樣調查,即使在高盛對其進行了估值為500億美元的投資后,還是有69%的人認為,對Facebook的估值過高。 據國外媒體報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快遞業陷入低價競爭惡性循環 爆倉或更猛烈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24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