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家紐交所新科上市公司做假賬,而且投行在上市前已經知曉并明目張膽對外公示,那將是什么后果?
當當網CEO李國慶與所謂“大摩女”連日來的微博罵戰,為這個假設提供了一個圍觀的窗口。
事件起因是李國慶抱怨作為當當網承銷商的投資銀行,在上市過程中故意壓低發行價,“明知次日開盤就會20億,還定價16億,也就11億”。
李國慶對投行的炮轟,隨即引起了幾位坊間稱為“大摩女”的微博主回應。1月16日,一位署名是“迷失的唯怡”的“大摩女”在反擊中影射當當網可能財務造假,其原話為:“小心做假賬會被整到四肢不健全”;“三個月前好像是你嘴上抹了蜜把一本負盈利的爛賬……”等。
根據當當網上市提交的F-1文件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當當網在2009年開始已經實現盈利,當年凈利潤約1691.6萬元人民幣,2010年前三個季度凈利潤1598萬元人民幣。
一時間,當當網上市過程是否涉嫌財務造假成為公眾關注的一大焦點。
1月17日下午,當當網CEO李國慶通過短信回應本報采訪稱:“胡扯,同時大莫(原文如此,似應為“摩”)在調查是否為他們員工。”
隨后,摩根士丹利在發給媒體的公開聲明中表示:“根據公司對此事的初步調查結果,我們相信此微博作者不是摩根士丹利的員工。”與此同時,相關“大摩女”微博的個人介紹中自稱為摩根士丹利員工的內容也已經刪去。
從目前披露出的信息來看,所謂當當網做假賬,只不過是場鬧劇。
“在上市前,會計事務所跟投行會對公司的財務報表做一些‘粉飾’,這個是行業內的潛規則。”一位曾經參與過公司赴美上市過程的投資總監告訴記者,這種報表“粉飾”有的是在應收賬款的確認、利潤的釋放上做一些軟性的調整,“一般都是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而另一位不愿公開姓名的VC行業人士則表示,從利益上看,擬上市公司與會計事務所、投行之間存在財務造假“合謀”的可能,“但現實操作層面不會太離譜”。
“美國上市有著嚴格的監管制度,即便上市之后被發現被舉報,都會面臨法律制裁。”該VC業內人士認為,尤其是大型的國際投行做的上市項目時相對規范,主觀上參與財務造假的可能性不大。
不過,與口水戰中假賬鬧劇相對應的是當當網盈利能力相對薄弱的現實。按當當網僅有的2009年和2010年前三季度的盈利數據分析,其運營利潤率偏低,分別僅有0.8%和0.1%。(本報記者辛苑薇對本文亦有貢獻)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Skype的語音和視頻通話量近期也出現了大幅增加。美國市場研究公司Telegeography的數據顯示,Skype用戶2010年的語音通話時長高達1025億分鐘,約占全球國際通話總時長的五分之一。 北京時間1月18日上午消息,Skype周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21世紀經濟報道:當當網假賬鬧劇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26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