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管理征集意見:企業間不得擅自不兼容

作者: 來源:IT新聞網 2011-12-31 04:27:43 閱讀 我要評論 直達商品

工業和信息化部今日向外公布《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秩序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現公開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請于2011年2月14日前反饋意見。

1月14日上午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今日向外公布《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秩序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現公開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請于2011年2月14日前反饋意見。

暫行辦法中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互聯網信息服務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全國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秩序監督管理。

暫行辦法中對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之間的不正當競爭行文也明確規定禁止,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在市場活動中不得有下列不正當競爭行為:

(一)捏造、散布虛假事實,或者惡意詆毀競爭對手提供的合法產品或服務,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或商品聲譽;

(二)無正當理由,擅自對其他經營者提供的合法產品或服務實施不兼容;因非人為因素與已有的其他經營者提供的合法產品或服務不兼容時,未主動向用戶進行客觀提示,或欺騙、誘導用戶做出選擇;

(三)干擾用戶終端上其他經營者提供的合法產品或服務的運行,或者修改其他經營者提供的合法產品或服務的內容,或者攔截其他經營者提供的合法產品或服務的信息;

(四)通過任何方式誤導、欺騙、強迫用戶卸載或關閉其他合法產品或服務;

(五)其他有悖公平競爭的行為。

同時辦法中強調了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有下列侵犯用戶合法權益的行為:

(一)無正當理由,單方面拒絕、拖延或中止向用戶提供服務;

(二)以任何方式限定用戶使用其指定業務或者限制用戶選擇其他經營者依法提供的產品和服務;

(三)利用虛假信息欺騙誤導用戶接受其提供的不公平服務條款或選擇其提供的特定業務;

(四)其他侵犯用戶知情權、選擇權的行為。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之間發生服務爭議時,應遵守用戶至上、互相尊重、平等理智、友好協商的原則,在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框架內,通過企業協商、行業組織調解、政府協調處理以及司法程序等途徑妥善解決,不得損害用戶合法權益,不得惡意詆毀競爭對手。

用戶與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商之間發生服務爭議時,用戶可向全國電信用戶申訴受理中心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用戶申訴受理機構提出申訴,申訴受理機構依法按照《電信用戶申訴處理暫行辦法》處理。

以下為暫行辦法全文:

附 件: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秩序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二日

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秩序監督管理暫行辦法

(征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促進互聯網產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維護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公平公正有序的競爭秩序,保護用戶合法權益,鼓勵和保護創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和《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互聯網信息服務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全國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秩序監督管理。

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領導下對本行政區域內的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秩序監督管理。

涉及其他主管部門職責時,工業和信息化部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應當與相關主管部門聯動管理。

第四條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依法從事互聯網信息服務活動,接受工業和信息化部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的監督管理。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向用戶提供產品或服務,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相關標準,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不得侵犯用戶的合法權益。

第五條 工業和信息化部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處理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間的爭議時,應當遵循公平公正、用戶至上、及時協調、依法處理的原則。

第二章 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行為規范

第六條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在市場活動中,應當自覺遵守法律法規,遵循商業道德和行業自律規范,公平有序競爭。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在市場活動中不得有下列不正當競爭行為:

(一)捏造、散布虛假事實,或者惡意詆毀競爭對手提供的合法產品或服務,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或商品聲譽;

(二)無正當理由,擅自對其他經營者提供的合法產品或服務實施不兼容;因非人為因素與已有的其他經營者提供的合法產品或服務不兼容時,未主動向用戶進行客觀提示,或欺騙、誘導用戶做出選擇;

(三)干擾用戶終端上其他經營者提供的合法產品或服務的運行,或者修改其他經營者提供的合法產品或服務的內容,或者攔截其他經營者提供的合法產品或服務的信息;

(四)通過任何方式誤導、欺騙、強迫用戶卸載或關閉其他合法產品或服務;

(五)其他有悖公平競爭的行為。

第七條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對其他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產品或服務的安全、隱私保護、質量等存在異議的,應提交第三方權威機構進行檢測,不得自行組織測評并發布測評結果。

第三方權威機構應依據相關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進行檢測;沒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應組織相關方共同制定具體檢測標準和方法,并及時公布檢測標準和檢測結果。

第三方權威機構的認定方法及檢測事項,另行規定。

第八條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遵守《電信服務規范》的有關規定,不得有下列侵犯用戶合法權益的行為:

(一)無正當理由,單方面拒絕、拖延或中止向用戶提供服務;

(二)以任何方式限定用戶使用其指定業務或者限制用戶選擇其他經營者依法提供的產品和服務;

(三)利用虛假信息欺騙誤導用戶接受其提供的不公平服務條款或選擇其提供的特定業務;

(四)其他侵犯用戶知情權、選擇權的行為。

第九條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需在用戶終端上進行軟件安裝、運行、升級、卸載等操作的,應向用戶提供明確、清晰、無歧義的提示信息,并征得用戶同意。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有下列侵犯用戶合法權益的行為:

(一)未經用戶同意,擅自在用戶終端上安裝、運行、升級、卸載軟件,或以強制、欺騙方式向用戶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

(二)未提供通用的卸載方式,或在未受其他軟件影響、人為破壞的情況下,卸載后仍然有可執行代碼或其他不必需文件駐留在用戶終端;

(三)未經用戶同意,修改用戶瀏覽器配置或其他重要設置,迫使用戶訪問特定網站,或導致用戶無法正常上網,以及產生其他不良后果;

(四)其他侵犯用戶知情權、選擇權的行為。

第十條 互聯網信息服務客戶端軟件捆綁其他軟件的,應明確提示用戶,由用戶選擇是否安裝或使用,并提供獨立的卸載方式,不得附加任何不合理條件。

第十一條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在用戶終端上彈出廣告或其他信息窗口時,應向用戶提供關閉或退出窗口的明顯標識。用戶關閉或退出窗口后,無正當理由,不得再次彈出相同內容的窗口,干擾用戶正常使用。

第十二條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尊重用戶隱私,維護個人信息安全,規范個人信息處理行為。未經法律法規的明確授權或用戶的明示同意,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擅自收集和處理用戶的個人信息。如確需收集和處理用戶身份、行為等個人信息,收集的個人信息應與所提供服務直接相關,并明確告知用戶所收集和處理信息的內容和用途,不得超越服務范圍收集個人信息。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向第三方提供用戶個人信息。

發生用戶個人信息泄露情況時,相關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立即報告工業和信息化部及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積極配合政府主管部門進行調查,不得以任何形式擅自發布未經證實的信息。

第十三條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對用戶信息依法承擔保密義務,應加強系統安全保護,實施嚴格的保密措施。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對用戶信息內容進行檢查。

第十四條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確保用戶數據內容(如文字、圖片、音視頻等)的安全性,保障用戶對自行提供數據的修改、刪除等權利,國家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無正當理由擅自修改或刪除用戶數據;

(二)未經用戶同意,擅自向第三方提供用戶數據;

(三)擅自或假借用戶名義,或者欺騙、誘導用戶進行數據轉移。

第三章 互聯網信息服務爭議處理機制

第十五條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之間發生服務爭議時,應遵守用戶至上、互相尊重、平等理智、友好協商的原則,在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框架內,通過企業協商、行業組織調解、政府協調處理以及司法程序等途徑妥善解決,不得損害用戶合法權益,不得惡意詆毀競爭對手。

用戶與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商之間發生服務爭議時,用戶可向全國電信用戶申訴受理中心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用戶申訴受理機構提出申訴,申訴受理機構依法按照《電信用戶申訴處理暫行辦法》處理。

第十六條 互聯網行業組織制訂并實施行業自律規范,倡導企業遵守商業道德,推動企業間理性競爭與協同合作。

互聯網行業組織設立爭議調解機構,在互聯網信息服務企業發生糾紛時,要求企業遵守行業自律規范和商業道德,尊重用戶權益,并從促進行業發展的角度進行調解。

第十七條 工業和信息化部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通過日常監測與協調處理機制及時解決相關爭議,并建立服務爭議的通報渠道與研判機制。

工業和信息化部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建立服務爭議的應急處理機制,對社會影響嚴重的事件,立即啟動協調和處理機制。

第十八條 工業和信息化部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在對爭議雙方進行協調時,應遵循有利于促進互聯網產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有利于保護互聯網用戶合法權益,有利于維護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場競爭秩序,有利于鼓勵企業創新的原則,公平、公正、客觀地提出協調意見。

協調意見做出后,爭議雙方應當在協調意見規定的時限內自覺履行。

第十九條 爭議雙方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或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提出協調處理意見前,可以自行達成和解,并向相應的電信管理機構備案。

第二十條 工業和信息化部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在協調處理過程中,或者電信管理機構在申訴處理過程中,可根據需要選擇經國家認可的第三方機構依據相關標準進行技術鑒定,或組織經濟、法律、技術專家進行論證,并根據專家論證結果研究處理意見。

第二十一條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之間發生爭議,且其爭議行為可能影響安全管理措施的,應立即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或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報告。

工業和信息化部或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組織專家和第三方權威機構對爭議造成的影響進行評估,如確實會造成安全管理措施失效或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立即擱置爭議,確保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實。

第二十二條 工業和信息化部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員在互聯網信息服務服務爭議處理活動中,嚴禁徇私舞弊、收受賄賂、濫用職權、泄露秘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未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章 罰 則

第二十三條 違反本辦法第六條、第七條規定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依據職權責令改正,處10萬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

第二十四條 違反本辦法第八條、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規定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責令改正,并向用戶賠禮道歉,賠償用戶損失;拒不改正并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的,處以警告,并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五條 工業和信息化部依據本辦法,結合互聯網信息服務技術和市場發展情況,及時制修訂互聯網信息服務相關標準。

第二十六條 各級電信管理機構根據本辦法和相關標準,加強對互聯網信息服務的監督、監測及管理。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可對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組織監督抽查,并向社會公布抽查結果。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支付寶聯手中信銀行今推出“中信淘寶信用卡”

1月14日,支付寶聯合中信銀行推出網購信用卡——“中信淘寶信用卡”。同時,雙方還達成信用卡卡通合作,全面提升1100萬中信信用卡用戶的網上支付體驗。 1月14日,支付寶聯合中信銀行推出網購信用卡中信淘寶信用卡。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互聯網管理征集意見:企業間不得擅自不兼容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26574.html

樂購科技部分新聞及文章轉載自互聯網,供讀者交流和學習,若有涉及作者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以便更正、刪除或按規定辦理。感謝所有提供資訊的網站,歡迎各類媒體與樂購科技進行文章共享合作。

網友點評
我的評論: 人參與評論
驗證碼: 匿名回答
網友評論(點擊查看更多條評論)
友情提示: 登錄后發表評論,可以直接從評論中的用戶名進入您的個人空間,讓更多網友認識您。
自媒體專欄

評論

熱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无码18禁午夜福利P| 欧美成人秋霞久久AA片|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91|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小说 |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香蕉| 色老头成人免费视频天天综合| 成人h在线播放|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色偷偷成人网免费视频男人的天堂|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免费国产成人午夜私人影视| 成人福利视频导航| 久久99热成人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看欧美|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网站|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首页|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成人影院| 免费成人在线电影|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免高潮在线观看| 成人福利视频app|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69成人免费视频| 色五月婷婷成人网| 欧美成人小视频| 成人影院久久久久久影院| 日韩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97色婷婷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