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開的全國規范網吧經營秩序經驗交流會上,文化部副部長歐陽堅表示,網吧市場規模在2009年已達886億元,成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網吧原有總量規劃不變的情況下,未來五年將大力推進網吧連鎖,逐步取消單體網吧。
對此,支持者認為是一個促進網吧“潔身自好”的好辦法,反對者則認為,公權力不該過度介入市場行為,否則,不僅容易導致市場壟斷,而且由于缺乏充分競爭反而不利于網吧服務質量的提升。
支持
規范管理的好辦法
網吧因衍生了諸如未成年人沉溺網絡等各種社會問題,廣受詬病,2010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嚴琦倡議“關閉所有社會網吧,興辦政府公共網吧”的提案引起了廣泛討論,卻又迅速地偃旗息鼓。面對網吧管理混亂的現狀,“一刀切”式的途徑肯定走不通。規范網吧經營需要循序漸進。而大力推進網吧連鎖經營不失為當前借助政府調控,完成網吧市場規范化的一個很好的舉措。
首先,應該明確網吧連鎖以后,網吧總體規模是保持不變的,也就是說仍然能夠滿足人們的日常上網需求。其次,網吧連鎖以后,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的網吧在政府引導下肯定會帶來上網硬件、環境及其他服務的改善。最后,也最為重要的是,網吧連鎖經營后,為樹立良好的連鎖品牌形象和信譽,連鎖網吧需公司化經營,有嚴格的管理體系。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既減少了行政執法部門的監督成本,又提高了監管的力度和效度。這可以認為是整治當前網吧監管政出多門,時常出現各部門相互推諉以致監管不力現狀的有效措施。
反對觀點不外乎網吧連鎖經營是回歸計劃經濟和壟斷經營兩種。這多少有些誤解和杞人憂天。其一,推進網吧連鎖經營是未來五年的規劃,并非政令一出,單體網吧立刻關門而連鎖網吧立刻出現。且政府只是通過行政手段對網吧市場進行一定方向上的引導,回歸計劃經濟的觀點站不住腳。其二,連鎖網吧是在單體網吧發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是一種資源整合。這也是市場競爭規律的體現。況且,政府可以通過調控,在網吧連鎖后維持一定數量的品牌,避免寡頭壟斷的出現。
反對
又在“強推綠壩”
我特別能夠理解規范網吧管理的良苦用心。但更重要的是,誰也不應忽略如下問題:權力部門強化推行網吧連鎖的目的是什么?后果又會是什么?對網吧的個體經營者,會有什么樣的影響?對于習慣在網吧上網的1.35億網民們來講,又意味著什么呢?
諸上問題,筆者可以給出如下答案:其一,是對個體經營權的“合法性”侵害,個體經營權在《民法通則》中被界定了,這種權利能否得到保證,是市場活躍與否的關鍵性參照指標;其二,是對自由企業制度的視而不見,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企業經營制度是自由的,如其不然,要么會出現“托拉斯”之類的市場壟斷,要么會出現國有壟斷,而無論是哪一種壟斷,都絕非是好消息;其三,網吧老板們在所謂統一管理的噱頭下,必須付出一部分不必要的加盟費以作為經營成本;其四,上網費用的增加,勢必轉移到消費者身上。
除此之外,還有更讓人揪心的擔憂:權力很可能會推行一種和“綠壩花季護航”一樣的連鎖軟件,這不僅可以方便一些軟件在權力的公關與護航之下占有相當高的市場份額,還可以利用一些統一的網吧管理軟件,將每一位網吧的信息置于某種監督之下——這種擔憂對“綠壩”存在,對網吧統一管理也應該存在。所有的所有,都很像是一年之前工信部門的那場推廣“綠壩”軟件的行動。問題的關鍵在于,現在網吧行業的豐厚利潤已經被許多人所覬覦,當然也包括權力內部以及與權力有關的一些人士。在筆者看來,權力最應該回避的就是利潤。
規范網吧經營,自然無可厚非。但以所謂的規范名義打消掉一些基本的經營權利,破壞掉了原有的市場競爭秩序,則就不那么輕松了。顯然,取消單體網吧是權利與利潤的雙重悲劇。
建議
管理部門及時釋疑
一個明顯的疑問在于:連鎖經營一定比單體經營更加規范嗎?管理不到位,既有經營者的問題,更有監管方面的責任,這個問題只能通過加強對網吧經營的管理來解決,于網吧經營方式有什么必然聯系呢?
事實上,隨著網吧行業的自身發展和管理技術的日益先進,就整體而言,網吧的形象、環境的健康程度較之以前已經明顯好轉。家用電腦越來越普及,網吧中的未成年人也呈下降趨勢。這種情況下,反而要以大面積改變網吧經營方式的形式“整治”網吧,不能不說是個悖論。
那么,連鎖經營是出于維護網吧產業更好發展的需要嗎?放眼經營領域,確實連鎖經營的范例越來越多,效益也很明顯。問題在于,發展連鎖經營以謀求更大的商業利潤,是市場競爭下的自由選擇,是一種市場行為。而現在,以政府的名義要求逐步取消單體網吧而代之以連鎖網吧,明顯是權力之手對市場的直接粗暴干預。這與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不相一致,明顯又是一個悖論。
取消單體網吧,最終的結果實際上必然形成壟斷經營。然而壟斷之害人所共知,缺少了自由競爭、優勝劣汰,如何保證網吧的品質呢?或許,反而恰恰增加了不規范的風險。
遍布城鄉的網吧,早已經成為一個基本的文化元素。一個取消非連鎖網吧的規劃,影響的可能是全國各地數十萬、百萬網吧的生死存亡。那么這個規劃的科學依據是什么呢?關閉非連鎖網吧有什么令人信服的理由呢?有關部門理應及時釋疑,保持決策的公開透明。這事關無數網吧的命運,事關大批經營者的權利,事關巨大的消費需求,也事關管理部門的決策權威。否則,這個規劃恐怕還是謹慎計議為好。
觀察
監管不偷懶是上上策
應該承認,網吧市場確實存在魚目混珠、良莠不齊的問題,單體網吧特別是單體黑網吧監管比較困難。有的業主違規經營,不認真核對上網人的身份信息,接受未成年人上網,甚至引發安全事故,衍生了一些社會問題。大力推進網吧連鎖經營,逐步消除單體網吧。有利于促進網吧產業朝集團化、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的方向發展,其規模優勢、管理優勢不必贅言。但是網吧連鎖經營其負面效應也不可小視。
換個角度看,網吧行業的監管問題更值得關注與思考。不管網吧是連鎖還是單體,在商言商,其營利本質是一樣的。在我看來,監管不偷懶,引導網吧行業健康發展,督促網吧守法經營,更好為消費者服務,斬斷網吧接納未成年人上網的利益鏈條,這才是管理部門的分內職責。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明確規定,網吧禁止接納未成年人上網,網吧必須查驗身份證,進行實名登記,中小學校園周圍200米范圍內不得設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有的省市還出臺了重罰違規接納未成年人網吧的地方法規,但是網吧違規接納未成年人的例子屢見不鮮。
現在的問題是,網吧管理實行的是文化部門牽頭,工商、公安部門配合的多頭管理體制,表面上看,管理很規范,實際上中看不中用。形成了重罰輕管,有利益的事就上,沒油水的時候誰都不管理、誰都不愿意負責任的尷尬局面。事實上,只要網吧接納未成年人的經濟利益動機存在,孩子有上網需求,重罰也不能嚇退違規網吧。與其熱衷于推進網吧連鎖,取消單體網吧,還不如明確自身職責定位,守土有責。與其他部門密切配合,實現綜合治理。
■提醒
別迷戀“行政巨手”
深度迷戀行政力量,忍不住總想利用行政巨手的縱橫捭闔,短期之內畢其功于一役,這樣的理念與行為,是發展市場經濟所面臨的最頑固的“敵人”。諸如此類行為,幾乎無一例外,都秉持著某種高蹈的初衷,自以為是的情緒鼓舞和刺激著行政大手的血脈噴張,至于結局如何,它并不負責,它只對美妙的初衷負責。而從一片狼藉中收拾殘局的,還是那個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市場。
還是讓政府的歸政府,讓市場的歸市場。政府就是一個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和監管者,永遠不能恣意干預市場,插手微觀市場格局的塑造,說到底,這就是計劃經濟思維的陰魂不散。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瑞星2010年度安全報告出爐 因病毒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10億
瑞星云安全系統的統計數字表明,2010年內,曾遭遇網游網銀被竊、電腦系統被破壞無法啟動等嚴重病毒問題的網民,約占中毒網民的2%。但他們遭到的經濟損失,卻占了所有網民的70%以上。 2010年1月13日,瑞星公司發布《瑞>>>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26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