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世界上最大的互聯網公司谷歌工作人士向記者透露,谷歌將于2011年下半年進軍中國電子書市場。
2010年12月6日,谷歌電子書店(eBookstore)正式在美國市場上線,預計于2011年Q1將電子書銷售業務拓展到美國以外市場。中國是亞洲最具潛力的電子書消費市場,谷歌將于下半年開拓中國市場。
據谷歌官方資料顯示,截止到2010年12月份,谷歌電子書店提供約300萬本圖書,其中包括一部分自2004年以來在全球圖書館掃描的免費圖書。已有包括蘭登書屋、麥克米倫等4000多家出版商與谷歌展開合作。
目前谷歌電子書店中大部分新書價格在10至15美元之間,進入中國市場后,此價格會進行微調以更加適合中國本土市場。
但是此人并沒有指出谷歌電子書進入中國市場后谷歌和書商之間的利潤分成模式,只表示,“會參照在美國市場的分成標準。”
據12月7日報道,谷歌發言人邁克爾·科克蘭德(Michael Kirkland)表示,當用戶從該商店中購買電子書時,谷歌將與發行商進行獲得銷售利潤分成,發行商獲得70%的銷售收入,而谷歌獲得30%。
科克蘭德還在上述報道中表示,一些沒有機構合約的發行商只能獲得銷售收入的52%,而谷歌與每一家發行商的分成比例都有可能不同。
同時,谷歌公司也預見到進軍中國市場的困難,據此人透露,“公司正在積極為進入中國市場做準備,爭取盡早拿到進入中國電子書市場的‘準入證’。”
2010年10月,新聞出版總署下發《關于發展電子書產業的意見》,分別針對各類企業設定不同的資質并審核。
2010年10月27日,新聞出版總署科技與數字出版司數字出版處副處長王強在接受《科技日報》采訪時表示,“關于電子書行業準入制度,我們將根據企業在產業鏈上所處的出版、復制、發行、進口四個環節進行分類管理,對符合要求的企業進行審批。”
清科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張亞男認為,谷歌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它進軍中國的電子書市場,除了為數字出版產業注入新的活力之外,更多是加速版權內容資源的搶奪與攻占。
電子書(e-reader、electronic reader),是一種專業數字內容如電子圖書、電子報紙和電子文件等承載終端,需具備低耗電、類紙顯示等核心特點。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杭州分支機構的電話雖然接通,接聽人卻表示“這里已經不是大華建設,如果有事可代為轉達”。該接聽者拒絕透露身份以及大華建設的新聯系方式,當記者表露身份后,對方隨即掛斷了電話。 昨日(1月11日),《每日經濟新>>>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26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