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影響力 ★★★★★
管理改進空間 ★★
品牌受損度 ★★★
與商業環境的融合,猶如一場“博弈”,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一步。
谷歌在中國的發展已經進退維谷,當網民登錄Google.cn,他們看到的是一個不能使用的搜索框,并自動跳轉至:“Google.com.hk”。
這是震驚全球互聯網的行業事件,2010年3月23日凌晨3時3分,谷歌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法律官大衛·德拉蒙德公開發表聲明,再次借黑客攻擊問題指責中國,宣布停止對谷歌中國搜索服務的“過濾審查”,并將搜索服務由中國內地轉至香港。卻在中國內地保留了銷售團隊以及研發工作,谷歌中國網站也沒有關閉。
這種“似是而非”的離開令谷歌已經收獲了一些“殘酷”的評價,英國《金融時報》認為,“如果谷歌曾經期盼競爭對手響應自己的號召,那么它失敗了”;“如果谷歌曾經打算掀起一場有關互聯網自由的全球辯論,從而讓中國難堪,那么它也失敗了”;而谷歌“在華業務的新方式”令其“堅持原則的說法大打折扣”。
根據公開資料,從2006年到2009年,谷歌在中國內地市場的收入均保持著高速增長。2009年,谷歌中國內地的收入為22.7億元,在中國內地搜索引擎市場的收入份額達到了31.8%。因此,對谷歌來說,退出中國內地市場的損失不僅僅只是每年幾十億元的利潤,還包括全球最大的互聯網用戶群以及一個具備巨大發展潛力的市場。同時,當谷歌退出中國內地的消息不斷蔓延之時,影響最大的是其在內地整個商業鏈條的各個伙伴,和各級代理商。
谷歌的離場給了百度更高的市值和發展機會,谷歌即將面對的,是否是一次“沖動的懲罰”?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如何監管“信息跨國公司”已成為擺在世界各國面前的一道新課題。喧囂已久的“谷歌事件”已經告一段落,中國開放的互聯網環境仍需不斷完善,中國的互聯網也仍然在快速發展并正在吸引越來越多外國企業的參與。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在這互聯網創富的又一個奇跡背后,是這位自稱“香港年輕人”的創業傳奇。日前,古永鏘接受了早報記者的專訪。回首五年的艱苦創業,古永鏘說,在敲鐘那一瞬間,“感覺就像是在參加畢業典禮”。 注冊用戶:7653萬人(截>>>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第一財經日報年終盤點:谷歌退場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28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