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獎詞
從2010年5月開始,直至眼下的今日,身兼“打假斗士”和科普作家頭銜的方舟子,在網絡上的火力沒有一刻的消減。從肖傳國到唐駿 (微博),從李一到地動儀,從鄭淵潔到周立波……他運用微博作為陣地,一次次把戰火從網絡燒到現實。他不僅是網絡熱點中出場的面孔,他本身還是網絡熱點線索的來源。
在這一年里,方舟子收獲了空前的粉絲數量,更收獲了空前的網絡影響力。從中國第一代網民,到如今網民眼中的“大神”,飛速發展的網絡時代用新銳的平臺進一步成就了方舟子,而他也何嘗不是用自己看起來多少有點孤獨的斗士形象,推動著互聯網的社會影響力?
方舟子獲獎后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還真改得很快,再次見識微博的力量。”12月25日22時許,方舟子回復網友關于新任武漢大學校長李曉紅百度百科簡歷已修改的消息時,這樣說。12月23日才被教育部宣布任命武漢大學校長的原重慶大學校長李曉紅,當日18時許被方舟子質疑其官方簡歷中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歷,據網友稱數小時后已作修改。
這就是方舟子正在產生的影響力。無論是他的盟友或者敵人,或者是與他素無交往的陌生人,時至今日,已經沒有人能真的不在乎他在微博上說了什么。截至昨日,方舟子的微博粉絲數逼近47萬,人氣榜上越過大批娛樂明星的重圍。
在方舟子以讀者最高票數當選本報“2010年度網絡面孔”之后,本報記者赴京對他進行了獨家專訪,解密他一年來轟動世人的網絡生活;另一方面我們想探尋,即使陣容強大的“方粉”們都未必清楚——這位自稱“對真相有潔癖”的斗士,在網絡之下到底有著怎樣的人生真相。
“方式”感言:
微博平臺作用出乎意料
從創辦《新語絲》網站開始,方舟子在打假之路上已經跋涉10余年。連他自己也承認,2010年他打假的“動靜”迅速被放大,完全是平臺的作用。
記者:網絡一直是你打假的主要陣地,今年微博是不是特別“給力”?
方舟子:目前,微博可以說是我和讀者溝通的主要渠道。從今年4月份開始,我開始發微博,發現這個平臺的互動性很強,真正讓我重視其傳播力度的是7月份唐駿“學歷門”。
說實話,我“打假”沒有什么計劃性,很多時候都是有讀者給我提供了一些信息,然后我去調查,求證。但是對于我來說,目前主要的平臺還是《新語絲》,因為微博只在傳播信息上具有優勢,只能展示一些簡單證據,但是微博的讀者群比較雜,他們只選擇感興趣的話題;而《新語絲》的讀者以學術界人士為主。
記者:我們看到,你經常會在微博上解答粉絲的問題。有人質疑,難道什么問題你都有研究嗎?
方舟子:不少人會通過私信來向我發問,我會選擇,一些關于保健品是否有效,很簡單的問題我會回答;但是很多關于得了什么病怎么治的問題,我不會回答,我不是醫生,我不能誤導患者,我只能談一些結論很明確的健康問題。這么多患者來找我發問,其實這也反映了現實,很多患者其實并不信任給他提供治療的醫生,而寧愿找我這種不是醫生的人來求助。
記者:這種互動性,也有不少人會用來攻擊你吧?
方舟子:大家都看到,我的博客是關閉了評論功能的,倒不是因為我受不了這種攻擊,而是我的博客因為有科普內容,很多孩子會來看,有一些人攻擊的言語太不堪,有家長來找我說,這樣對孩子有負面影響,所以我只能關閉了。
記者:2010年被稱為微博元年,你的打假也通過這個平臺獲得很大推動。作為中國的第一代網民,你怎么評價?
方舟子:在這一年里,我打假的“動靜”加大了,確實是因為這個平臺的作用。當然這不是從數量上來算,我們每年的打假案例都在100多起左右,不過今年取得的反響確實特別大。
微博傳播迅速、及時,受控制較少,相對自由,雖然也有一些審核,但是力度遠低于傳統媒體;但另一方面,微博誰都可以寫,缺乏鑒別機制,其可信度相對較低。缺乏過濾本身就是雙刃劍,微博可以作為傳統媒體的補充,但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媒體。事實上,今年幾起影響廣泛的公共事件,都是先在微博上被傳播,然后傳統媒體作了跟蹤報道才擴大影響力的。
“方式”總結:
不認錯比認錯代價小太多
從今年5月份被方舟子轟然推入“學歷門”開始,新聞主角唐駿就在微博上三緘其口。時隔半年,12月10日,唐駿忽然連發數條微博否認學歷造假,這被稱為高調“復出”。對此,方舟子說早在他意料之中。
記者:被你質疑過的唐駿高調復出了,你的感受如何?
方舟子:這其實在我的意料之中。其實,在打假的案例中,很多都是這種最終不了了之的。因為,不認錯比認錯的代價小太多了。只要臉皮夠厚,只要邀請他的人“品味”有問題。
可見,在我們目前這個社會里,誠信真的不被看重,很多人痛恨的不是不誠信,而是沒有用不誠信獲益的機會。
記者:那你會感到失望嗎?
方舟子:如果以結果的滿意度來衡量,我會失望的。事實上,我們絕大部分的打假都沒能引起關注,一年100多起,能得到關注的只有10%左右,能處理的也就幾起。不過我只是想告訴公眾真相。
記者:你曾經說過,你其實希望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科普之上。
方舟子:是的,我的主要精力還是會放在科普上。學術作假過去一直無人關注,后來媒體關注后開始承認這個問題的存在,科技部也成立了辦公室,即使目前來看是表面功夫,也總比不做好。
當然,目前學術作假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因此,我能感覺到作假的人數在減少,作假行為也有所收斂。我還是相信以后會變好的。
“方式”人生:
學術和生活絕不可混為一談
未與方舟子謀面,估計不少人在心目中都有對這位“斗士”的想象。而坐在記者面前的方舟子,極為平和。
記者:你說過,有一些名人其實是很不適合網絡生活的,比如周立波這種。
方舟子:其實唐駿這種人也不適合(笑)。網絡是一個很公平的平臺,很多自我感覺特別良好的人,容易產生一種幻滅感。在網絡上很能體現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比如周立波這種心理素質,就不適合在網上發言。
記者:從我和你接觸聊天來看,我覺得你在現實中的形象和網上也有很大不同,你給我的感覺特別溫和。
方舟子:我認為自己還是很適應網絡生活的。在網絡上,只是表現出了我作為斗士的一面,但是一個人在生活中不可能總是像個斗士一樣。
記者:你面對的是很多名人,這么多年來沒有人找過你“公關”嗎?
方舟子:直接的“公關”,我還真沒碰到過。這也是因為我打假從無計劃,都是得到舉報再查證的,對方沒辦法準備。當然期間,也有一些人和一些公司試圖來接觸我,但是我從不見他們,也不接電話。
記者:《新語絲》或你的博客、微博,有過撤稿嗎?
方舟子:從1993年以來,我自己在網上發出的東西,從來沒有刪除過。我認為放到網上的東西,本來就是向公眾公開的,應該慎重,不管是利用什么平臺。
《新語絲》有撤過稿,都是應作者的要求撤掉的,有時候他們覺得自己的文章有誤,或者其他原因。
記者:有沒有想過,你打假為什么往往能一擊即中?
方舟子:一般我都會尋找事實和邏輯上的毛病,其實有時候也很簡單,通過網絡搜索就能發現問題。現在互聯網就是一個龐大的數據庫,比過去簡便多了,還可以通過網絡工具聯系各方做調查。
“方式”宅居:
每日上網很適應網絡化生存
充當“導火索”,代價也是顯而易見的。今年在引發巨大反響的同時,方舟子也遭受了也許是打假以來最為危險的一次報復。
記者:遇襲之后,很多人都關心你現在的生活狀態。
方舟子:后怕不能說沒有,能逃脫是一種幸運,但是我不會因此留下心理陰影。因為從一開始我就很清楚,我在做會得罪人的事。這與我的性格有關,我從來都是一個看不慣不說出來就不舒服的人。
當然,我這個人也比較理想化,還帶點英雄主義色彩(笑)。我沒有太多顧慮,但我并不是不顧一切,我知道,需要有一定的保護自己的措施。
記者:這么多年來做一個斗士,會感到孤獨嗎?
方舟子:從來不感到孤獨,很多人在支持我,雖然我沒有一個正式的團隊,但是我相信,支持者會和我得罪的人一樣,越來越多。
記者:你的生活,算是一個“宅男”吧?
方舟子:可以算是。我每天在家看看書,寫寫東西,所以對我來說,網絡是一種很適合的生活方式。我不管去哪,一般都只有一個要求:能上網。基本上,我每天都會花大概4個小時用于網絡交流。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維基解密”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又開始反擊了,這次他依靠的不是大量機密文件。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5日的消息,上周末在Youtube上出現了一段點擊率極高的視頻,它用“說唱新聞”(RapNews)的方式嘲諷美國為侵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方舟子網絡打假:微博平臺作用出乎意料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28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