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消息,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今日就京東當當價格戰發表分析性文章,以下為文章全文。
上周,發生在幾家知名電子商務企業——京東商城、當當網和卓越亞馬遜之間的價格大戰引起不少網民與媒體的圍觀。
由于當當網CEO李國慶和京東商城CEO劉強東都是通過微博這一自媒體來宣布降價舉措和互相攻擊的,所以,這場價格戰顯得很有華山論劍似的江湖氣,例如,劉強東宣戰的口氣是這樣的:“剛有個網友發來短信抱怨,說老劉你的書是便宜,但也就便宜5%-10%,不給力啊。我說便宜多少才算給力?他說20%。我說:好,我們調整比較系統,從下周二開始,每本書都比對手便宜20%!”劉強東另外一條微博說:“如果網友們發現任何一本書的會員價沒有便宜20%以上可以舉報。我們會在24小時內繼續降價,確保便宜20%以上!直至價格降到零!!”;他還直接挑逗李國慶:“國慶準備好了嗎?”
那幾天,當當網剛在美國上市成功,李國慶也正站在人生巔峰,豈能輕易認慫被滅了威風,于是高調應戰,價格戰開打。
在觀眾來說,這場價格戰看起來就像兩個菜市場的販婦因彼此斗氣而不計成本的大甩賣,但實際上遠不是那么簡單,身為業界大佬,劉、李二位不可能象市井販婦那樣意氣用事,在公眾面前,商界精英的一舉一動往往都有精確計算。
對于這次京東發起的圖書價格戰,有觀察家認為是京東向網上沃爾瑪進軍的一個標志,從戰略上講,這當然有一定道理,但如果全面考量的話,會發現,劉強東的戰術目標則更為精明。其一,目前中國市場上幾家領先的B2C企業都想發展成大而全的網上沃爾瑪,但各自的根據地不同,京東是以3C為根據地,而當當、卓越是以圖書為主業,京東在圖書領域發起價格戰,即便虧本促銷,給當當造成的損失也遠遠大于自身損失,能達到抄敵人老巢的效果。如果接下來當當要有力反擊,大概也會在3C領域抄京東的老巢;其二,京東的特色是銷售高單價的3C產品,這雖然創造了驚人的銷售總額,但在用戶總量上卻與當當、卓越有一定差距,如果通過賠本賣書增加了大量注冊用戶,把大量消費在10-100元的顧客轉化為家電顧客的話,未來一定能從家電的利潤里補回來;其三,由于3C產品的用戶總量有限,京東在物流建設上更容易虧損,而物流一直是京東的短板,如果通過銷售圖書、配送圖書做大客流、物流,則有助于把一個強大物流隊伍建設起來,甚至養起來,即便圖書虧本也很劃算。
盡管這場網商價格大戰更像京東商城策動的一起炒作,但其結果,卻創造了一個多贏的局面。商人打價格戰,消費者當然獲益,這算一贏;降價競爭所引起的公眾關注也將有助于電子商務市場整個蛋糕的做大,很多以前并未嘗試過網購的消費者會加入進來,其結果是競爭促進了全行業的繁榮,這又是一贏;如果激烈的競爭持續進行下去,依照市場規律,不但能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優化了資源配置,而且競爭也將由簡單的價格戰升級為服務戰、質量戰,有利于全行業的健康發展,這又是一贏。
關于中國電子商務業的價格戰,目前有兩種看法比較流行,一種是當當李國慶的“服務取勝說”,所謂“價格戰是個假命題,都降了誰也沒有價格優勢。多數顧客需要服務而不是2-3元的價格優惠”;另一種是“資本取勝說”,即網商不應該計較降價所帶來的虧損,只要有了市場份額,未來一切都可以在資本市場得到補償。這兩種說法的共同之處在于都把價格戰當做一種工具,而實際未必如此:從當前的中國現狀來看,價格或許正是中國電子商務的核心競爭力,價格戰不是假命題,而是網商們無論如何繞不過去的真命題。至于服務,則只能是社會下個階段的核心,這從當下中國公眾對菜價、肉價、房價、車價等無比敏感的現實可以看出一二。 上一頁1 2 下一頁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凡客陳年:淘寶無所謂真假的開創精神 為電子商務普及的貢獻巨大
更何況淘寶用戶很清楚,他買的就是假貨,你管不著,這樣說下去我好像要批評淘寶了,其實不是,正是因為淘寶的無所謂真假的開創精神,為中國電子商務的普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與此同時,杭州也很厲害。 12月23日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B2C價格大戰并非假命題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28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