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民”(微博用戶)當選公益人物,“微博女王”姚晨現場給“微民”頒獎。匯聚愛暖中國,“責任中國”2010公益盛典昨晚8時在廣州星海音樂廳隆重舉行。包括“微民”在內的19位公益人物或組織分享了公益人物、公益行動、公益組織、公益思想、年度致敬五項大獎(詳見名單)。獲得本屆盛典公益思想獎的徐永光先生稱:這個盛典獨特的地方在于其方向感非常好,堅持這個方向下去,它將不光是對中國公益方向起到引領作用,同時還能提升廣東率先在全國推動“全民公益”的影響力和地位。
“培養合格公民必經公益實踐”
由南方都市報和共青團廣州市委員會主辦,廣東省慈善總會·南都愛心點對點公益基金和時代地產慈善基金會聯合主辦的匯聚愛暖中國“責任中國”2010公益盛典,昨天在“大嘴美人”姚晨的姚式幽默中開場。“什么樣的男性最有魅力?我的回答是具備責任感的男性更容易獲得女性的青睞,不光是男性,女性也是如此,具有責任感的人,更容易贏得周圍人的信任”。
“責任中國”2010公益盛典昨晚在星海音樂廳隆重舉行,現場頒發公益人物、公益行動、公益組織、公益思想和年度致敬五項大獎。
“首屆‘責任中國’公益盛典的主題是‘匯聚愛 暖中國’,我們希望借助這個公益表彰大會,搭建一個愛心匯集交流的平臺,并通過對公益組織、企業和個人以及其他公益行動的表彰,來積極倡導傳播‘人人可為,人人可享’的現代公益慈善理念,”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董事長、南方日報社社長楊興鋒在致辭中稱,“半個月前舉行的‘全民公益’論壇,論壇吹響了‘從富人慈善到全民公益’轉型的號角,與會專家形成共識中國公益事業將要全面提速。可以說,公益實踐是培養合格公民的必經之途,公民公益正是構筑現代文明和諧社會的重要主體。我們要不斷提倡‘人人可為’的公益思想,不斷創新公益模式,通過創新公益模式帶來的新鮮體驗,吸引更多的年輕一代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來,使公益事業不斷保持活力,永續生機”。
聯合主辦方時代地產慈善基金會會長李一萍在致辭中表示:“站在這里,更多了一份意義,因為今夜將培育更多的愛心種子,且生長發芽,并傳播到整個中國,我們愿意做公益事業的基石,為更多的人吶喊助威,讓更多的人跟我們并肩前行”。在她看來,“這次活動是真正的關注公眾的評選,希望通過評選打造公益品牌,讓全社會更多地關注默默無聞和堅持不懈的社會公益組織和個人”。
“今日的廣州天氣雖然很冷,但是今天的現場充滿暖意”,共青團廣州市委書記王煥清感慨“今天在此表彰熱心公益事業,勇擔公益事業的項目團體和個人,是一次深度促進公益事業交流的平臺,對于推進公益事業和志愿者事業實現新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微民”當選年度公益人物
以“公益———公民在行動”為主旨的本屆盛典,共評選出的“公益行動”、“公益人物”、“公益組織”、“公益思想”和“年度致敬”五項大獎,分別由“上海11·15特大火災 市民悼念與救助行動”、“微民”、徐永光等19人或組織獲得。
他們或因優雅的行動,在“大災大難中的生命體認,構成社會成員命運相連的心靈通道,不止于唏噓哀嘆,而且有尊嚴的行動”。或“以微博而民,將微弱、分散的個體為公益而集結,成為助推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亦或“以問題意識,以躬身實踐,以始終在場,標定了在中國社會公益領域不容跳過的歷史貢獻”。
昨天掌聲引爆的環節是“微博女王”姚晨給“微民”頒獎。她說“這個獎杯雖然沒有實質的領獎者,但它一定會在我們每個微民的心中,我們微小但是巨大著”。
盛典評審委員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主任陳健民昨在現場解析了19獲獎嘉賓的“共同點”,他們都有基本的公益理念,他們側重于公益實踐,他們在行動,且在公益行動中有創新意識或公益領域內有示范意義。
“希望建立新時代的公益理念”
在盛典的“專家訪談”環節,本屆盛典評審委員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主任陳健民對本屆公益盛典的宗旨、獎項設置和評選標準進行了闡述。“我覺得這個獎的最大特色是‘希望建立新時代的公益理念’。這樣的公益理念應包括:權利的意識,即不僅僅是指自己的權益,也要尊重和維護他人的權益。此外就是參與意識。不單看到他人遇到問題要自己去幫助,要推動更多的人去做。要看被幫助的人和參與人共同的成長,這一點很重要的。第三寬容。在工作過程中,我們要懂得去尊重別人不同的意見,不歧視,通過對話解決問題。共同建立現代的公益理念”。
擔任昨天盛典頒獎嘉賓的廣州市政協秘書長李維杰,在頒獎時亦忍不住感慨:“我想占用大家兩分鐘的時間,我原來在政府工作也管過慈善事業,今天的盛典,作為社會組織能搞成這個樣子,我想說‘你們是公益盛典的英雄,你們是公益領域里的棟梁’。慈善事業不好搞,中國的慈善事業有你們這樣的理念和行動,一定會搞得越來越好。我注意到今天的盛典是四方面軍來共同主辦,包括慈善會,企業,共青團廣州市委,南方都市報。我相信這四方面軍共同努力,中國的慈善事業,廣東的慈善事業,一定會搞得更好”。
廣東省民政廳政策法規處處長王先勝先生昨晚在上臺頒獎時透露:“廣東正在準備制定慈善條例,不久之后會將條例的草案上網公示。他希望在座的各位和廣大市民能積極參與討論,以制定一個好的游戲規則,促進慈善事業和公益事業的發展。
現場
姚晨為“微民”頒獎時感慨:
我們微小但是巨大著
“現場有多少人是微博用戶,又有多少人曾經在微博上寫過或轉發過公益慈善短信的?”當公益盛典主持人梁永斌拋出這個問題時,現場刷刷地舉起了很多雙手,“那么恭喜所有微博的公民們,也就是微民,獲得本年度公益人物獎”。而被譽為“微博女王”的姚晨親自頒發該獎項,她感慨地說,“這個獎杯雖然沒有實質的領獎者,但它一定會在我們每個微民的心中,我們微小但是巨大著”。
因微博而名、視微博如家的網民群體——— 微民成為公益人物得獎者,是本次公益盛典的一大關注點。2010年,諸多微民行動開啟了一個公益慈善活動的微時代。提名該候選人的評委北京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師曾志提到,從“茶缸”微博網站的捐米計劃——— 每新增一位注冊會員,網站即捐出10粒米,網友每寫一篇微博,網站即捐出一粒米,到廣州微博紅人梁樹新在微博上發起的“鉛筆換校舍”活動,以及網絡微博中盛行的“轉發微博獲捐助”活動,以互聯網為中介,微民們用最簡單的方式,以日常網絡生活中的舉手之勞為人們送去幫助,讓人們達到了公益的目的。
花絮
最低碳的懷念
昨天的歡慶現場,最沉默的一幕是盛典的“特別懷念”環節。對已故的“自然之友”的創始人之一、中國民間環保的啟蒙先驅梁從誡先生的致敬和懷念。
遠在京城的梁從誡之妻、方晶女士為了秉承梁先一貫的環保理念,她決定放棄來回飛行所耗資源,未抵現場,而是以信件表心聲。
方晶女士的信中稱“他是一個普通人,是一個節儉的人……他是一個低調的人,主張環境保護不唱高調,不做綠色救世主。關心環境保護的人應該熱愛大自然,要真心實意,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他就是這樣身體力行的。”
信的最后,方晶女士表示,“紀念他,就是要把這些精神堅持下去“。
獲獎名單
●公益行動獎
1.麥田計劃
2.多背一公斤
3.燈塔計劃
4.廣州市華正道物流有限公司
5.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
6 。番禺居民綠色家庭-社區垃圾分類倡導行動
7.拜客·廣州
8.廣東獅子會“視覺第一”行動
9.廣東省漢達康福協會
10.上海11·15特大火災 市民悼念與救助行動
●公益人物獎
1.鄭衛寧
2.郭建梅
3.胡明
4.“微民”
●公益組織獎:樂施會
●公益思想獎:徐永光
●“責任中國”年度致敬大獎
1.李連杰
2.中山大學
3.中國扶貧基金會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百度身邊相關負責人表示,Android版本手機客戶端的發布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我們還將陸續推出iPhone、symbianS60等版本手機客戶端,讓廣大網民能隨時隨地的播報和獲取自己身邊的新鮮事。讓最新潮的應用和日常生活緊密結>>>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博用戶當選公益人物 姚晨頒獎感言:我們微小但是巨大著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28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