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與錢無關
當谷歌的一名產品經理今年告訴他的老板,他要跳槽到Facebook時,老板們給他大幅加薪。當他說此事與錢無關時,老板對他說,他可以升職,從事不同的領域,甚至在谷歌內部創辦他自己的公司。
但他還是放棄了所有的誘惑,加盟了谷歌的最新競爭對手。
“谷歌將成長為一家更大、速度更慢的企業。與谷歌相比,我在Facebook能更快地完成事情。”這位谷歌前產品經理說,他要求匿名接受采訪,以維護商業關系。
谷歌12年前還是一家生機勃勃的車庫創業企業,如今,它卻被視為行動緩慢的老牌硅谷巨頭。在該公司內部,一些最為優秀的工程師開始厭惡不斷增長的官僚作風,并且開始創辦或加盟更小、更靈活的企業。
最近離職的員工包括一些低級工程師、產品經理以及拉斯·拉斯穆森(Lars Rasmussen)和奧馬爾·哈姆依(Omar Hamoui)等杰出的管理者。拉斯穆森幫助谷歌創建了谷歌地圖和Wave,但目前已經跳槽到Facebook;哈姆依原先是AdMob的創始人,后來擔任谷歌移動廣告副總裁,他目前正在尋找下一個項目。至少有142名Facebook員工來自谷歌。
遭遇僵化問題
所有公司都會在成長過程中遭遇企業僵化的問題。但是官僚作風的和發展放緩在硅谷更容易被覺察,因為這里的企業都在以互聯網速度成長,而且都以持續創新而自豪。在硅谷,最優秀的人通常也是最有創業動力的人。
硅谷的多數創新都來自離職創業的工程師。在5年時間內,谷歌的員工總數從5000增長到2.3萬,收入則從32億美元增長至237億美元。對谷歌而言,風險在于優秀人才以及下一個偉大創意的流失。
美國作家兼職場分析師丹尼爾·平克(Daniel H. Pink)說:“規模與僵化僅一步之遙。在硅谷,這一問題更為嚴峻。只用幾年時間,便會從車庫里涌現出好幾家希望將你徹底消滅的競爭對手。”
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E. Schmidt)表示,那些認為谷歌遭遇人才枯竭的人“大錯特錯”。他表示,該公司中意的人才的損耗率將在未來7年內保持穩定。
然而,谷歌的日漸成熟卻令他感到擔憂。“曾幾何時,谷歌只要3名員工就可以打造一款世界級的產品,并將其發布出去,但這種情況已經一去不復返。所以我認為,要推出產品,顯然更為困難。這恐怕是我們最大的戰略問題。”
積極挽留員工
因此,谷歌正在采取積極的策略挽留員工,尤其是那些有創業沖動的員工。谷歌已經為多名有意離職創業的工程師提供了在公司內部創業的機會。據6名員工透露,他們可以獨立工作,并招聘其他員工,甚至使用代碼和服務器等谷歌的資源。
谷歌Wave在線協作工具就是一個例子。據3名知情人士透露,該項目的工程師團隊位于澳大利亞悉尼,他們獨立工作,并且獲得了該項目的股權。但是谷歌今年取消了Wave,而該項目的領導人拉斯穆森此后也很快跳槽到Facebook。
據兩名知情人士透露,谷歌正在考慮在內部創辦一家創業企業孵化器。
其他一些科技巨頭也采取了類似的措施,但是效果卻不盡相同。思科的項目已經催生了網真視頻會議服務,但雅虎的孵化器卻在開張一年半后,于2008年關閉。
從一開始,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賽吉·布林(Sergey Brin)就在避免衰退。這也是谷歌允許所有員工將20%的工作時間用于開發個人項目的原因。谷歌還試圖將每個項目的工程師團隊人數限制在10人以內。
難受重視
但事實上,部分谷歌產品經理表示,工程師團隊的規模很快就增至20人,甚至40人。而且,利用20%自主時間開發的新產品目前不太可能受到重視。
Gmail等熱門谷歌產品都誕生自20%的員工自主時間。但是工程師表示,公司鼓勵他們少開發新產品,并將精力放在改進現有產品上,例如谷歌地圖的地形層。
“有很多炫酷的功能都非常隱蔽,但卻有很多人為此投入了大量精力。當他們為某個項目花了一年的時間,卻發現只得到了0.1%的利用率,便會感到很失落。”另外一名考慮離職創業的谷歌產品經理說。
谷歌的部分問題在于,最好的工程師通常都是那些最渴望創業的人。谷歌招聘的早期員工中,有很多這樣的人才。
但是由于受夠了谷歌的流程和程序,這些元老如今也希望離職。谷歌前產品經理喬什·麥克法蘭德(Josh McFarland)去年離職后創辦了一家名為TellApart的公司,幫助零售商在網上做廣告。他說,當電子郵件的抄送人數激增時,他覺得是時候離開了。
“我認為有一類人相對更容易放棄這種輕松而連貫的賺錢方式,因為他們對大公司的流程極其不滿。”他說。
人才大戰
但對其他人而言,離開的目的是從其他地方賺更多錢。創業企業雖然風險更高,但未上市股票的潛在回報卻更為吸引人。
不僅工資和股票期權,谷歌在按摩、干洗和免費食物等其他福利上,一直都很慷慨。本月,谷歌為每名員工至少加薪10%。施密特表示,這一決定的部分動機源于“人才大戰”。谷歌還會通過7位數的獎金挽留收到挖角要約的員工。谷歌表示,約80%收到挖角要約的員工選擇留下。
在離職的員工中,跳槽Facebook的人最受關注。根據美國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的數據,在Facebook的1700名員工中,有142人來自谷歌。施密特否認Facebook正在挖走谷歌最優秀的人,他說:“我們一個星期招聘的人就比Facebook挖走的總人數還多。”
盡管谷歌遭遇了成長的煩惱,但仍然能夠在想創新時具備很強的創新力。例如,該公司上月推出了可以自行駕駛的機器人汽車。而且,與很多大型企業一樣,谷歌也已經通過收購而非自主開發的方式,獲得了很多新技術,Android就是其中之一。
盡管擔心規模擴大帶來的后果,但施密特還是表示:“人們渴望來到這里,而且留了下來。所以,我猜他們會容忍這種復雜性。”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紐約時報》稱,對于準備刊發的內容,已經將相關信息提交給美國政府,接受核查。而且,政府也對這些信息進行了編輯,但《紐約時報》只接受了一部分,并未全部接受政府修改的內容。 精彩推薦 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間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谷歌遭遇成長煩惱 官僚體制引離職潮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31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