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歲的趙振英沒想到,幾天前,他在新浪注冊了微博。現(xiàn)在粉絲超過兩千人。
這個老人曾是國民革命軍新六軍14師40團第一營的少校營長,是1945年9月9日南京日軍投降簽字儀式會場警戒工作的負責人。
每天下午上網(wǎng)
昨日下午4時,家住海淀區(qū)的趙振英戴著老花鏡,右手拿放大鏡對著電腦,認真注視著屏幕。有時用右手食指在鍵盤上一個個地按。
他說,9月10日,他“趕時髦”注冊微博,現(xiàn)在每天下午都會抽時間上網(wǎng),認真看網(wǎng)友留言,“很開心。”
趙振英是民國的高中畢業(yè)生,年輕時還能用英語流利地和美國人對話。兩年前,家人給他買了一臺電腦,他開始上網(wǎng)看新聞。
老人的朋友林先生說,幾天前,他去看望老人,給他看微博上的新鮮事。這引起老人興趣。隨后,他給老人注冊了微博。
四日“粉絲”近三千
林先生稱,他把趙老推薦給新浪網(wǎng),對方在趙老微博上加了“V”,上面寫著“親歷日軍投降儀式的國軍少校,南京受降警衛(wèi)營長”。林先生也幫趙老在微博上發(fā)了一條“大家好,我是趙振英。”
從出現(xiàn)第一個粉絲開始,不到一分鐘,粉絲迅速增加100多人,向趙老問好和致敬的評論接踵而至。
“速度快得我都看不過來。”林先生說,他趕緊把網(wǎng)友留言打開給趙老看,趙老邊看邊樂呵呵說:“他們真在和我說話嗎?”
林先生稱,趙老看到這么多留言,認為不說點什么過意不去,于是跟著發(fā)了一條“我謝謝大家對我的關心和愛護,恕不能一一回復。祝大家健康,生活幸福。”留言很快達到400多條。
至昨日粉絲已2813人。
“直播”抗日故事
開博后,趙老每天午睡醒來,便打開電腦,享受微博時光。他開始嘗試在微博上講述當年抗日的故事。因打字速度較慢,他口述的內容由孫子負責打字。
9月12日,趙振英在微博上“直播”了65年前他親歷的南京侵華日軍投降簽字儀式,他當時剛好負責場內外安保工作,他寫道,當時手拿著槍,心情很激動,但子彈并未上膛,而其他士兵的子彈都放在身上,以免走火。
對于描繪日軍遞交投降書的油畫《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時》,他在微博中指出,日軍遞交投降書的只有一人,不是油畫中的兩人。而在南京的歷史博物館中,模仿場景的雕塑顯得太年輕了。
老人的行為也獲得家人支持。他的孫子趙悅稱,爺爺?shù)慕?jīng)歷很不容易,這些歷史內容也值得我們學習。
■ 對話
“通過微博多說說當年事”
新京報:為什么想到開微博?
趙振英:在家里跟外面交流太少了,玩玩電腦就是消遣娛樂,看看外面的新聞,跟社會有點來往。
新京報:現(xiàn)在上網(wǎng)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什么?
趙振英:人老看不清東西,天一黑,什么都看不見了。平時上網(wǎng)也要戴著老花鏡,有時還要拿著放大鏡看。打字很慢,有時候我一邊說,孫子一邊打字,我說完了,他也打完了。
新京報:開了微博以后,感覺怎么樣?
趙振英:想不到有這么多網(wǎng)友關注我,很開心,可是我沒能力跟他們一個一個交流(笑)。
新京報:以后有什么打算?
趙振英:如果有精力,會通過微博來多說說當年的故事。
■ 網(wǎng)友留言
@茫然失落之中:趙老,向您致敬。可能的話,給我們這些小輩講講那時候的事。不然那真的就成了忘卻了的歷史。
@難飛燕今一搏:對!一個真正愛中國的人,就是在祖國需要他的時候站出來!繁榮昌盛時共享和諧,發(fā)現(xiàn)弊端時一起思考去解決,也許這是新時代的中國人需要做的!
@文美遙日:非常感激你們這些老兵,沒有你們,也沒有我們今天可以坐在電腦旁,安然地上網(wǎng),寫微博。希望后代子孫永遠銘記你們的功德!祝一切安好!
@k迷k迷:你和你的戰(zhàn)友們是我們長壽的民族英雄,歷史會給你們公正的評價。向你致敬,祝愿你健康。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分析人士認為,阿里此舉一舉兩得,一來獲得了足夠資金,二來支付寶身份更加“正式”。《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和超級網(wǎng)銀的推出,讓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行業(yè)面臨大考核洗牌,若該消息應驗,則馬云早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93歲老兵開微博講抗日故事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34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