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馬云是最大的造富者,據媒體報道,在阿里巴巴(以下簡稱‘阿里’)上市時內部員工身家過百萬的有近千人;有人說阿里是最大的就業平臺,它將在十年內創造1億個就業機會。不過,今年初,馬云卻說在這個金融危機之后的“后危機”時代,就業創富最好的解決方案是創業。
似乎,那些辭職離開阿里的高管們早已開始踐行著馬云的“后危機”時代創業論。
螞蟻文化:“大象”少出走
不論是谷歌、百度還是微軟、騰訊,從這些大公司里走出的高管創業新聞總是滿天飛,但阿里絕對是個例外,你很難從互聯網找到離開馬云自立門戶的高管信息。
對此,嬰童服飾品牌喜樂趣的創始人沈建明的說法更為直接,“阿里高管出來創業的不是‘好像很少’,而是‘肯定少’。”從2006年到2008年底,她曾擔任阿里巴巴副總裁,去年中開始創業。
阿里巴巴離職創業人士
“阿里的企業文化與其他公司很不相同,強調螞蟻文化,每位員工像螞蟻和螺絲釘各司其職,它更重視普通員工,管理層這個‘大象’群體從量上本身就很少,出來創業的就更少了。”她說,除了文化,阿里內部有一套清晰的內部提升機制,這種利益激勵制度對管理層具有很強的吸附力。
其實,阿里的象征性顏色是橙色,淘寶網的吉祥物是一只螞蟻,馬云曾不止在一個場合強調“螞蟻雄兵”這個詞,來解釋阿里的螞蟻文化。“我們只是普普通通的螞蟻。把幾百萬幾千萬家的中國企業團結起來,我們是螞蟻雄兵。”
不約而同地瞄準了“小皇帝”
盡管從阿里走出的創業高管屈指可數,據稱,他們在辭職離開時大多與阿里簽署了同業競爭協議,創業將不可能繼續從事C2C電子商務領域。同時南都記者發現,目前離開阿里的創業者,他們的創業切口幾乎都偏重于兒童市場,兒童、青少年是他們的細分目標客戶,甚至對這群人細分到了年齡。
2009年4月,阿里巴巴創始人之一、前淘寶負責人孫彤宇與另兩位父親創辦的“盒子”虛擬社區上線,針對的用戶年齡層是小學年齡階段,6到14歲。(詳見本期C10)
同樣是在去年,從阿里巴巴資深副總裁兼阿里軟件總裁位置上辭職的王濤,他的創業之路選擇了互動娛樂,創辦哈皮星球。有內部人士將它稱是長大版的“摩爾莊園”,其受眾年齡層略大些,18至30歲的年輕人。
而沈建明則是瞄準童裝,她創辦的喜樂趣目標是成為一個兒童商品銷售平臺,不僅售賣自有品牌童裝,還能拓展產品線,類似“屈臣氏”。(詳見本期C11-12)
以上案例看似巧合和偶然,但是選擇背后,其實是創業者對此領域商業模式的理解。
北極光創投合伙人李立新一針見血指出說,目前兒童品牌的商品和服務并不是特別多,值得創業者繼續挖掘。“兒童從小的時候如果對品牌的認知度很強的話,那么隨著他成長,他會忠實地忠于這樣一個品牌和它的衍生品、服務。現在進入其中的企業并不多,還有很多機會。”
孫彤宇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他說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定在20萬億以上,而兒童消費占10%一點也不夸張。“兒童市場不比淘寶小。”
做“彌補”老東家的買賣
深圳市合智企業管理咨詢公司合伙人何新云表示,從大公司出走的高管,他們熟悉原公司的優勢、劣勢業務,他們創業可嘗試以“彌補”原公司劣勢業務為切入口,即便做不了在某領域一家獨大的公司,也或能成老東家青睞的收購對象,曲線賺快錢。
比如,口碑網創始人李治國曾是阿里巴巴的員工,1999年進入阿里,工號是第46號,主導開發了阿里迄今最為重要的產品之一“誠信通”。2004年他從阿里離職隨后創辦了口碑網,主要做分類信息服務。2006年口碑網迅速發展時,他的老東家阿里便向其伸來了橄欖枝,先是戰略投資,直到兩年后完成對它的收購。
雖然李治國表示他的創業動機來自個人的生活體驗,最初沒有想過自己的創業彌補了阿里的業務空缺,但他承認在阿里呆了五年給了他很多創業切入口的心得,而且他認為口碑網的速成秘訣正是背靠大山做大事。
當然,李治國將自己的創業項目賣給老東家并重回老東家的懷抱并非個案。據南都記者觀察,在南都“創富志”此前推出的谷歌派、騰訊系前高管離職創業采訪中,我們聽到“李治國們”(創業項目被老東家收購)的故事也開始多了起來。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作為一個全新的跨平臺網絡服務,Tel區一站式匯聚了用戶的多種聯系方式和社交網絡,不僅能在Android、iPhone等主流移動互聯終端上高速呈現,其天然的搜索引擎優化特性也能夠大大提高用戶在網上的知名度。此外,Tel區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阿里門徒創業:做彌補老東家買賣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35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