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王小飛)《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終于出臺,爭議很大。8月1日起,由文化部制定的《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將正式實施。該《辦法》最大的意義在于防止未成年人沉溺于網絡游戲,但通過調查發現,實名登錄系統只要求提供真實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并不能識別信息與玩家的對應關系,輕易即可被“破解”。
“只需要去網上買一個成年人的身份證號就行了,在防沉迷系統里面輸入就OK,膽大的同學會輸入父母的身份證號碼,這樣玩游戲的時候他們的狀態就是成年人,玩游戲時間不受限制。”一位家住石景山的中學生在調查中這樣告訴《IT商業新聞網》記者,他的試用,進一步印證了這些破解方法。
據了解,權威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網游產業產值已達270億元,而易觀國際Enfodesk產業數據庫發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中 國網絡游戲市場季度監測》數據顯示,2010年第一季度中國網絡游戲市場收入規模達78.19億元,環比增長達4.1%。文化部規范網絡游戲市場秩序也正是為了促進網絡游戲市場健康發展。不過,從目前的情況看,若想取得預期效果,還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網游實名制8月實施 或通過攝像防止“破解”
《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尚未實施前,網絡卻已經流傳了多種破解新規定的方法。專家表示,若想全面實施網絡實名制,還需引入攝像比對等技術手段。
據知情人介紹,“系統的工作原理只是要求用戶在注冊賬號時提供真實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從理論上來說,如果未成年人借用或者盜用他人的身份資料完成賬號注冊,所有的管理辦法都將被輕松繞過。這一點現在還是全球性的難題,要解決恐怕還得指望通過技術的進步,比如在要求用戶提供身份證的同時,通過網絡攝像機拍攝用戶照片加以對照。”
實際上,除了使用成人身份證號,亦有“身份證生成器”、“私服”、“代理”可以破解“實名登錄系統”。由于現在依舊沒有建立身份信息與玩家的對應關系,象征意義遠大于實際意義,顯然不能把防治網癮的“雞蛋”全部放在該《辦法》里。
“反網癮斗士”陶宏開: 《辦法》治標不治本
8月1日起施行的《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玩網游必須先通過身份證實名認證。但“反網癮斗士”陶宏開則認為,該規定治標不治本,清除網絡“毒品”才是根本之道。
作為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網游的管理規范,《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網絡游戲企業應要求玩家使用有效身份證進行實名注冊,并保存用戶注冊信息。
推行網游實名制,主要是為了限制未成年人玩網游,但在實際中能否達到這一效果?記者昨在部分網吧采訪市民。幾乎所有青少年家長都對網游實名制表示贊成。家住宣武區的袁先生表示,“現在網游對小伢們吸引力太大,希望通過實名制再加上防沉迷系統,對他們打網游進行嚴格限制。”
進入論壇>>(責任編輯:xq )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平卡斯和Zynga最近可謂“馬不停蹄”,募集數億美元風險投資,與雅虎、Google、軟銀等達成合作協議,以拓展Facebook之外的新發行渠道。Zynga最近還與Facebook達成了為期5年的合作協議。 北京時間8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游實名制今日實施 專家直指治標不治本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38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