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微軟、亞馬遜和其它科技巨頭正在為占據云計算的市場主導地位而策動戰爭。
云計算的興起已成為企業軟件世界一支不可思議的破壞性力量。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產品如亞馬遜EC2已經發布了1500萬臺虛擬機,軟件即服務(SaaS)產品如Dropbox用戶數量已超過300萬人,平臺即服務(PaaS)產品如Heroku現在則支持逾6萬種云應用程序。互聯網和企業軟件市場的主要參與者都在為占有“云”的一席之地而展開競爭。
云計算模型對思科、IBM、甲骨文和微軟等大部分傳統企業構成了重大的戰略挑戰,使其硬件商品化的同時改變對軟件的需求。硬件方面,用戶不再關心亞馬遜采用哪種存儲、網絡或服務器基礎設施,只要它快速、可靠又能按需使用。此外,用戶希望企業軟件像經常被虛擬化的商品硬件一樣,能夠實現快速部署、易于擴展。
伴隨云計算基礎設施興起而生的最有趣、相對新生的市場就是平臺即服務。平臺即服務隱匿了所有的復雜性,軟件開發者只需要上傳應用程序代碼,平臺則負責處理所有瑣碎細節。這就像是從宜家購買家具、把它拖到家然后千方百計組裝上,與在線購買、賣家送達并代為組裝的兩相對比。
平臺即服務的典型例子是“石油記者”應用程序,三天之內便建立起來,在移動設備上運行,墨西哥灣沿岸居民可以用來報道、分析并查看對石油泄漏及其影響的評論。只有通過平臺即服務才有可能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建立這般復雜的應用程序。
盡管對大部分傳統企業如思科、IBM和甲骨文等公司而言,平臺即服務市場尚未引起充分注意,但是微軟、谷歌、亞馬遜和VMWare等公司已經進行了大量投資:今年年初,在斥資20億美元用戶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并安裝大量服務器后,微軟發布了Azure平臺。谷歌App Engine已經為開發者使用兩年,基于谷歌自己的基礎設施提供平臺,每天支持2.5億次瀏覽量。亞馬遜一直為EC2增加數據庫、自動縮放和檢測等服務,VMWare也大力生產平臺即服務產品。
每個公司都從平臺即服務市場看到巨大的戰略價值。洞悉網絡應用程序的轉向之后,微軟建立Azure以保護自己的開發者生態,確保開發者提供的應用程序能夠與Windows和其它微軟技術實現無縫運用。
VMware 一直關注起核心虛擬技術的商品化,并將平臺即服務視作維持其軟件價值的途徑。對于谷歌和亞馬遜,平臺即服務市場代表著贏取開發者青睞的契機,同時也是將最佳基礎設施變現的又一渠道。
盡管這些公司清楚平臺即服務的前景,卻都各自面臨著攫取市場更大份額的戰略挑戰。微軟明確地將這一領域視為戰略要地,然而其首要任務還是必須保護核心消費者和企業軟件業務。努力維持在搜索和在線廣告市場統治地位的同時,谷歌的風險則是忽略App Engine作為有牽引力的平臺地位。對亞馬遜而言,自己首先是一家消費者互聯網公司,而EC2的巨大增長卻正在推動其越來越關注開發者和企業。最終導向云服務的虛擬技術先鋒VMWare則必須警惕自相殘殺,也就是不要讓自己平臺即服務的產品蠶食了利潤豐厚的內部部署軟件。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搜索引擎仍是汽車、保>>>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軟谷歌領銜主打“云戰爭”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39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