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9日,“中國休閑城市發展綜合評價”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該評價活動的學術指導單位為中國旅游研究院,由中國旅游協會休閑度假分會、全國休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人民網和休閑雜志社共同主辦,由北京同和時代旅游規劃設計院和去哪兒網(Qunar.com)承擔技術研發任務。
在城市休閑指數排名中,三亞、麗江、深圳排名前三位,北京和上海位列第四、第五位,緊隨其后的是廈門和桂林,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之稱的杭州、蘇州暫位列第八和第十,青島位列第九。
在這一評價體系中,涵蓋了空氣質量、人口密度、綠化面積、生活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私家車數量、公共汽車數量、國際化程度等近30項指標。總分為100分,但僅有三亞和麗江得分超過50分,北京的得分為40.8分。
中國旅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旅游協會休閑度假分會秘書長魏小安先生說:“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社會的全面進步,休閑作為人的一項基本權利已經確立,休閑作為城市的一項基本功能也得到了廣泛認同。中國休閑城市發展綜合評價活動,是通過一個科學、適用的評估方法,來衡量全國287個地級以上城市的休閑功能,樹立休閑城市的示范品牌,促進城市休閑產品和服務的創新,體現休閑創造快樂、休閑創造價值的理念,為城市找到科學發展的新路徑。”
據悉,該評價活動的核心成果是“中國城市休閑指數(CLI)”和“中國休閑城市排名”,同時也將產生“中國最佳休閑城市”和“中國特色休閑城市”名單。為了保障成果的科學性,采取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為客觀評價。分析數據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中國城市統計年鑒》等公開出版物的統計信息,設置了“城市名片”、“休閑環境”、“休閑條件”和“休閑經濟”等四大類別合計27個指標,按照相應權重,計算得出287個城市的“統計性指標分析結果”。二是去哪兒網(Qunar.com)4200多萬用戶對287個城市的自由評價信息,通過統計技術處理后,得出“市場性指標分析結果”。對這兩個分析結果再按照權重相加,得出“休閑指標分析(LSA)”結果。
第二階段為主觀評價。分析數據主要來源于人民網的在線調查。基于年瀏覽量超過5億人次的龐大用戶群體,人民網設立了“休閑城市公眾評價”專題網頁,設置了一個“綜合評價”項目和十個“專項評價”項目,在7月份和8月份由廣大公眾對287個城市進行自由評價,由此得出“公眾評價(MOA)”結果。
第三階段為專家評議。評價活動的最終結果,將由權威專家組操作完成。專家組將在客觀評價和主觀評價這兩個結果的基礎上,視情對相應權重作最終修正,合并形成“中國城市休閑指數(CLI)”,然后從指數排序最高的一批城市中確定“中國休閑城市”名單,并結合人民網的公眾評價信息,評議形成2010年的“最佳休閑城市”和“特色休閑城市”名單。
在新聞發布會上,主辦機構公布了第一階段的研究成果,即對287個城市的休閑指標分析結果,其中三亞、麗江、深圳、北京、上海、廈門、桂林、杭州、青島、蘇州等城市的指標位居前列。第二階段即“公眾評價”將于7月1日在人民網的網站上正式開始,于8月31日結束。專家組將在9月上旬對前兩個階段進行匯總,得出最終結果。
國家旅游局綜合司副司長高舜禮先生認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是2010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在全球體驗世博會盛況的重要時刻,開展“中國休閑城市發展綜合評價”活動,對呼應世博會主題,引發全社會對城市功能與品質的廣泛關注,促進管理者對城市和諧建設與人本化發展的深入思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價值。
北京同和時代旅游規劃設計院院長、課題研發組負責人付磊博士介紹,城市休閑發展綜合評價體系,立足于課題研發單位多年的休閑理論研究、城市調研、規劃設計等專業工作,立足于覆蓋全國各省市、日訪問量超過5億人次的國家級媒體平臺,立足于搜索技術最先進、超過4200萬個休閑用戶及自由評價信息的在線運營平臺,依托休閑領域的專業技術組織和專家團隊,按照科學嚴謹、專業規范、大眾參與、公正公開的原則,因此具有專業性、全面性和權威性。研發組將匯總各階段的工作成果,撰寫“2010中國休閑城市發展評估報告”,向社會公眾公布。
去哪兒網副總裁戴政先生表示:“去哪兒網擁有超過4200萬的優質用戶,‘市場性指標’是根據用戶對各個城市主動搜索量以及搜索熱詞的統計分析形成的。作為“城市休閑指數”重要的數據基礎,它真實地反映了中國旅行者的旅游選擇傾向,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據悉,本活動于2010年6月份正式啟動,10月份完成各階段任務,并舉行成果發布典禮。今后將每年持續進行,最終形成一個關于城市休閑和休閑城市的“第三方評價”機制,促進休閑產業科學健康發展。
進入論壇>>(責任編輯:原野)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中國1日起正式施行侵權責任法,首次提出“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中國1日起正式施行侵權責任法,首次提出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2010中國休閑城市發展綜合評價”啟動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40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