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對網上低俗信息避之不及的劉嵐現在每天都要花半個小時去主動接近它們。“接近是為了消滅。”劉嵐說。
作為一個2歲孩子的母親,劉嵐今年初加入了北京網絡監督民間團體——媽媽評審團。于是每天工作之余除了寫寫博客,劉嵐還要努力上網尋找一切不利于兒童成長的低俗信息,并向“組織”舉報。
“這是我心中一直以來的一個期待。”劉嵐坦言,互聯網是不可阻擋的趨勢,我們要學會和諧相處,為了讓下一代未來能有一個健康安全的網絡環境,單靠一己之力孤掌難鳴,應該有一個代表民間意志的公益性組織,來動員社會力量懲惡揚善。
作為媽媽評審團的組織方,北京網絡媒體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網上低俗信息已經形成人人喊打的形勢,但對于低俗信息的界定標準難以統一,這影響了社會各界的合作力度以及相關工作機制的有效推進。家長特別是母親網民對于網上低俗信息更為敏感,評判視角具有一定的說服力,或許可以成為一種建立共識的有益嘗試。
北京網絡媒體協會秘書長魏莞說,媽媽評審團的倡議今年初通過網絡發出后,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報名非常踴躍,使得我們越來越有信心了。
事實上,媽媽評審團只是北京網絡媒體協會創新網絡不良信息監督機制的一個最新注腳。從2006年以來,網絡媒體協會先后組建了網絡監督志愿者隊伍,創立了網絡評議會制度,形成了一個系統的群眾監督機制。
2006年整治網上低俗之風專項工作開展以來,北京網絡媒體協會率先發起組建網絡監督義務志愿者隊伍,報名非常踴躍,成為推動專項工作的一支積極、有益的民間力量,取得了階段性明顯成效,目前已經有網絡監督義務志愿者280人。自2006年4月10日成立以來,北京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熱線共收到舉報信息12.58萬余條,其中有效舉報信息8.01萬余條。
在網絡監督義務志愿者隊伍基礎上創立的網絡新聞信息評議會制度,根據社會公眾舉報,收集網站傳播不良信息的證據,然后在政府管理部門、網絡媒體、專家和網民中選擇評議會成員召開會議,最后形成相關共識和意見,發出倡議、呼吁或譴責。
2007年4月召開的第一次網絡新聞信息評議會吸引了商業網站代表、互聯網專家以及網民代表眾多人士參加,針對社會公眾反映強烈的網站視頻節目傳播中存在大量不健康信息的現象進行評議,對傳播不良信息的相關網站給予警告。接受評議的北京36家網站都把評議會公報發在網站
推薦閱讀
中國人民銀行公告稱,已制定并出臺《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規范包括網絡支付、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以及央行確定的其他支付服務在內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業務,《辦法》將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昨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北京創新網絡監督 媽媽評審團凈化網絡環境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41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