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一部法規草案中關于規范個人信息傳播的條款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有媒體直接將其解讀為意在扼殺人肉搜索,而法規草案起草部門則一再聲明“不是針對人肉搜索”。
意在保護個人隱私
記者注意到,浙江省政府近日提交省人大常委會初審的《浙江省信息化促進條例(草案)》中做出的表述是:采集社會組織或個人的信息應當通過合法途徑并依法合理利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網絡與信息系統擅自發布、傳播、刪除、修改信息權利人的相關信息。
對于這一提法,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謝力群在向省人大常委會作說明時說,這是對采集、利用社會組織或個人信息的行為提出規范要求。但是一些媒體將之解讀為意在“對近來備受爭議的人肉搜索行為立法禁止”,并迅速引來網民一片質疑聲。
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信息化推進處處長吳君青說,該條文主要是為保護當事人個人隱私,“并非針對人肉搜索”。
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法規處處長陳建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一再強調,“沒有這個(扼制人肉搜索)說法。我們還沒有開始釋義,是他們(媒體)自己理解的。
地方立法多有涉及
人肉搜索起源于論壇,尤其是在“周老虎事件”中為社會所普遍熟悉,其影響也日益顯現。近年來,就涌現出“林嘉祥事件”“南京周久耕事件”“鄧玉嬌事件”以及“躲貓貓”“俯臥撐”等等,無一不是因人肉搜索而發酵,逐漸接近真相。
與此同時,一些地方立法已頻頻出現規范個人信息發布、傳播的字眼。2008年4月1日實施的《廣東省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第26條規定,禁止“擅自向第三方公開他人電子郵箱地址和其他個人信息資料”;去年1月,江蘇省批準的《徐州市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規定禁止“未經允許,提供或者公開他人的信息資料”;去年5月1日起實施的《杭州市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保護管理條例》規定:發帖、寫博、網游要提供有效身份證明。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賭球類的釣魚網站一般以‘協議假球’、‘內幕爆料’為誘餌誘使球迷上當。”360安全工程師介紹說:“換句話說,也就是打著‘百分百贏球’的幌子,誘使你注冊成為會員,騙取幾百元至上萬元的會員費。不僅如此,有些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浙江否認針對人肉搜索立法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42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