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魯迅文學獎因首次吸收網絡文學參評而格外受到關注。近日,評獎辦公室公布了參評作品目錄,在初步認定符合參評條件的1008篇(部)作品中,網絡文學作品只有31篇(部),約占3%。絕大部分參評作品仍然是傳統作家的作品。
此前,我曾經說過,魯迅文學獎對網絡文學的開放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對網絡文學的發展和主流化有很好的推動作用,但因為作品本身的特點、評委對網絡文學的了解程度以及觀念問題,網絡文學獲獎的不會太多。盡管如此,這個入圍作品目錄還是大出我的意料。網絡文學發展十年,無論是質量、數量還是影響力,都已經隱隱與傳統文學形成雙峰對峙之勢。但網絡作品入圍魯迅文學獎的數量卻是如此之少,僅在參評環節,網絡文學就已經潰不成軍了。這樣一來,我不得不將我此前的觀點做一修正:網絡文學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的可能性極小,接近于零。預測一下最終得獎結果,能有一兩部(篇)網絡文學獲個安慰獎就已經不錯了,全軍覆沒也不是不可能的。
據稱,本屆網絡參評作品數量少,原因在于主辦方沒有考慮到傳統文學和網絡文學的差別。魯迅文學獎雖然吸收網絡文學參評,卻又規定推薦作品的網站需具有“互聯網出版許可證”,但目前國內千余家網站中,核發許可證的僅有百家,如千龍網、盛大網絡、網易等,這樣有許多網絡文學作品已經無法申報了。同時,魯迅文學獎對作品的要求也完全沒有考慮網絡文學的特點,如規定中篇小說篇幅在2.5 萬至13萬字以內,短篇小說在2.5萬字以下,而網絡作家們主要寫長篇,動不動幾十萬、上百萬很常見;網絡上的詩歌、散文有很多,但按規定需要結集才能參評,但網絡作品結集的很少,這樣很多作品都無法參評。
這些問題的根源,可能與主辦方第一次將網絡文學納入評獎體系、經驗不足有關;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恐怕也與思想上沒有真正重視起來有關。魯迅文學獎畢竟是嚴肅文學的最高獎項,有其根深蒂固的文學觀念和價值取向。網絡文學的現狀,使主辦方無法對其假將視而不見,為形勢所迫,只好做出接納的資態來。但對網絡文學,主辦方實質上是瞧不上的、抗拒的,所以,對網絡文學參選事宜也只是應對消極,而不愿主動消除障礙。我懷疑,這才是入圍網絡作品僅占入圍作品總量3%的根本原因——我們總不至于去質疑主辦方能力有限、考慮問題不周吧?
只是這樣一來,接納網絡文學完全沒有任何意義,相反起到了負面影響。給人的感覺是,主辦方只是在作秀,并沒有真心實意在接納網絡文學,還是在小圈子排排隊吃果果,而且,還有利用網絡文學炒作之嫌。網絡文學作家們會因此更加疏離和反感傳統文學,這對雙方都是損失。
魯迅文學評獎辦公室主任胡平說,評委會以后將考慮在魯迅文學獎中專門開辟網絡文學獎項。如果真能做到,倒也算是亡羊補牢時未晚矣。否則,魯迅文學獎吸納網絡文學云云,就不是進步,而是一場笑談。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ARM與英特爾-T之間的口水戰少了,但它的一個新動作,可能會讓英特爾更加緊張。因為,很少對外結盟的ARM,正與幾家行業巨頭聯姻,試圖對抗英特爾與諾基亞宣布不久的Meego聯盟,爭奪移動互聯網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絡文學真的能得魯迅文學獎嗎?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43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