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成都博瑞夢工廠宣布了一個“尋夢計劃”,投資網游研發團隊。近日,這個斥資10億元打造的計劃終于落下一子,博瑞夢工廠選定成都魔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作為第一個投資對象。5月19日,成都文化產權交易所掛牌成立當天,雙方在文交所簽署了投資并購意向。
博瑞夢工廠在過去的幾個月中,一共考察了300多個網游項目和團隊,其中大約三分之二來自成都本土。
一份公開的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年底,成都網游業相關從業人員達到3萬人,實現銷售收入近28億元。
2010年3月
博瑞夢工廠宣布“尋夢計劃”,投資網游研發團隊
2010年5月
博瑞夢工廠與魔藝公司在成都文交所掛牌當天簽署投資并購意向
2013年之前
博瑞夢工廠爭取打造成為全國排名前十的網游企業
“對不起,我的名片還沒印出來。”姜海龍頗為抱歉地對記者說。作為魔藝公司創始人、總經理的姜海龍感嘆,與博瑞夢工廠的合作進展之快讓他有些始料不及。據悉,雙方是在今年3月開始接觸,5月份就達成了協議。
“主要還是投資于人。”博瑞夢工廠投資總監方強說,第一個選中魔藝,主要是看重對方的經驗、能力和人品。在投資界有過多年經歷的方強說,在游戲這個行業他看到的一夜暴富的故事太多,而且主角往往都是年輕人。但大多數人只看到了他們光鮮的表面,卻不知道他們身后辛酸曲折的經歷。
游戲業內人士稱,每年的游戲市場都會涌現一兩匹中小公司黑馬,但黑馬背后被忽視的是一個巨大的中小游戲公司墓群。
一份公開的數據顯示,截至2009 年年底,成都網游業相關從業人員達到3萬余人,實現銷售收入近28億元。而目前在上海、北京和廣州等游戲業發達的地方,川籍研發人員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這些年輕人前仆后繼,夢想著通過虛擬的游戲產品,創造出真實的財富。
在外創業兩次幾乎“完敗”
回蓉夢想做一款很牛的游戲作品
在創辦成都魔藝公司之前,姜海龍曾于2004年和幾名同伴組成開發團隊前往深圳創業,游戲開發成功后與運營方發生矛盾。 2007年,他離開這家公司,另組團隊再次創業,這次“輸”得更慘———他和團隊耗費兩年時間打造出一款游戲,交給資方運營后,對方卻沒有按合同向他們付費
“回家的感覺真好。”坐在天府廣場附近的一座茶樓里,品著茶,姜海龍對記者說,“在外面待得再久也還是要回來的”。
1999 年,姜海龍從四川大學畢業。他在大學里學的是材料專業,卻狂熱地愛上了電腦游戲,并自學了3D美術制作,決心要在這行干出點名堂來。
當時在上海,一名叫陳天橋的年輕人剛剛以50萬元資金創辦了盛大網絡公司,開始做卡通網站,并獲得了一筆風險投資,制定了做網上迪斯尼的發展戰略。但陳天橋和盛大因為代理網絡游戲《傳奇》一炮走紅,還是在一年以后的事情。
“當時在上海已經聚集了一批游戲業的高手和做游戲的公司,但在四川做游戲的公司幾乎沒有。要想做這一行,只有先走出去。”姜海龍說他義無反顧地去了上海。到了上海之后才發現,在游戲圈子里有不少四川老鄉。
2003 年,姜海龍應聘進入盛大公司,參與《傳奇世界》游戲的開發。2004年,盛大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股市,其時31歲的陳天橋也一躍進入中國頂尖富豪的行列。
或許正是受到陳天橋創業成功的鼓舞,姜海龍在2004年選擇了結束自己的打工生涯,開始嘗試創業。然而姜海龍沒想到的是,這是另一種形式的“打工”的開始。
在游戲業內,常見的一種創業模式是:幾名技術高手組成一個團隊,找到投資方出資后,閉門一兩年開發出一款游戲,然后由投資方買下著作權和運營權,雙方再根據協議對運營后的收益進行分成。通常研發方拿小頭,運營方拿大頭。所以,業內流傳一種說法:做研發的是在給做運營的打工。
據姜海龍講述,他后來的遭遇則不僅僅是分成時少拿錢這么簡單的事。在技術和資本這對“天生的冤家”的博弈中,他以往的兩次創業經歷幾乎是“完敗”。
2004年他和幾名同伴組成一個開發團隊,前往深圳創業。游戲開發成功后,研發團隊與運營方發生矛盾。 2007年,他離開深圳的公司,另組團隊再次創業。這一次,他“輸”得更慘。
耗費兩年時間,姜海龍和他的團隊打造出一款游戲,交給資方運營后,對方卻沒有按合同向他們付費。
“兩年的心血就這樣打了水漂,我們沒有拿到一分錢。”姜海龍說,當時戒了大半年煙,因為“發現被騙太焦慮,又重新抽起煙來”。
2009年底,在外兩次創業均未成功的姜海龍回到成都。黯然神傷之際,遇到了博瑞夢工廠拋出的橄欖枝。他說,“接觸中發現博瑞夢工廠運作很規范,而且有文交所作為中介,心里踏實了很多。”
據了解,姜海龍目前已經向法院起訴了當時的合作伙伴,正在開發的一款游戲將在年內完成。到現在他已經不去想那些同行的同齡人飛黃騰達的故事,他只有一個夢想,而這也是許許多多像他這樣的游戲業癡迷者的夢想:做一款很牛的游戲作品。
夢工廠打造夢想
爭取3年成為全國前十網游企業
博瑞夢工廠投資總監方強介紹,夢工廠正在打造自己的夢想:爭取成為全國排名前十的網游企業,但是,要成就自己的夢想得先幫助創業者們完成他們的夢想……
“我們決心在游戲行業大有所為,和魔藝的合作只是第一個點。”方強告訴記者,博瑞夢工廠在今年3月份開啟了一項“尋夢計劃”,當時宣布將投入5000萬元。后來,這個數字被追加到10億元。
做投資出身的方強認為,技術方和資本方的矛盾是常態,這不僅僅出現在游戲行業。有利益就有矛盾,各個行業都如此。而在“尋夢計劃”中,博瑞夢工廠和合作方不完全是投資者和創業者的概念,而是由博瑞夢工廠為對方提供創業平臺,孵化一個個創業項目。除了出資以外,在業務、運營和管理方面也會為對方提供幫助,相當于雙方“共同創業”。
姜海龍說,他很清楚自己的長項和弱點:只懂開發技術,不擅長運營管理。而且,他也不打算彌補自己在運營管理上的不足。“沒有那個時間了,我只能專注做好一件事:開發。”姜海龍稱,他早就做好了“十年磨一劍”的準備,但總不能在磨劍時餓死。而且,在外漂泊十年,他時常想著回到家鄉立業,一直覺得時機尚未成熟,現在回來,發現成都的游戲業大環境已經有了很大提升。 “有政策支持包括游戲在內的創意產業,這在十年前是不可想像的,更別說當時會有夢工廠這樣的投資方出現。”
談到成都的網游業,方強說明顯感覺到其進步的趨勢。十年前成都的娛樂產業環境、支持不到位,許多有志從事這個行業的年輕人不得不跑到東部,現在政策環境是持鼓勵的態度,投資方也不缺乏,他們紛紛回流。
2007年,時年23歲的彭海濤將自己創辦的錦天科技和星漫科技賣給盛大,前者交易1億元,后者賣了1.4億元,他也成為了成都網游的傳奇人物。他的故事也激勵著更多的更年輕的后來者加入。
據成都高新區負責人介紹,目前,成都的網游業創業團隊正在大量涌現,錦天科技、星漫科技、夢工廠、迅游科技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2008年,謝凱從上海迪斯尼辭職回成都創辦了歡娛互動科技公司。他告訴記者,“在北京、上海這些地方創業,天天都得提防被人挖墻腳,尤其是核心程序員。一個程序員的離開可能就會毀掉一個企業。”謝凱稱,在四川創業,人員會比較穩定,他的創業團隊已經從2008年的5人發展到現在的70多人。
在這樣的背景下,博瑞夢工廠也在打造著自己的一個夢想:成為全國排名前十的網游企業。方強告訴記者,要成就這個夢想,先要幫助創業者們完成他們的夢想。博瑞夢工廠給自己設定的期限是3年。
本報記者 許鳳婷
權威披露
去年成都游戲動漫銷售收入28億
在游戲人才回到成都創業的同時,國內知名的游戲企業也紛紛進駐成都。目前國內知名的游戲企業中,盛大、騰訊、巨人、完美時空、光宇華夏和金山等6家企業都已直接或間接在成都高新區投資,設立了分支機構。此外,網易、久游也在成都設有游戲開發工作室或辦事處。
成都市信息辦主任劉勇稱,目前成都的網游已經形成集聚效應。作為國家重要的數字游戲動漫產業戰略基地,成都現有游戲動漫開發、運營和專業人才培養等企業210余家,相關從業人員已達3萬人。2009年實現銷售收入28億元,約占全國市場總量的6%。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在撲朔迷離的傳言彌漫互聯網之際,可牛公司官方證實,兩年前離開360公司的360安全衛士創始人、現任可牛軟件公司CEO的傅盛,已重返網絡安全領域,測試版的可牛免費殺毒軟件計劃于明天對外發布。 5月24日下午消息,在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成都博瑞夢工廠投資10億尋夢網游業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44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