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70年代,德國產生了一系列著名的、與傳統文學藝術迥異的作品,比如《少年維特之煩惱》等,由此,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過渡。 這一時期,史稱"狂飆突進運動"。
狂飆突進的意義不僅僅是幾部作品的誕生,而是對文學藝術美學的一次革新,突然之間,人們發現,古典主義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需要新的美學之下的作品,個性的解放,創造的自由,成為人們的追求。這場運動動的意義,發自于文學,但完全是一個大社會意義的運動,它讓人們摒棄過去的條條框框,開放心胸,用想象力構建未來。
今天,對于信息傳播領域來說,手機正在引發大媒體時代的"狂飆突進運動"。
古典主義的傳統媒體,在當代,在上個世紀末,其美學已經到達巔峰了--《國家地理》的視覺,《紐約客》的文字,《60分鐘》的評論,《經濟學人》的宏觀遠見,BBC的現場……這些不必列舉--很遺憾,中國媒體剛剛開始進入現代,就來到了新媒體時代,這是幸或不幸呢?
--現在是手機帶領大家開始"狂飆突進"了。
經歷過手機帶來的沖擊階段,我們將會看到:
1、手機媒體的到來,不是傳統媒體的喪禮,而是新生;
2、也不是電腦互聯網的繼續,而是超越;
3、手機媒體不是第五媒體,而是第一媒體,是核心媒體。
為什么說是傳統媒體的新生呢?
因為手機和各種終端快速的普及,使受眾快速擴大,而傳播成本降低,也就是說,信息的需求量擴大了,市場擴大了,且是以波狀擴張,那么,高品質的內容仍然是人們需要的,這是所有媒體的機會,這個機會是終端的普及帶來的。不是所有的傳統媒體都會在這一場涅槃中重生,只有符合以下條件的傳統媒體才有可能:
1、它擁有優質的內容;
2、它擁有一個有吸引力的品牌,有創造力的團隊;
3、對信息技術的前瞻和理解;
4、耐心。
狂飆突進的意義不是事先預定了一個方向,是人們對美學的理解有了新的高度。那么,大媒體時代,我們可以預測到什么呢?
1、 優質的內容一定會有更大的價值,但這個價值不是某些人簡單以為的"用戶付費訂閱";
2、好的媒體品牌一定會有更大的價值,但這個價值需要轉換成為新媒介語言和影響力;
3、僅僅優質的文字,優質的圖片,優質的新聞,優質的視頻都是不夠的,未來所有的信息將是多媒體形式傳播的,所以,無論是報紙,還是電視,必須是多媒體內容生產傳播方式;
4、手機是第一媒介!對用戶行為的理解,決定了一個媒體在設計業務模式,商業模式上可以走多遠。
有沒有看到一個傳統媒體,已經有了這樣的理解和勇氣呢?
是的,很難。危機感很強,也有嘗試做網站、報紙電子版、手機報,電視臺也有傳節目上視頻網站,但因為現在就把全部的投入放到手機上來,無論體制、商業考量,對中國傳統媒體來說,難度都太大。所以,和新媒體公司的技術平臺合作,成為理解新技術,傳播品牌的重要一步,就像很多媒體和3G門戶的合作一樣。
人無法選擇自己所處的時代,作為媒體從業者,生逢一個狂飆突進的大媒體時代,我們站在傳統媒體的古典美學之上,要依賴的,卻是理解力與想象力,才可能成為其中的創造性力量。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據了解,自百度聯盟峰會以來,短短半個月時間,百度官方已通過各種渠道與數千個中小網站站長進行了緊密的溝通接觸。 5月14日消息,據了解,自百度聯盟峰會以來,短短半個月時間,百度官方已通過各種渠道與數千個中小>>>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3G門戶總裁張向東:狂飆突進的大媒體時代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45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