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越來越多的網民開始習慣于從網上購買百貨等日用品,隨著越來越多的傳統品牌商、渠道商涉足網購,網購市場正逐步告別圖書音像等單一的低單價商品,融入到邊界更廣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盤子中來,由此各類垂直的自主銷售式B2C平臺數量激增,而老牌B2C勁旅當當網也開始以自營和聯營兩條腿走路的方式搶灘百貨零售業,悄然從網上書店變身為綜合的網上購物商城。
相比百貨自營業務的有條不紊,當當網百貨聯營業務今年以來顯得更為動作頻密。記者獲悉,繼今年2、3月間在北京、上海、杭州三次舉辦百貨招商大會之后,4月28日和29日,當當網又分別在廣州和深圳再次啟動大型線下招商會,進一步開放平臺,吸引廣東地區的百貨品品牌商、代理商在當當聯營商城開店。
據當當網COO黃若介紹,今年當當網將逐步把平臺資源、平臺應用和諸如貨到付款這樣的服務開放給更多第三方聯營商家,并將在線銷售的百貨品種從40萬種增加至近百萬種。不過他表示,當當不會惟規模是瞻。當當增加百貨品類的原則是選擇添加性品類而非替代性品類,也就是說所增加的品類一定要能喚起顧客的另外一種需求,從而使商品的類目更飽滿,給顧客更多的選擇。為此目的,當當網招商政策采取了1+3的模式,即同一個品牌最多招納一家品牌店,3家專營店,以避免出現泥沙俱下、魚龍混雜的現象。
據黃若介紹,在引進聯營商家方面,當當有嚴格的準入機制、考評機制和淘汰機制,首先要看商家的資質是否符合,“英雄要問出處”,其次要通過經濟杠桿方式進行考評和獎懲,不適合經營或達不到門檻級要求的商家慢慢會被淘汰。“在商言商,誰都想多做生意,但規模的擴大并不必然帶來相應的效益。效益來自差異化經營、品質控制和價格控制。”
在黃若看來,百貨零售牽涉眾多,網購平臺光靠自營,很難在快速擴張的同時做到規模盈利,將平臺開放給更多的第三方商家,而當當則充當平臺構架、配套服務等基礎設施構建者和電子商務解決方案提供者的角色,更利于整個百貨供應鏈的迅速整合以及迅速實現規模擴張。得益于十年積淀的用戶黏性和用戶多樣性,當當以聯營方式賣百貨可以更快將用戶需求向橫向推動。而要在百貨零售領域實現規模經濟,核心要解決的就是供應鏈的問題,最終在低價、便利、誠信三個維度上讓顧客有更好的滿意度。
目前,當當網對聯營商家采取分級管理的方式,商家按級別劃分稱超級商戶、重點商戶和潛在重點商戶三類,根據資質則分為品牌店和品類專營店兩種。當當網整合了大量資源并開放給商家使用,比如為商家提供統一收銀服務、貨到付款服務,比如開設商店街頻道以增加商家的曝光率,為商家提供平臺展示、聯合促銷、聯盟推廣、網購培訓服務等等。
據百貨招商部總經理簡超透露,當當網的頁面資源不管是
推薦閱讀
百度(納斯達克證券代碼:BIDU)周三發布了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報。財報顯示,百度第一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12.94億元(約合1.896億美元),同比增長59.6%;第一季度凈利潤為人民幣4.805億元(約合7040萬美元),同比增>>>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當當網力推“店家聯營” 赴深招安百貨賣家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45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