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金融海嘯和石油美元或將重塑全球的半導體行業格局。
10月8日,全球第二大芯片制造商AMD(NYSE:AMD)宣布,將拆分旗下的研發設計和工廠制造業務;其中制造事業將引進阿布扎比(Abu Dhabi)政府所屬Advanced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ATIC)81億美元的投資,成立名為The Foundry Company的新公司。
對于持續受困于財務虧損和英特爾競爭壓力的AMD而言,來自中東金主的石油美元,成為其輕資產戰略得以實施的關鍵,也意味著AMD將徹底變革傳統的運營模式。
AMD被一分為二后,The Foundry Company將擁有AMD最為精銳的兩家在德國的Fab36和Fab38芯片制造工廠、相關資產及知識產權,并計劃2009年中期在紐約建設Fab 4X生產基地,新公司將作為AMD旗下的制造業務獨立運作。不過,在AMD的輕資產戰略中,其位于馬來西亞、蘇州及新加坡的封裝測試廠并不受此次分拆影響,繼續歸AMD所有。
“作為全球唯一一家同時擁有x86 CPU技術和圖形技術的公司,此舉將使AMD不需要花費高額成本在先進的晶圓制造上,同時還能保持作為一家整合企業的優勢,擁有對先進技術藍圖的執行力和領先的產能。”AMD總裁兼首席執行官Dirk Meyer在電話中向記者表示。
AMD的新起點
“Real men have fabs(好漢就得有晶圓廠)。”這是當年AMD創始人杰里·桑德斯的一句名言,而如今在“去工廠化”戰略指引下,AMD卻瞬間變成了一家專注于芯片設計和開發的公司。
“時代變了,經濟形勢變了,目前明智的公司依然維系著自己的晶圓廠,我們仍在Foundry公司有著自己的擁有權。”Dirk Meyer表示,在當前外部惡劣金融環境以及AMD自身資金和部分產品問題困擾下,拆分耗資極高的芯片生產部門是AMD復興的唯一出路,分拆后AMD在新公司里擁有相同的投票權,將繼續掌握著生產的主控權,同時還有利于降低芯片生產成本,沒理由不扭虧為盈。
對此,即將就任The Foundry Company董事長的魯毅智(Hector Ruiz)認為,全球范圍內,對獨立生產的需求與日俱增,因為領先的半導體公司在逐漸從生產中抽身,這是因為成本和復雜性不斷增加,而投資和研發成本也變得過高。
AMD財報顯示,公司今年的營收為28億美元,虧損高達16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虧損都與保有和運營昂貴的芯片生產廠有關,那些芯片生產廠的建設成本一般在30億美元到50億美元之間,每兩年還需拿出10億美元左右的資金進行升級;此外,由于市場需求低于預期,保管和銷售未售出芯片的庫存也產生了一定的成本。
AMD財報顯示,公司已背負高達53億美元的債務,而擁有的現金只有16億美元。為了開發設計出體積更小、速度更快、能效更高的芯片同英特爾競爭,AMD不得不尋求運營模式的變革。
“如此巨額的資金注入,對于減緩AMD資產負債壓力非常有用,如今AMD已經具備了打持久戰的能力,對英特爾的反擊戰將由此打響。”易觀國際總裁于揚指出,構建更為復雜的最新芯片產品,需要大筆的資金注入到晶圓廠升級當中,但是更新得越來越快的處理器產品線,使得更新晶圓廠的周期越來越短,這對于此前跟市值高出自己30倍的英特爾打“消耗戰”的AMD來說倍感吃力。
對此,半導體產業專家莫大康也表示,如果依然將半導體設計、制造及銷售放在一家公司,AMD可能難以承受龐大的制造開支,除了英特爾外,由于研發與制造費用日益龐大,且半導體制造工藝及新產品更新加速,將制造業務外包會是半導體產業的潮流。
“是否選擇分拆制造,是半導體企業在不同經濟環境下選擇的自身運營模式,本身沒有對與錯。”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秘書長徐小田并不認為分拆制造是行業趨勢,如英特爾和三星等存儲器公司一直都是把設計與制造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圖形芯片廠商英偉達從生意最初就采用了無工廠模式。”
英特爾相關人士也表示,各家公司都會依據自身不同經濟時期在產業鏈中的狀況適時調整運營策略,只有最終被市場檢驗合格的戰略才是對的。
石油美元轉向
在全球金融海嘯的背景下,AMD獲得巨額金援,其中石油美元金主的出手讓業界刮目相看。
根據具體協議,ATIC將向AMD支付7億美元現金,并向“Foundry”注入14億美元運營資金,還承諾在未來5年向“Foundry”注入36億至60億美元以升級生產線及在紐約新建工廠。而另一家阿布扎比政府獨資公司Mubadala Development Company,將購買總額3.14億美元的AMD新發股票和認股權證,交易完成后,來自中東的石油金主將獲得“Foundry”55.6%的股份,而AMD則擁有“Foundry”的剩余股份。ATIC還將和Mubadala簽署一項為期12個月的合作計劃,由其管理ATIC在The Foundry Company的股權。
資料顯示,作為此次投資方的阿布扎比,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內7大酋長國之一,阿布扎比每天可輸出400萬桶原油,石油及天然氣輸出為其掙得極其可觀的金錢。在阿布扎比政府投資公司手上,擁有超過8000億美元的資金,是全球知名的主權基金。今年3月份,阿布扎比投資公司曾宣布以75億美元的大手筆投資花旗銀行,這讓全球見識到了中東主權基金的巨大影響力。
此次阿布扎比數十億美元入主AMD制造公司,不少人認為是AMD在全球經濟衰退時傍上了大款,但事實上,被外界認為只懂石油的阿布扎比政府,近年來卻正頻頻出手高科技領域。
根據AME Info Gulf News援引的阿布扎比王儲穆罕默德親王的發言,阿布扎比目前整體經濟有62%以上來自石化能源產業,政府早已經認識到石化能源產業終有枯竭之日,而世界各國也都在積極通過高科技手段降低對石油的依賴,因此政府當局在2008年專門成立了ATIC,致力于在國內外進行先進技術領域的重大投資,力求幫助阿布扎比成為一個科技發展大國。
此次的全球金融風暴成為了阿布扎比逢低滲透高科技產業的好時機,在過去景氣正旺時,欲進軍半導體領域,并撼動產業格局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而現在幾十億美元就可操縱AMD并進而改變全球半導體版圖,對阿布扎比來說相當的劃算。
“相信我們的投資將從根本上改變全球半導體行業的格局。”ATIC董事長Waleed Al Mokarrab對于投資AMD表示,“The Foundry Company是一家自主管理而且資金充足的公司,從成立的第一天就有了領先的客戶、先進合理的技術發展計劃、與IBM等領先科技企業的研發合作關系以及擴大生產力的明確計劃。這一切為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將使阿布扎比在全球半導體行業中快速獲得領先地位。”
中銀香港的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國際油價持續上升并屢創新高,最受惠的是海灣合作理事會(Gulf Cooperation Council)的六個成員國家,即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爾、沙特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而這六個國家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所占的資產比例最大,達到9000億美元以上,而阿布扎比更是占據了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原油供應量的九成。
中銀香港經濟研究員蔡永雄指出,假設未來國際油價能持續在每桶100美元高位上,海灣地區的成員國于2007年至2020年間有關出售石油的收益將高達9萬億美元,即便油價跌至50美元,其石油收益亦高達4.5萬億美元,“新一代海灣地區的領袖已認識到通過高科技發展綠色替代能源的重要性,而把現有這部分油價急升所獲得的高收益投資境外,趁金融海嘯抄底金融與科技,也就成為石油美元的最好出路。”
報告顯示,其中阿布扎比正加緊發展科技制造業,并希望成為區內的文化中心;迪拜和卡塔爾則希望成為區內的主要金融樞紐;沙特阿拉伯正在發展六個新城市,以不同的工業和制造業活動作為經濟核心。
蔡永雄指出,阿布扎比投資AMD制造工廠,可以直接獲得全球半導體業最尖端的制造、管理和運營經驗,“合約中也已經表明,未來在市場時機成熟時將在阿布扎比建設晶圓廠。” (編輯:小平)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據國外媒體報道,根據惠普日前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信息顯示,惠普139億美元收購EDS的工作將在8月中旬至9月30日之間完成。 北京時間8月5日,據國外媒體報道,根據惠普日前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信息顯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石油美元抄底高科技 AMD拆分獲金援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45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