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華碩CEO沈振來:我的原則是崇本務實

作者: 來源:IT新聞網 2011-12-31 10:45:13 閱讀 我要評論 直達商品

[導讀]10月21日,沈振來出席了華碩第二代ULV輕薄筆記本發布會,在剛剛接受完《IT時代周刊》采訪還不到10分鐘,他就作為第一位演講者登臺即興演講。雖然發言簡短,卻已然清晰的詮釋了新產品的特點。

 

華碩CEO沈振來

當初,宏基里最厲害的四位工程師跑出來成立了華碩。從最開始的主板干起,直到今天已經發展成為包容筆記本、顯卡、顯示器、光驅、機箱等多個產品線的布局。華碩一直以來都被人們定位為中高端的品牌,主板業務實在功不可沒。筆者記得早在06年在電腦科技城作采訪時,華碩主板就已經被公認為是“主板之王”了。

而在最近的幾年里,華碩逐漸將重點產品從主板轉向了筆記本。目前,華碩電腦是全球第五大筆記本電腦生產商,位列惠普、戴爾、宏基和聯想之后。但是華碩并不甘人之后,就在最近,華碩出臺了一個“三三計劃”。即要在三年內,趕超他前面的兩家,成為全球第三大筆記本電腦商。

內功+外功=品牌力

IT時代周刊:在全球PC競爭加劇,新產品不斷的推出的情況下,馬上微軟又要發布新的產品。這兩年市場上又有雙核、三核四核產品不斷的更新換代,華碩在這樣的情況下從一個代工企業,到一個可以把品牌做到全球排名前幾名的企業,您是怎么考慮的?

沈振來:華碩從我們在1989年創立,到今年整整20歲,一個企業20歲,不算年輕也不算年紀大,好像正值壯年。回想創業之初,就是由我們四位工程師一起創辦的,創辦人都是工程師,所以我們從主板起家,以技術為核心。以后我們很快的在主板這邊有了成績。

在90年、91年,當時主板質量不穩定,華碩做的主板質量就非常好,從那時候就打出了品質好的名聲,剛開始我們不是在制造,是在研發,研發出一個很不錯的品牌,那時也不叫品牌,我們就是叫主板。華碩很特別的一個就是包括我們創辦人施先生,他是背后的支持者。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

IT時代周刊:背后支持的老板,等于也是出資人了?

沈振來:他不僅是出資人,企業的整合規劃者也都是他。

IT時代周刊:等于是四個人之外的第五個人。

沈振來:是,他是總協調者。從那時候開始,五個人的特質,都是同一個特質,我們叫從穩求真,穩就是凡是都要追求真因,真正的原因,不屈不撓,有時候都要問五個為什么,這是很扎實的原則,務實就是一個目標,是以終為始,你做事情你的終點是什么,你的終端是什么,然后把終端當成你的目標,你開始做這件事的時候有沒有把它當成你最后的目標,是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華碩CEO沈振來

 

IT時代周刊:你當時在宏基也是做研發的?

沈振來:對,我在宏基是研發的高級工程師,下面還有研發的專員,研發的經理,施先生那時候是從研發的副總,變成宏基的一個事業群的總經理。我們常常一兩天就對話,對話都是什么內容呢?關于電腦架構,那時候我們都是談技術,電腦這樣做會不會更好,那樣做會怎么樣?經常探討這些問題。他可以說是偏執狂,他整個人都很喜歡研究技術,而且那時候我還是在宏基里面幾百個、上千人工程師里面的其中一個,但是那時候因為我們研發做得不錯,所以他天天來找我討論這些,這些怎么設計啊,電腦架構怎么樣,這個架構有什么更好一點辦法,我們認識就是這樣認識的。后來我到華碩來,其實等于是我們倆在宏基合作的延續,在宏基的研發延續里面,在進來以后,我們所有人,包括其他創辦人,施先生,包括我,我們都是同一個模式,都是崇本務實,從崇本務實里面我們很重視的一個是技術力,這個技術力非常關鍵,我們做每樣東西都要超越現狀,剛才講的超越現狀,就是突破創新這種意識很強,一件事情不能只做到80分,如果80分的話,每個人都是80分,你沒有附加價值,真正的附加價值是從80分往上。

IT時代周刊:沒錯,我很贊同您這個這個觀念。

沈振來:80分以上的這個努力,我們用一個名詞叫壓力指數和痛苦指數,就是80分以上那時候才有比較多的痛苦指數,就是你要發現這個問題很難,解決這個問題很難,但是這個問題解決以后你可能會創造一個創新和領先,但是你要怎么做到,這時候你整個不屈不撓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都是我們整個文化,大家努力,到了這個目標,這是第一站。

 

到了做筆記本的時候,到我們做系統類產品的時候,我們把這個技術力再加上設計力。一個電腦不止是技術產品,有時候覺得這個電腦看起來很漂亮,看起來做工很扎實,看著也覺得質量很好,這個質量不止是產品里面的,質量也是有外在表現的,所以在做系統產品時,以前在講質量要內功,我覺得主板就是做好了這個內功,后來在談系統的時候,講到質量,再談內功加外功,外功也不僅僅是外在,外功就是你穿的衣服你的形,這個形好不好,堅固不堅固,美不美,有沒有黃金比例,都很重要。內功外功這兩個一結合,把這兩個結合很好以后,就成了品牌力,所以整個華碩發展的歷程里面,一直是堅持技術力(技術力是人才,所以我們非常重視人才),再有一個設計力(設計力是眼界),因為以前做主板外面不用,以前關注不到,沒與合適的人來做,那現在是機殼也是我們自己做的時候,這時候要把機殼包括它的材料,它的設計,它的形狀,它的顏色,它的每一個細節的工藝,都要做到,而且也是一樣,不能只做到80分,做到80分就是大家都一樣,要做到90分,95分,最后從98分到100分的提高,等于是兩倍三倍的難度,追求完美,完美就是100分。但是完美是一個榮譽,我們一個心態是什么,我們的施先生除了崇本務實,另外就是堅持創新唯美,但是創新唯美里面我們定位的一個KPI,一個指標,就叫無止境,突破創新無止境的追求,更重要的是至真至善至美,什么叫真,其實我們在做的有點工作里面叫真,真,真因,真實,真理,善,你要突破,所以我們所有的文化就是這樣,我們華碩包括我本身也是這樣一個態度,整個華碩是這樣的,帶出來的員工,都是這樣子的。

 

 

華碩CEO沈振來

 

代工歷程:學會和適應

IT時代周刊:那么從什么時候開始代工的?

沈振來:我們在1997,98,就跨入代工,剛開始的代工是代工臺式機,客戶都是目前比較知名的公司,后來又代工的筆記本,索尼的筆記本就是我們來代工的。后來又代工游戲機,索尼的游戲機,PSP,PS2都是我們生產的。代工里面學到最好的一點是什么?日本人對質量的要求,還有對流程控制,對我們的流程那些要求,實在是太嚴格了,我們要去做他的東西,就必須學會和適應這些。

 

IT時代周刊:他(SONY)那個代工是他設計好了給你?

沈振來:這是其中的一種方式,但是PC這邊就是我們設計,他來挑選,游戲機他們設計我們制造,所以我們兩種都有,第一種叫做ODM,我們設計加制造,第二種叫EMS。我們比較偏,把它機械設計拿過來,但是他們的很多模具,外殼都是我們自己設計制作的。

 

IT時代周刊:重新做,那個要求是不是能夠達到他(SONY)的設計要求呢?

沈振來:他的要求水準太高,他的一個顏色,以前的PS2,我們叫PS藍色,那個藍色是特別色,很難做,我那個藍色,我本身工程設計出身的,那個藍色還要花了一個月時間來研究,幾乎每天花十幾個小時來研究設計。

 

IT時代周刊:就是不停在配色?

沈振來:跟印廠一起配那個顏色,我那個時候學到最多的就是(彩色)技術,印刷的技術,所以很多事情其實給你是一樣,我們一個設計的人,也可以去學印刷的東西,要懂得配色,配出一個,你用什么儀器量,都合格,而且光儀器量還不夠,還要有人的眼睛,去比對。所以這個代工經驗積累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華碩CEO 沈振來

IT時代周刊:比如你們代工的游戲機,它里面的這些配件都是你們負責采購,他(SONY)提出要求,他有沒有指定你要采購哪個品牌?

沈振來:有一些關鍵的零件他來指定,其他很多零件都是我們自己選購的,那個經典外殼也是我們自己設計制作的,OPD我們可以找一個廠商,然后我們這邊質量驗收過了以后,送給他(SONY)說我們建議這個,這個是所以我們的代工,其中包括設計部分,包括制造部分,采購部分都是我們完成的,很多零件是以我們的建議為主,關鍵零件是他們指定的,這是代工的部分。但是那個時間點,我們的主板,我們的顯卡,我們的光驅,幾乎都弄到全球排名第一,而且是領先很多的第一名,我們主板全球市占有率是35%,三臺電腦里面就有一臺是用的華碩主板,我們的顯卡,大部分時間也維持在15%到20%,那也是很高的,也是全球第一名,顯卡的第一名,我們的光驅那時候也做到全球第三名,所以我們每一樣品牌產品,都做的很成功。像主板,有人到店面去說,我要華碩的主板,都是被指名購買。做筆記本的時候是跨入正式的品牌營銷時代。

 

 

 

華碩CEO 沈振來

自有品牌:從太空的高度起點

IT時代周刊:哪一年你們開始做自有品牌筆記本的?

沈振來:1997年,是我們實現真正的起飛,我們剛開始非常重視質量,打造的那個太空筆記本,就是在那個時候,現在我們的企業資料里還可以看到第一臺筆記本,圖片里面是宇航員和空間站。我們第一次設計的筆記本就跑到和平號太空站,在那個空間,600多天,就是足已證明產品內功很好。

 

IT時代周刊:但是當時生產量還不夠?

沈振來:當時筆記本產品這邊,外形還不夠完美。后來到2001,2002年的時候,我們再把外形完善,變成一個非常完美的產品,即重內功也重外功。我們本身內功是非常強大的,2002年開始我們把外功做好,做好以后,變成內外兼具以后,那個整體的銷量就有了突破,直線往上沖,之后每年幾乎增長五六成以上。

 

IT時代周刊:50%,60%的增長,好像有一年我聽說在中國是100%的增長。

沈振來:全世界是50%,60%的增長,在中國更快。

 

IT時代周刊:現在怎么樣,07年,08年怎么樣?

 

沈振來:我們07年是100%增長。因為什么?當時我們有了易PC,IDC把大筆電和小筆電合在一起了,我們當時不但筆記本賣的很好,易PC也是全球首發,全球銷量第一,因此兩個加起來,增長速度驚人。在筆記本這塊,07到08我們增長是100%,我們07做到500萬臺,我們08做到1000到1100萬臺。

 

IT時代周刊:把小本大本放在一起計算。

沈振來:1000到1100萬,今年我們是碰到第四次全球金融風暴,第一第二季不好,但是第三季,就提升了,我們整個筆記本在高端市場賣得非常不錯,(因為華碩筆記本一直走的高端品牌路線)所以我們第三季第四季合起來銷售情況非常好,今年整個合起來的話,應該還是有1200多萬臺的銷售量。而且目前銷售還是沒有結束,跟去年比大概增長20%。所以即使華碩在金融風暴之下,也保持持續的增長。我們也曾經有,因為某些價值段的產品做得還不夠好,我們不能怪罪客觀因素,比如匯率,庫存損失等等,因為出發點真正是我們自己,要問題也要從我們自身出發。問題我們把它改善完了以后,第三季第四季,就增長了。我從今年的五月底到現在,我們的銷售人員跟我們的事業單位人員,都在談缺貨問題,貨不夠賣,到11月底還不夠賣,可見銷售情況很好。所以我們整個今年的整個下半年的量,應該會超過800萬臺,這個速度很快,所以這是我們學習回來的一個啟示。

 

 

華碩發布的新產品:UL系列

 

市場占有率增長速度:美第一 大陸第二

IT時代周刊:現在在北美市場,歐洲市場,亞太市場,你覺得哪一個市場更難做。

沈振來:現在成長最快是美國市場,對華碩來講銷量成長最快的是美國。

 

IT時代周刊:為什么呢?

 

沈振來:因為美國市場我們原來占有率很低,我們美國市占率這幾年都是以100%以上的增長,超過100%。然后銷量又大,成長又快的是大陸市場。

IT時代周刊:現在整個全球區域是不是大陸是最大的市場。

 

沈振來:大陸如果不含小筆記本銷售,它幾乎占了我們30%的市場。

 

IT時代周刊:就是全球的30%?那很厲害啊。

沈振來:這不含小筆記本,如果含小筆記本,大陸占20%多,因為小筆記本在大陸沒有很快起來,但是小筆記本在歐洲美國賣得非常好,因為它是第二產業,那個量很大,我們的小筆電一個月大概可以賣到60幾萬臺,這兩個星期美國加歐洲,這兩個合起來已經占了80%。

 

IT時代周刊:你怎么看中國大陸市場,未來華碩在中國市場將會有什么新的動作?

沈振來:我們其實在整個中國大陸市場,算比較幸運,我們的主板吸引了很多的愛好者,這些愛好者有些轉移到我們的筆記本用戶中來,.從今年第三季來看,我們的銷量應該是蠻穩定的,在大陸看,我們是第三名,聯想是第一名,惠普是第二名,第四第五是你剛才講到的一些品牌,我們做到第三名的位置,而且量跟第四第五名差距拉開蠻大的。但跟第一名第二名的差距很接近了

 

我覺得整個大陸市場太重要,所以我們的設計,研發等等很多東西,都從大陸用戶的需求來考慮.比如以筆記本市場為例,大陸市場以14寸為主,所以我們14寸設計是從中國市場為核心,然后再行銷到東南亞.然后在整個行銷上,我們在格狀管理,大家都認可格狀管理,網狀管理.我們有蠻多的創新,在創新這方面,行業內外我們都很有名。

 

 

華碩CEO 沈振來

 

華碩品牌的沉淀:精彩創新、完美品質+巨獅戰略

IT時代周刊:現在華碩整個研發團隊怎么樣?

沈振來:研發團隊我們現在把三個合并起來,我們有一個很大的研發團隊在蘇州,杭州和臺灣也有.三個部分加在一起,應該三四千人。

IT時代周刊:三四千人,整個華碩電腦有多少人?

沈振來:整個華碩電腦大概有一萬人。

IT時代周刊:你們研發分布在蘇州,臺灣?

沈振來:蘇州有一千多人。

沈振來:杭州也有。

IT時代周刊:杭州也是?

沈振來:杭州是我們的軟件研發IT時代周刊:專門做主板里面的整個電腦里面的軟件。

沈振來:正大為主的。

IT時代周刊:還有呢?美國有沒有研發的。

沈振來:美國研發我們有一個先導組,做軟件有十幾個人。

IT時代周刊:歐洲有沒有?

沈振來:歐洲沒有,歐洲主要是銷售。

IT時代周刊:因為我這次剛從莫斯科回來,我專門因為考察聯想的市場,我在莫斯科,在俄羅斯市場關注哪個品牌賣得比較好,他們說兩個品牌,一個acer,一個是華碩。

沈振來:我們在莫斯科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最近是第二名,烏克蘭我們就是第一名,你知道莫斯科我去了好幾次,有一次我去莫斯科去幾所有名的大學,那時候我們想在那搞研發,他們數學很好。

IT時代周刊:俄羅斯人拿左手寫字。

沈振來:那個很厲害,數學很厲害,我本來想成立一個研發,后來我發覺那個文化差距太大,還有思考方式不同,差距太大,管理上很難。

IT時代周刊:他們還是瞧不起我們,俄國人太厲害了。

沈振來:我們叫做亞洲四國,大陸這邊我們是最好的,其次就是俄羅斯,還有印度和巴西做得很好。

IT時代周刊:巴西這個跨度也太大了,在南美了。

沈振來:下個月我要去。

IT時代周刊:你這一個月有多長時間在天上飛?

沈振來:我大概七天。

IT時代周刊:有七天時間。

沈振來:平均一個月里面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在跑。

IT時代周刊:年紀大了要注意身體,我現在就覺得飛美國很痛苦,我一直飛過去要倒時差,回來還要倒時差。

沈振來:飛美國比較痛苦,飛歐洲好多了,往西飛好一點,往東飛很辛苦。

IT時代周刊:PC市場競爭比較厲害,你是怎么來看待華碩的定位?

沈振來:我們華碩的一個理想是,三和五計劃,第一個三是我定了三三計劃,針對第二個五,我定了一個第五年做到什么目標,三三計劃我希望是說在2011年,在全球我們的筆記本達到全球第三,今年是09年,我們認為我們極有機會在第四季,變成筆記本第四大。

IT時代周刊:那前面就是惠普,聯想,宏基?

沈振來:聯想的筆記本應該說沒有我們大,我們應該贏過它。

IT時代周刊:他們要弱勢你們是吧,那么就是戴爾,戴爾第一。

沈振來:惠普,惠普第一。

IT時代周刊:惠普第一,戴爾第二,宏基第三,等于你們是第四。

沈振來:這一季(第三季)我們有可能是第五,第四季我們可能是第四,明年我們有機會在第四,后年我們再進一點,在第五年的時候,我的目標是變成世界最受尊崇企業前十名。

IT時代周刊:哪個前十名?

沈振來:現在有一個調查,叫世界最受尊崇的企業,在數字新時代里面,最尊崇企業的,在全世界里面最尊崇企業的前十名,所以我們不止要一個市場占有率,我們也希望要做到一個證明華碩企業實力和企業文化的事情,就是你想到華碩 就能想到什么,我們的DMA,產品的DMA還有創新唯美,能不能把這兩樣,叫做精采創新,因為創新里面一個是精神創新,一個叫完美品質,因為完美跟品質有關,完美品質,我們希望華碩能留下企業規模很大的印象以外,還能留下一個精彩創新,完美品質這樣的感覺在人們心中.形成烙印。

IT時代周刊:品牌是怎么樣沉淀的一個過程?

沈振來:我們一直在思考,我們的產品是一個媒介,這個媒介能夠傳遞的信息是什么?產品本身能不能講一個故事,講一個創新的故事,講一個完美的故事,然后產品講完故事以后,接下來就是我們的行銷,能不能把這個創新和完美的故事把它廣為流傳,所以我們現在,要務實一點,我們市占率如果沒有做到,整個就是空談,所以我們市占率是第四.也可能會是第三名.當然我最終目標是第一名.定的是更遠一點,一步一步的,所以我們的追求是兩個方向,一個是市占率,我們叫巨和獅,巨就是市占率,就是大,獅子在叢林里面是第一位.在我們公司內部的策略叫巨獅策略。

沈振來:因為我喜歡動物,巨就代表你很龐大,代表市占率。

把問題當成一個機會

IT時代周刊:我看你的資料,你一直是工程技術人員。

沈振來:非常執著。

 

IT時代周刊:現在你做CEO,CEO可能更多的考慮就是市場,這個對你來講有什么挑戰?

沈振來:其實跨一個領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是,我明白一個道理,不管你是研發,還是行銷,本質是是一樣的.當你碰到問題,都是用你的原則來進行判斷,然后來做.我的原則是崇本務實,所以做事情無論是研發還是行銷,都是從這個角度出發,來解決問題.其實我做采購也做了十幾年,我本身在華碩里面負責大大小小的采購,那時我研發的時候,也負責所有的關鍵零部件的采購,所以采購的核心能力是什么?真正的核心能力找到以后,我們用什么方式來解決問題,所以我自己定了一些點,第一個叫做管理目標;第二個組織能力;第三個是思考力。因為思想代表改變狀態,現在大家都是穩定狀態,你一個想法就代表要轉換,轉換成改變狀態,改變狀態一定有缺點,這時候你一定要把幾個方案列出來,然后看它有什么副作用,整個做完以后,第四個叫監督力,當你授權給大家做以后,關鍵點你要去監督,因為授權要監督,知道事情的進展和是否可以達成目標.第五個叫發展,你一定要在發展.在整個過程里面,我們有幾個原則也很重要.我們要專注,就是指專注在少數的事情上面,一次不能專注太多事情,這樣不會深入,一件事情沒有深入沒有價值,所以這些都是存在細節里面,每一件事都這樣做,其實我每件事都這樣做,不止研發這樣做,采購也這樣做,行銷也是這樣做,銷售我也是這樣做,甚至服務,也是這樣做,所以我覺得這樣做下來,每一件事都會迎刃而解.

IT時代周刊:典型的工科管理學家,去找方法,然后再找邏輯。

沈振來:我所不同的是我擁有正面思考,把問題都當做一個機會,所以我喜歡挑戰問題,每出現一個問題,我就把這個問題當做一個機會.

(完畢)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網友唱反調 四大因素使藍牙鼠標難普及

處于信息時代的我們,都會擁有越來越多的數碼產品,你可曾想過:甩掉手機、甩掉鍵盤、甩掉鼠標、甩掉耳機等令人討厭的數據連接線?讓手機、筆記本電腦等便攜數字設備共享數據庫、電話簿、電子郵件?不管哪種數字設備>>>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專訪華碩CEO沈振來:我的原則是崇本務實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45444.html

樂購科技部分新聞及文章轉載自互聯網,供讀者交流和學習,若有涉及作者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以便更正、刪除或按規定辦理。感謝所有提供資訊的網站,歡迎各類媒體與樂購科技進行文章共享合作。

網友點評
我的評論: 人參與評論
驗證碼: 匿名回答
網友評論(點擊查看更多條評論)
友情提示: 登錄后發表評論,可以直接從評論中的用戶名進入您的個人空間,讓更多網友認識您。
自媒體專欄

評論

熱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爽爽爽爽爽爽爽成人免费观看| 成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2022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人| 2022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人|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国产成人免费永久播放视频平台|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成人毛片100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app| 激情成人综合网|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 2022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 成人黄色在线网站|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亚洲性色成人av天堂|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福利|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污污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v爽在线免播放观看|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国产v片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天天影院成人免费观看| 成人免费视频软件网站| 最新国产成人ab网站|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爱情岛永久地址www成人| 韩国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69成人免费视频无码专区| 亚洲无成人网77777|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免高潮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在线观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