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IT門戶旗艦的Chinebyte現在不但丟失了領先地位,而且在訪問量上也開始明顯落后于硅谷動力、賽迪、ZDnet等,諸多IT專業門戶群龍無首,推廣乏力,內容的豐富性和文章質量都缺乏亮點。此時,新浪和搜狐的IT頻道異軍突起,成為業界有影響力的兩大重鎮。
搜狐IT的訪問量雖然不低,但影響力卻遠遜于新浪科技。兩者之間的激烈競爭備受業界關注,作為一名旁觀者,在此獻計8策,以助搜狐超越新浪:
1、戰略上要超越“常規戰”的思路,以“核武器”實現突破。對新浪來說,領先是優勢。若單純的模仿和追隨,搜狐永遠不可能達到新浪的地步。必須在局部采用“核武器”,如策劃一些重大沖擊性的選題,推出幾個創新性的欄目,不失為捷徑。新浪在重大新聞方面的反應速度和應對策略是一流的,但深度的、極具沖擊力的專題并沒有顯示實力。這方面,最經典的案例是全球第一IT門戶Cnet。2002年,受產業蕭條影響,Cnet收入大滑。緊急關頭,Cnet出手了一組經過長期策劃的專題,題目為——“微軟必死”。內容共18頁,采訪了包括微軟高層在內的80多位人士,內含大量圖表和數據。結果,一文震天下。不但全球幾十種文字翻譯傳播,維護了第一IT門戶的威望。而且,引得從來不投廣告的微軟也開始大手筆做廣告(現在,該文上面就是微軟的廣告,相映成趣)。
2、正確的心態是第一位的。對作者、對讀者、對同行,心態越低越好,不怕更低,就怕更高。“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現在的搜狐是上上下下兩者都藐視。自我感覺太好,遠遠超越作者和讀者對搜狐的評價,這是搜狐自己最大的敵人!“惶者生存”,憂患意識是最好的動力!
3、以讀者為導向,以“差異化”為主導策略。搜狐IT應該采取“創新、超前和突破”策略。把特色體現在:做新浪不做的、做得不夠好的和沒有做的。從內容上講,要改變內容成份的比例。廠商喜歡和讀者喜歡的內容是不同的,兩者不可調和。其比例的恰到好處是一個商業網站成功的關鍵。現在新浪最大的弱點就是這個比例失調,正面和中性的內容占據大多數,“廠商導向”太過了。有人想當然認為,廠商喜歡的文章與廣告收入是成正比的,實際上完全錯了,事實正好相反,是反比關系。如果搜狐把廠商抗議和批評的電話數量作為指標,這個指標如果能夠不斷上升,超過新浪,絕對可以“雙豐收”。
4、以讀者為導向,盡可能聚集非常有限的作者資源。對待優秀的作者,第一是態度,第二是態度,第三還是態度!優秀的作者愿意寫,而且寫出超常水平,主要就是編輯態度好,彼此有感情。現在這方面新浪一般,搜狐差距更大。這方面編輯應與作者打成一片,尤其是這個行業里屈指可數、最有影響力的10多個作者(不要老局限在目前這個,可以在經濟學家和學者中多挖掘幾個)。如果有某種方式能夠壟斷這些有限的作者資源,那是很重要的優勢。
5、以讀者為導向,讓讀者瀏覽過程更輕松、高效。互聯網是典型的“標題閱讀”。標題是網站內容的最高體現。對一篇文章來說,標題如果無法從諸多文章中脫穎而出,它就如同被判“死刑”。再者,要把文章根據重要性來編輯長度,不要天大的事情和屁大的事情一樣,都是幾千字。好文字和差文字,好文章和差文章是有著天壤之別的。這種價值差異也要與“體現差異”一致起來。如新浪科技
推薦閱讀 eBay公司與韓國電子商務公司Gmarket(于2009年被eBay收購)共同發布了一項旨在拓展日本和新加坡在線市場的合資協議。據介紹,該合作旨在進一步加強eBay在日本和新加坡的市場地位,并將為Gmarket在亞洲其他市場的長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獻計8策以助搜狐超越新浪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45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