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周晴)電子商務熱已成為許多人的共識,但與這種熱度不相稱的是大學生失業率最高的前15個專業排行中,“電子商務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榜上有名,郭煌網CEO王樹彤在看到此新聞后,不禁感慨到“一面,電商企業、外貿企業人才荒,缺人缺的厲害,一面是電商專業、國貿專業的學生找不到工作,我們的高等教育到了不得不反省的時候了”。
根據艾瑞咨詢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第三方網上支付交易規模達到10105億元,同比2009實現翻番。另據際通寶數據顯示,2011年第一季度我國電子商務市場整體交易規模達1.5萬億元,環比增長7.6%。電子商務也成為我國“十一五”期間發展最快、影響最廣泛的互聯網應用之一,有專家預測未來的十年,電子商務人才缺口可達二百萬。
但與之不相稱的消息是,電子商務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率僅為20%。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一位業界人士造成這種需求和供應完全不對稱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學校教育出來的學生與實際工作需要有很大的差距,這是我們的高等教育出了問題。
一直進行便民線下支付的“繳費易”CEO周經緯和COO華磊就這個問題曾不約而同地談到,現在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要與全國大專院校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定位錯位,在理論層面雖然精研較深,但真能夠運用于工作中的卻不多,招收進來的應屆畢業生必須從基層慢慢培養。
一位正在王樹彤的敦煌網實習的大學畢業生稱來這里工作實習,并未和學校和老師講實情,原因是他們并不真正關心這個行業,也根本不想知道公司需要什么。這位實習生的一番話正是露出了畢業生為何不為企業所接受的原因,正是理論與實踐太過脫節,大學的電子商務專業知識遠遠趕不上電商的發展速度。一些學校的課本甚至還是5年甚至是10年前的所謂經典案例大書特書,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企業的需求。學校的固步自封,缺少電商實際操作經驗的紙上談兵往往導致教育出來的學生無法適應企業的需求。
當然在反思教育體制缺失的同時,企業用人觀也需要轉變。
一位從事教育培訓的人士認為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高校的確需要反思,不過企業也應履行其社會責任,為在校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讓他們早日接觸企業。企業走進高校進行培訓和指導非常實用,但現在這樣的企業還是太少。
電商企業人才荒,高校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一是高等教育需要完善,二是社會需要有一些專門的機構幫助兩者溝通, 使供求雙方找到最合適的接入口。
推薦閱讀
艾瑞iUserTracker:六成IE用戶同時使用其它瀏覽器
艾瑞iUserTracker監測數據顯示,同時使用IE瀏覽器和其他瀏覽器軟件的用戶中,360安全瀏覽器、Maxthon、騰訊TT和世界之窗用戶都是把IE作為輔助瀏覽器,使用IE的有效使用時間都低于使用競品的時間。IE和騰訊TT、世界之>>>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47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