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退出中國”的爆炸性聲明發表將近兩個月后,谷歌正展現其試圖艱難維系中國業務運營的另一面:在春節前夕,它循例更新發布了幫助中國用戶旅行的本地產品“春運地圖”;在上海召開廣告代理商大會以提振代理商和廣告主日漸萎靡的信心;甚至仍堅持不肯刪除網站上那些曾經招聘的空缺職位。
相對明朗的信號,是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在2月10日接受媒體采訪時的表態:他聲稱對在中國體系內找到運營的方式、與中國有關機構達成和解“長期樂觀”,但可能需要1至2年的時間。作為對中國的網絡審查與監管長期保持謹慎和質疑立場的谷歌頂級人物,布林一直被認為是“退出中國”聲音的內在精神支柱,而其本人的“樂觀”立場似乎標志著谷歌求解中國這道難題獲得最大的內向突破。
但布林的立場也許被過度解讀了—與谷歌發展兼首席法律顧問大衛·多姆德在1月12日發布的強硬聲明相比,它更像是一場不無婉轉與溫情的措辭表演,對“如何在法律框架內運營未經過濾的搜索引擎”的核心議題并無本質的更張,也未調整“不得不考慮關閉中國辦公室”的最糟糕預期。盡管布林聲稱,他允許按照中國法律的規定審查涉及色情與賭博的信息,但范圍并不包括關于政治內容的搜索結果。“很多人覺得我的想法很天真,但或許是可以實現的”。
事實上,谷歌近期在中國的每一個細微動作,都會被人們賦予特有的微言大義:1月16日,Google.cn的
推薦閱讀
2004年海虹控股出讓聯眾公司50%股份給韓國NHN集團,2010年有傳聞稱NHN將出讓手中的50%股份給盛大。目前海虹控股已經發表公告稱若NHN公司與第三方簽署任何出售股份的協議須經海虹書面認可,且海虹有先行受讓權。目前聯>>>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48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