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旗資訊集團總裁 馮軍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吳雨)2010年兩會召開在即,作為全國政協委員,華旗愛國者總裁馮軍近日公布了其本次兩會的提案。在向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提交的《關于進一步促進民族品牌自主創新的提案》提案中,馮軍的三項提議緊緊圍繞著“進一步促進民族品牌自主創新”展開。
馮軍的三項提案包括:第一,輿論導向進一步加大支持民族品牌、支持自主創新的力度。第二,促進知識產權戰略的加快實施。第三,在發達國家建立一批“中國創新企業服務中心”,進一步支持自主創新的民族品牌實施“走出去”戰略。
“中國創新企業服務中心”是延續了馮軍之前提出的海外孵化器概念。此前,馮軍曾兩度在“兩會”上向商務部提案,希望國家可以出在海外設立中國企業海外孵化器,但提案遞交后一直未獲得實質成果。這次,馮軍的這份提案,則將建議承辦單位改成了科技部、商務部、外交部、知識產權局等等部委。
馮軍強調民族品牌的提案公布后,引來業界一片質疑之聲。評論者認為,馮軍的提案,是想利用民族感情,為自己的華旗資訊和愛國者品牌謀利益。民族品牌“走出去”是長遠的戰略目標,想法本身沒錯。但如果要用國家的力量,將不成熟的品牌推出去,不僅只能起拔苗助長的效果,而且可能得不償失,甚至會傷害到民族品牌的國際形象。
“馮軍的提案是典型的‘屁股決定腦袋’。說自己的華旗是民族品牌,自己想往外推,就想利用民族品牌的名義讓國家扶持往外推。”“馮軍一向打愛國牌,打民族牌。‘愛國者’這個名稱,就是如此。”知情者說。
“(愛國者)之所以堅持用中英文雙LOGO,就是要強調我們的中國身份。”“‘愛國者’就是要成為讓國人驕傲的國際品牌。這是我們的動力。”馮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有意無意強調“愛國者”的民族品牌特性。
一直以來,華旗資訊具有濃厚的馮軍個人烙印,擅長打愛國牌的馮軍賦予該公司以重抹濃妝的民族主義色彩。在許多場合,他甚至放言要做中國本土的類似于索尼、三星的民族企業,為此,他還訂立規矩,不讓外資染指華旗資訊。這種性格鮮明的品牌特征在早期贏得了部分消費者的好感。
不過,分析認為,如果愛國牌運用過火,則很容易適得其反,引起消費者的反感,會重蹈長虹的覆轍。多年前,長虹的廣告語“以產業報國、以民族昌盛為己任”為天下人所知,也贏得了一定的好感度,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愛國的訴求并不能打動80后、90后的年輕人,而且被視為“老土”。“‘愛國者’的標簽不去,年輕人的叛逆心理必將影響其產品銷量。”
而且,“愛國者”這個民族品牌的質量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并不是很好。“不是我不愛國,但‘愛國者’這個‘民族品牌’讓我愛不起來!”
“我買的愛國者a6播放器,剛剛7個月,就經常無故死機,還自動關機。可是去檢查的時候,人家說沒毛病。”一位消費者告訴IT商業新聞網。
“愛國者的產品質量太差,我的U盤迷你王2G,2008年維修了3次,換了2個維修點(鼎好地下2層)提供的同型號U盤,最近又壞了。”又一位消費者說。
事實上,網上關于愛國者品牌的質量問題的評論,也是不少。
“愛國者DC-V1080經常死機!不相信請打我手機:159xxxx3883。”
“我買了一部愛國者數碼相機DC-V1080,不到一年,老是出現自動死機現像,可我平時太忙,用的也不多,當送去檢修時已超過一個月,經檢測是相機主板有問題,結果要收500塊人民幣,真是暈!心想就算我這次交了500塊,說不準哪天還要交500塊,民族品牌愛國者,我對你已經失望了!”
“我從一同學(愛國者倉庫員工)拿愛國者E868MP4,沒兩個月就出現無法充電的問題,后來找到同學換了新機,可是回來就發現還是同樣的問題,又去找同學去修了一下,可之后到電腦下載東西,卻不能被電腦識別!我真的很氣憤,花那么多錢買的東西,一年來也沒怎么使用,就是在修、在等了,況且他們的服務很差,在安徽也沒有服務點,真的一輩子都不會再買愛國者了!要是不信,可以打電話找我138xxxx5382。”
這樣的“民族品牌”,就算有再好的政策,又如何完成“走出去”的戰略目標呢?
其實,中國電子科技企業“走出去”極為艱辛,更多依靠的是利用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堆砌起來的低價產品。
國內電子科技企業國海外市場做得最好的首推華為,華為有過在歐洲擊敗愛立信奪得訂單的經歷,有過單季度超越諾西成全球第二大移動通信設備供應商的輝煌,不過,華為的主要市場,更多還是在于落后的亞非拉美地區,這主要拜其低價戰略所賜。而華為和中心為爭奪海外訂單的價格戰,足以嚇跑國外同行,幾乎只有用“慘烈”來形容。
此外,國內PC巨頭聯想,在海外同樣以低價換取銷量,“聯想電腦國內比國外還貴,拿國人的血汗錢補貼海外的虧損”,一直被業界所詬病。而中國IT科技較為發達的臺灣,臺系廠商宏碁遠征歐美市場,同樣奉行“低價走天下”的路線。
“華為那么重視技術,尚且依靠只能靠低價,在落后地區才能游刃有余,馮軍的愛國者憑什么去發達國家競爭?要花多大的成本?”業內人士質疑說。
“華旗想要‘走出去’,是企業策略和企業行為,別人沒有意見。但是要上綱上線,硬說‘民族品牌’,讓國家扶持,就過分了。如果愛國者有iPod touch那樣的品質,想不走出去都難。但是在這之前,還是安分地研發吧。”
“馮軍,還是想想你的研發吧,你一個做銷售出身的,技術什么都不懂,總想靠著營銷手段把垃圾賣出去,華旗離完蛋不遠了。”有網友評論更加直言。
人物簡介:馮軍,華旗愛國者總裁,出生于1969年6月16日,中關村最早一批“個體戶”之一。1992年,畢業于清華大學;1993創立的華旗資訊數碼科技公司。1997年,創建品牌--愛國者。
附馮軍提案全文:
政協提案 提案人 馮軍
關于進一步促進民族品牌自主創新的提案
建議承辦單位:中宣部、科技部、商務部、外交部、知識產權局
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我國成功舉辦了2008年的奧運會和建國60周年慶典,并在全球經濟危機的環境下,2009年GDP依然實現了8.7%的高增長,使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團隊精神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總書記在2009年底珠海視察時號召中國企業“要聚集更多優秀人才,不斷提高研發水平,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作出更大貢獻。”總書記的這番話,讓我們所有這些民族自主創新企業都感到非常振奮,我們共同認為2010年將是中國創造開始騰飛的一個新的起點,在這新的歷史時刻,如何鼓勵民族品牌更好的走向自主創新的道路,建議從以下三個方向給予支持:
第一,輿論導向進一步加大支持民族品牌、支持自主創新的力度。建議在主流媒體開設以自主知識產權為核心的民族品牌專欄,定期關注、報道民族品牌自主創新成果,為推進自主創新提供有力的輿論支持。同時,對于那些假冒偽劣傷害消費者利益的,不管是民族品牌還是國際品牌,一定要堅決曝光和打擊,像三聚氰胺事件的嚴懲,我們非常贊成,這樣一來,既有效保障了消費者的利益,又維護了民族品牌的形象,在全民心智中恢復和樹立對民族品牌的信心和信賴。
第二,促進知識產權戰略的加快實施。自從2008年我國正式發布知識產權戰略以來,在該領域已經取得了明顯進步,為了進一步擴大成果,建議進一步加大對知識產權相關知識以及案例的宣傳普及工作,例如定期舉辦多個層面的知識產權評比、評選活動。一方面引起整個社會的持續關注,另一方面也加強全民對知識產權知識的了解,同時還能豐富對知識產權的獎勵制度,有利于吸引和培養更多更優秀的知識產權人才,加快我國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
第三,在發達國家建立一批“中國創新企業服務中心”,進一步支持自主創新的民族品牌實施“走出去”戰略。經過調研發現,大量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在開拓國際市場的過程中,在海外經常面臨著憑他們自己的力量很難克服的問題,嚴重阻礙了中國品牌在全世界的崛起,因此建議由科技部牽頭,商務部和外交部配合,在全世界尤其是歐美發達國家建一批“中國創新企業服務中心”。這樣一來,一舉多得:第一,幫助解決發達國家簽證問題;第二,由于團隊聚集效應,方便解決安全和服務配套問題;第三,由于靠近當地市場,一方面可以保證服務質量,另一方面可以規避很多貿易壁壘,促進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規模化經營與品牌建設。
考慮到初期因為資源有限,對于報名想進駐“中國創新企業服務中心”的國內企業,需要加上遴選條件,以國內納稅多少排序來挑選。將“中國創新企業服務中心”機制與國內稅收掛鉤,又實現了一舉多得:第一,提高企業納稅的積極性,轉以往被動納稅為積極納稅,納稅光榮,增加財政稅收;第二,拓展就業渠道,可以以企業輸出的形式,派駐眾多年輕的畢業生去海外工作,增加就業機會;第三,“走出去”的企業根都在中國,企業的股東、大部分員工和根據地都在國內,他們用國內的自主創新在海外盈利后,將收益反饋回國內,增加社會財富,促進更多的民族品牌以自主創新的方式,做大做強,為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做出更大的貢獻!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全國政協委員、陶然居飲食集團董事長嚴琦建議“關閉所有網吧”遭到強烈質疑,南都網86%網友反對。南都記者采訪多名全國政協委員,也都表示這個建議不妥,而嚴琦本人對于各方質疑并不在意,在她看來反對自己的是開網吧>>>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華旗總裁馮軍兩會民族品牌提案遭質疑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50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