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成美國人獲取新聞第三大渠道
你還沒上過微博看新聞嗎?你可能已經OUT了。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昨日公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互聯網時代特別是Facebook、Twitter和智能手機的廣泛運用,已經改變了美國人的新聞消費方式,進入了一個“共享社會體驗”時代。
報道稱,互聯網已經成為繼地方電視新聞節目和國家電視新聞節目之后,美國人獲取新聞的第三大渠道。
50%人購買地方報紙
皮尤的網絡部主任李·拉尼表示,研究顯示出2010年美國人的新聞消費習慣,在24小時不間斷滾動的新聞事件面前,網絡允許人們根據自身的興趣篩選新聞話題。“新聞是個持續進行的事件,而不是一個有終點的事件。”拉尼說,“有人放大它,有人解析它,或者有人換個角度看它。”
調查由皮尤研究中心“互聯網與美國人生活工程項目”與“提高新聞質量項目”實施。2259名美國成年人作為樣本接受了此次調查。
結果顯示,78%的人從本地電視新聞中獲取信息,73%則樂意看國家電視臺新聞,如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另有61%的人更傾向互聯網。此外,54%的人愿意聽廣播,50%的人購買地方報紙閱讀,只有17%的讀者閱讀國家報紙。
在所有接受調查者中,92%的人從多個渠道獲取新聞,其中一半有4至6個渠道。21%僅訪問某一家網站,近七成訪問2家以上的網站。一些門戶網站較受“鐘愛”,如美國在線等。“一般而言,美國人沒有特別鐘愛的網站,但也不會毫無目標地搜索(新聞),”“提高新聞質量項目”成員埃米·米切爾說,“大多數網絡新聞‘消費者’經常瀏覽不同網站。”
人們樂于評論并轉發
研究還發現,57%的人使用Facebook、Myspace等社交網站,他們中有一半人從“跟隨”的好友處獲得信息。6%的互聯網用戶通過Twitter獲取新聞。大約有1/5的社交網絡用戶通過新聞機構和單個記者得到新聞內容,并把它們看作社會網絡結點。
報告還發現,37%的人樂于評論新聞,他們喜歡在新聞故事或者新聞評論上寫下自己的話,討論新聞線索和事件的意義,或發送一條相關鏈接、將新聞轉載至Twitter、Facebook等社交網站。“人們使用他們的社交網絡和社會網絡技術,篩選、評估信息,并對信息作出反應。”報告說。
在過去,當媒體還只是報紙、電視和電臺的時代,人們可以給編輯寫信獲得相關信息,但隨著互聯網的出現,特別是在過去五年社交網絡新興的時間里,人們有了參與新聞的更加便利的方式。“受眾參與度更高了,”拉尼說,“如果你真的對新聞感興趣,那這里就是天堂。”
研究發現,33%的成人在手機上定制新聞、氣象、體育或者時事動態。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網絡發展帶來的機會給我們呈現的越來越多,其中商務應用和發展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分支,這也是網絡改變生活的一個開始。網絡聚集的資訊、商務、溝通、支付、便捷都是無與倫比的,尤其是商務行為的不斷演變更是讓我們眼>>>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近三成美國人從社交網站看新聞 轉發并評論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50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