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無線增值服務行業都是一個渠道行業,幾乎很少有公司愿意投入很大的力量去開發技術,因為只要做好與運營商的關系,比技術開發見效快得多。2007年1月,歐平與涂亞杰成立踏歌時代的時候,走了一條不太一樣的路:潛心于技術開發,2008年SNS興起,新的機會來了,踏歌時代期望成為一個虛擬禮物的平臺商。
簡單來說,虛擬禮物就是脫離實用價值、以虛擬方式存在而仍然具備禮物特性的產品,具體可以表現為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各種形式,短信、彩信、IVR等傳統增值業務中的很大一部分都可以算是某種形式上的“虛擬禮物”,但是,涂亞杰相信,“個性化”才是虛擬禮物的方向。
踏歌時代花了2年半時間,投入了上千萬的資金,從聲音、形象、文字的基礎處理技術開始研發,做成了一整套虛擬禮物工廠,與其他CP或SP的產品相比,其主要的優勢有兩點:
個性化。從技術上講,虛擬禮物采用的是彩信通道,但在產品的理念上則與傳統的彩信不同。傳統模式是:用戶下載彩信需要付費,SP與移動運營商對收入進行分成,但用戶再次轉發彩信,用戶付費就全部被移動收取,SP收不到錢。但是踏歌時代的內容都是用戶互動生產出來的產品,比如用戶上傳照片,經過踏歌的后臺服務器處理,可以將其形象卡通化,成為完全個性化的禮物,發給朋友之后,朋友如果對此禮物感興趣,通常不會直接轉發,而是會將自己的信息數字化再轉發,這就需要再次經過踏歌時代的后臺服務器處理,而這也就意味著幾乎每次移動運營商都會與踏歌時代進行收入分成,顯然這是一種更為長久的模式。
規模化。幾乎所有的SNS網站都有虛擬禮物的內容,但相對而言,多數都是作坊式的通用產品,但是踏歌時代的虛擬禮物服務是“流水線的現代化工廠,可以每分鐘提供上百萬量級的服務,這是很大的差別,這個投入很大,并不是所有公司都可以做的”。
踏歌時代的虛擬禮物可以同時支持有線、無線互聯網,只要將其后臺通過技術接口與SP對接即可提供服務,目前騰訊、TOM、空中網等SP公司以及3G門戶、天涯、賽我網等社區網站等都在采用其產品。踏歌時代本身具有全網SP服務資質,在廣東等移動增值服務比較發達的地區,將來可能會直接和運營商合作,提供服務。“我不會要它的客戶,我們只提供底層服務。”踏歌時代總裁涂亞杰說。
除了面向普通消費者的業務之外,踏歌時代另外一部分重要的業務是商務應用,具體的產品形式可以有很多,比如名片商務通,一個50人的公司一年的名片印制費大概是幾千元,踏歌時代向企業收1000元,每個人都可以免費及時更新自己的名片,同時名片上還帶有企業的營銷信息,而對于全國性的大企業,甚至可以通過踏歌的技術進行企業內部的文化活動,“效果很好,預算低得多”。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近日首次披露,谷歌CEO埃里克#8226;施密特曾當面勸阻百度不要上市,谷歌希望收購或控股百度,但他沒聽對方的出價就直接拒絕,“從來沒想過要賣給他(谷歌)”。 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踏歌時代:SNS網站虛擬禮物吸引眾網民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50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