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不負責任的稱谷歌的攻擊來自中國的2所高校,并且其中一所高校為山東藍翔技校,由此,山東藍翔技校的點擊率在短期內迅速飆升,成為了網絡熱門詞語。據了解,山東藍翔技校僅僅是一所高中水準的技校,培訓一些廚師,汽車修理,以及計算機操作等技能,《紐約時報》卻大肆宣稱為該校黑客所為,甚至說該校聘請了外籍教師,而該校水準根本沒有資格聘請外教,而實際本身也沒有外教。《紐約時報》借此機會大肆造謠,其實跟《紐約時報》日益下滑趨勢有關,扭曲事實是為了得到更多的曝光,減緩下滑趨勢。
傳媒專家:《紐約時報》又犯新聞造假老毛病
浙江傳媒學院山東校友會會長何林認為,西方媒體一向標榜新聞公正客觀和言論自由,卻經常在報道中因為先入為主意識和受背后利益集團的導向影響而屢次踐踏新聞道德和職業操守。《紐約時報》歷史上就多次發生新聞失實丑聞。伊拉克戰爭中,該報就曾因記者杰森·布萊爾“自制新聞”——隨意歪曲、編造和抄襲新聞事件而陷入信任危機。
“在此次事件中,無論從新聞采編技術層面還是職業操守方面,藍翔技校攻擊谷歌的新聞‘硬傷’很明顯,犯了先設定主題再羅織言辭自證其說的老毛病,但凡了解中國國情和藍翔技校的本地記者,都不會寫出這么有娛樂性的假新聞來。”
互聯網專家鯊魚:《紐約時報》狗急跳墻
萬瑞數據專家鯊魚認為,“我們要對《紐約時報》急于扭轉下滑趨勢的急切心態給予理解,但《紐約時報》要遵守道德底線。”《紐約時報》曾經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媒體,在未來也應該秉承最基本的職業操守,金融危機給各個行業帶來了知名的打擊,全球各個國家都在努力團結一致,共同抵御這次危機。在金融危機尚未平穩度過的時候,我們不應該以打擊別人的方式來尋求擺脫自己的危機,這種行為和做法有失一個大型高端媒體的風范。
中國古語講“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紐約時報》這次造謠行為雖然短期內可以獲得全球的曝光率,但是對于自身品牌的影響是致命的,希望《紐約時報》能顧全大局,為自己的將來著想,也為傳媒行業做一個好的榜樣。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在過去的牛年里,版權糾紛和官司充斥了在網絡視頻領域,仿佛一夜之間讓這個生機勃勃的領域烏云密布,本來還沒有實現盈利的網絡視頻領域的企業們在多種動機下掙扎與搏殺,煩字一個了得。 在過去的牛年里,版權糾紛和官>>>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紐約時報》狗急跳墻,藍翔技校點擊率飆升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51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