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張幼陽 《IT時代周刊》記者李小冉)“李開復創新工場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創新,更沒有管理團隊,也沒有可供企業實際操作的項目,長期下去,創新工場必將無事可干,圖有虛名,關閉可能是最壞的下場”,一位業內分析人士這樣認為。
事實上,創新工場的工作推進確實比較困難,很多人才也沒有及時物色到,從李開復在自已的微博客上的留言可以看出他內心的焦慮與無奈:“當前,不少網友很關注創新工場“何時有成果”?這方面,請大家多給我們一點時間。我們9月成立,到11月才有第一個工程師加入。現在才開啟項目才兩個月,連“天使投資”階段都還沒進入。希望大家耐心等待。一有可以匯報的成果,我們一定會第一時間分享。2010年一定會聽到我們的聲音的。”
最近,李開復創新工場發展基金(簡稱IWDF)卻因臺灣中華電信參與投資而再次首度曝光。這項基金募集動作,除了李開復的功勞外,主要由中經合集團董事長劉宇環操刀并負責后續基金管理。表面上看上去,李開復的創新工場運作得不錯,有這么多的商業巨頭來扶持,成功似乎也變得指日可待。但是,事業的成功并不像我們看到的,甚至我們想到的那么簡單。分析人士對IT新聞網表達了自己對創新工廠這樣的質疑:李開復這樣一個并沒有自主創業經驗的人能否帶領著更是毫無經驗的年輕人實現創業夢想?他的職業生涯中幾次大的轉身雖然華麗,但是也在人們心中留下了職業操守漂浮不定的印象,如若創新工廠他日面臨窘境,李開復不會再以某種借口轉身離開吧?字里行間,我們不難讀解到創新工廠的運作有著其浮華背后的困惑。
從李開復的職業生涯看其創新工場
創新工場董事長 李開復
蘋果、微軟、谷歌,當一個個如雷貫耳的跨國巨頭與李開復聯系起來,人們無不被他游刃有余的職場技藝所折服。更讓人驚嘆的是,他一次次當起廚師,炒了它們魷魚。李開復職業生涯中的幾次大轉身,雖然華麗,但卻很難為他贏得好名聲。
職業操守的漂浮不定,讓李開復的虔誠布道者形象大打折扣。在他任職的幾家企業中,他無一能善始善終,從充滿激情到甩袖而去,李開復留下一個不完整的攤子給繼任者。身在曹營心在漢,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他是薄情寡義的,而更多時候,他在推銷和展示自己,為自己尋求退路和出路,而不是帶領公司沖鋒在前。從其履歷上來看:李開復并沒有過自主創經歷,而這樣的他能否幫助年輕人做出優秀的公司、實現創業夢想?李開復并沒有成功的創業經驗,怎么樣指導國內的同樣沒有經驗的年輕人實現創業夢想。創業是實踐課程,不是理論課程。創業有沒有章法能確保成功?這個問題的答案很顯然是否定的。基于此,人們更有理由懷疑:一旦日后他的創新工場面臨險阻時,他是否又會以某種借口再次轉身?
創新工廠浮華背后的困惑
針對當前的經濟形勢,李開復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好的,他之所以選擇在中國開始創業,首先是對中國的感情,其次是中國的形勢。李開復曾經表示:創業一定要準備好以下條件:1是團隊,2是經驗,3是執行能力,4才是點子。有了好的團隊,創業者不愁沒有資金投入,有好的團隊、好的經驗和強大的執行力,只要有點子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如果光有好的點子,沒前面的3點,創業成功的幾率幾乎為零。
從李開復的觀點中不難看出,他把團隊看得相當重要,可是與他團結協作的左膀右臂今何在呢,還未走出大學校門亦或是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嗎,他們對于創業并無實在經驗,顯然他們并不能成為得力的助手?
一位業內人士這樣表達他的質疑:李開復博士要指望從中國青年學生或者大學中發現多少創新項目,我想事實會證明他將失敗。創業者中的影響力有多大是個未知數,而這些人才是中國互聯網創新的核心動力。試問現在的VC有誰從學校發現了可投資培養的項目?再看看現在中國成功的公司有幾個是從學校實驗室走出來的?
由此看來,從毫無經驗的年輕人身上找點子方向上多少存在失誤。
可是,畢竟李開復博士為成立了創新工廠的初衷幫助中國青年成功創業,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所以,我們還是要為李開復博士的行為加油喝彩,愿他的創新工場能成為創業的“夢工廠”,發現并打造出世界級的大公司。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有假貨現象可以跟我講,但想解決問題,請先掏錢入駐淘寶商城——淘寶就是這樣自恃擁有龐大的銷售平臺,留給廠商的選擇余地相當狹窄 面對相同的假貨現象,雅漾和迪士尼表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2010年1月14日,法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李開復創新工場缺少創新 無團隊無項目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51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