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雜志:互聯網“寒武紀大爆發”

作者: 來源:IT新聞網 2011-12-31 13:25:35 閱讀 我要評論 直達商品

如果以這個年代為分界,可以把此前的互聯網看作是“植物的天堂”,而此后的互聯網——短短的5年光景,已經快速地演化為“動物的樂園”了。

在Tim O’Reilly宣稱“WEB2.0到來”的2004年10月,他實際上宣布了一個新時代,即互聯網的“收割者時代”。

如果以這個年代為分界,可以把此前的互聯網看作是“植物的天堂”,而此后的互聯網——短短的5年光景,已經快速地演化為“動物的樂園”了。

過去的20天里,那些就“網絡監管”的話題爭辯得不亦樂乎的人們,其實可以放下身段,讓思緒倘佯在更久遠的歷史長河,端詳這個正在孕育著的互聯網新生態。

靜默的植物,與瘋狂的動物

先交代“收割者”這個詞匯的一個來源,做個小小的鋪墊。

在古生物演化史中,“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迄今仍是古生物學和地質學最大的謎團之一。

在生物進化的完整鏈條中,從植物世界跨越到動物世界,似乎有巨大的“化石斷層”。學問家發現,在地球46億年的演化長河中,前40億年幾乎都是細菌、藍藻等原核生物的天下。大約從5.7億年到5.1億年寒武紀,無脊椎動物門類似乎一夜爆發(相比46億年的蒼茫長夜):節肢動物,軟體動物,腕足動物,以及環節動物等以藻類為生的“捕食者”迅即成為這個世界的主宰。

達爾文曾在其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中不無憂慮地寫道,“這件事情道現在為止都還沒有辦法解釋。所以,或許有人剛好就可以利用這個案例,來駁斥我提出的演化觀點。”

大約100年后,英國生態學家斯坦利提出了“生物收割者”假說。斯坦利認為,前寒武紀大量存在的真核藻類,促使生態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誕生了以藻類植物為食的無脊椎動物,它們成為這個植物星球的“生物收割者”。

按照生態理論,地球上的生物大略可以劃分為三種,一種叫“生產者”,一種叫“消費者”,還有一種叫做“分解者”。

“生產者”主要就是那些以無機物為營養成分的植物,它們的宿命除了自我繁衍之外,大約就是“消費者”的食物供應者;“消費者”也叫“異養生物”,它們以其他的生物或有機物或植物為食;而“分解者”則是細菌和真菌,它們的功用則是把有機物的殘體分解成簡單的化合物,回歸自然。

按照英國動物學家埃爾頓的觀點,這些“消費者”依據其食性的不同,還可以進一步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消費者。一級消費者則叫做“食草動物”。

互聯網:“收割者的游戲”

這個被叫做“WEB2.0”的時代,與“寒武紀動物大爆發”有的一比。順便說,很多網民,就是在這個時代快速成長、成熟起來的。

其一,WEB2.0之前的互聯網,基本屬于“植物世界”。

在那個被稱作“全民織網”的年代,無數個站點誕生了。無數的人群在向互聯網遷移的過程中,誕生了大量的“數字化生長物”,這些“生長物”最大的積聚者就是所謂“門戶網站”。

在大量門戶網站堆砌而成的“植物界”生存模式下,互聯網的發展經歷了一次巨大的陣痛,就是2000年前后納斯達克的狂飆與墜落。對10年前互聯網記憶猶新的人們,清楚地記得超百倍的市盈率是如何令人瘋狂,“站在大樹下喊一嗓子,掉下一大堆VC”是如何令人癡迷。

那次陣痛緣于早期對“數字化生長物”收割的沖動。不幸的是,這種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收割模式徹底失敗了。成功的,只是那些把“數字化生長物”做得更精細、花樣更繁多的網站,如阿里巴巴、淘寶、e-bay、Amazon等等。

現在反思起來,那些第一波試圖扮演“電子商務開拓者”的互聯網勇士們,其實只作了一件事,就是扮演“生產者”的角色。

10年前,互聯網收割的時代尚未成熟。牙齒還沒磨好,食物也不夠豐饒。

其二,WEB2.0之后,互聯網成了氣候。

這個成了氣候的互聯網,再也不是單一的“生產者”生態,即再也不是“移民”興奮地尖叫的場所。在這個生態里,已經出現了一群接著一群的“收割者”,他們在扎扎實實地“消費著互聯網”。

瘋狂的“收割者時代”來臨了,各類尖牙利齒的“動物種群”,在互聯網短短5年時間里,迅速爆發。他們以互聯網為食。

他們使用的是搜索引擎、P2P、云計算技術,使用的是Web Service、混搭(Mash-Up)、大眾標簽(Folkonomy)概念,將“移民”們制造的“數字化生長物”(如數字圖書館,電子商鋪,產品數據庫,企業門戶網站,美食資訊網,旅游網等等成噸成噸的資訊,以及多如牛毛的自娛自虐窺視暴露的多媒體玩意兒),接連不斷通過自己的“瘋狂收割”,轉化成社區、圈子、微博、交友的游戲,轉化成共創分享、單點登錄、賬戶合并、虛擬人生。

Twitter、Youtube、Flicker、Myspace、Facebook、Google、Del.icio.us,是這一時代“收割者”的典型代表。他們的崇尚的信條很簡單:開放與分享。

新的互聯網,正在孕育中

開放與分享是互聯網“原住民”的生存信條。不過,這個信條在“收割者生存”的真實邏輯面前,顯得書卷氣十足。

過去的一個時期顯現、過去20天內借谷歌事件噴發的網絡監管話題,為這種“收割者生存”的邏輯做出了真切的腳注。谷歌事件只不過又多了一個生態樣本而已。在“生產者”不停地從“移民”轉換成“原住民”的時候,這個互聯網世界才剛剛顯露出蝙蝠、壁虎、蜈蚣、水蛭等等類似寒武紀生物種群大爆發的跡象。

那些率先出現的“收割者”——互聯網新貴,以及如夢初醒的“收割者”——互聯網新手們,往往更愿意秉持達爾文“優勝劣汰”的原教旨主義邏輯。在這種情形下,“占據食物鏈的高端”,“瘋狂收割”和“野蠻生長”是他們最為緊要的沖動。所謂“監管的權力”——以及所謂“互聯網自由的理念”——都只不過是互聯網“收割者”的臺詞罷了。

網民,即將在這樣遍布“收割者”的互聯網“寒武紀大爆發”中,進一步分化(或者進化?或者演化?)成為生態意義上的“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新的網絡生態正在孕育之中。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

  推薦閱讀

  阿里巴巴買下“旺旺”相關域名 未指向任何頁面

記者查詢Whois信息發現,這兩個域名已經轉至阿里巴巴公司名下,但尚未指向任何頁面。 1月29日,據域名圈內人士透露,阿里巴巴公司近日從域名投資者手中買下wangwang.com/cn兩個域名,具體成交金額不詳。 記者查詢Who>>>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財經》雜志:互聯網“寒武紀大爆發”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52559.html

樂購科技部分新聞及文章轉載自互聯網,供讀者交流和學習,若有涉及作者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以便更正、刪除或按規定辦理。感謝所有提供資訊的網站,歡迎各類媒體與樂購科技進行文章共享合作。

網友點評
我的評論: 人參與評論
驗證碼: 匿名回答
網友評論(點擊查看更多條評論)
友情提示: 登錄后發表評論,可以直接從評論中的用戶名進入您的個人空間,讓更多網友認識您。
自媒體專欄

評論

熱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国产在线观看入口|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免费| 成人a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人网| 欧美成人在线影院| 国产成人8X视频网站入口 | 亚洲国产成人av网站| 成人国产在线24小时播放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影院游乐网|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成人| 国产成人午夜片在线观看| 成人嗯啊视频在线观看| 99热成人精品国产免国语的| 国产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片| 成人一级片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秋霞久久AA片|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欧美成人xxx|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色老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香蕉| 免费特级黄毛片在线成人观看 | 羞羞漫画成人在线| 88aa四虎影成人精品| 亚洲人成人77777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午夜亚洲国产成人不卡在线|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