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消息,據路透報道,在互聯網的短暫歷史上,有數不清的網站曾經流行一時,但很快就被追求創新、優質服務的用戶毅然拋棄,轉眼成為過去時。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本科生阿麗莎?拉瓦希奧,自從建立了Facebook賬戶的那天起,就頭也不回地拋棄了MySpace,她對Twitter的興趣甚至也降低了,Facebook究竟是怎樣令年輕用戶如此忠心耿耿的?
21歲的阿麗莎主修互聯網對社會及通訊的影響,她其實對Facebook給自己生活帶來的變化有些厭煩,但已經欲罷不能。
阿麗莎說,由于自己已經被Facebook“技術鎖定”,她目前還是會繼續當其忠誠用戶。換句話說,Facebook已經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我認為Facebook是目前互聯網最有價值的網站,價值甚至大于谷歌,因為Facebook通過其‘Facebook Connect’第三方軟件開發服務將自己打造為網民的‘網上身份證’。”阿麗莎說。
“它使用你的真名,與你現實生活中的朋友相聯絡,假設能解決隱私權這個棘手問題的話,將成為你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通用登錄名。”阿麗莎說。“我幾乎可以說,Facebook已經成為手機的下一代替代品,你與世界聯絡的新工具,現代社交生活的必需品。”
“技術鎖定”的涵義是,整個社會對某種技術的運用程度越高,用戶們就越難用其他技術代替它。當前主流的QWERTY電腦鍵盤就是一例——這是1870年代設計出來的機械打字機鍵盤。盡管一百多年來人們開發出了若干種更加具有邏輯性的鍵盤設計,但QWERTY鍵盤卻長盛不衰。
根據互聯網營銷研究公司Comscore.com的數據,擁有1億多美國用戶,全球用戶超過3.5億的Facebook,似乎已經實現了“技術鎖定”。
2009年12月,Facebook共有1.12億獨立用戶,遠遠超過同期MySpace的5,700萬和Twitter的2,000萬。每位用戶使用Facebook的平均時間也高達246.9分鐘,MySpace有112.7分鐘,Twitter只有24.3分鐘。
“到某個階段,它就達到臨界質量了。”Comscore董事Andrew Lipsman說。“它的吸引力大到很難解鎖。我認為Facebook已經到了這個階段。”
2004年,當時的哈佛大學學生Mark Zuckerberg在自己的宿舍里建立了Facebook網站,當時用戶僅限于哈佛大學學生,后來擴展到全美大學,這令其對十幾歲的青年人吸引力大增。當Facebook在2006開放用戶注冊時,大批25-45歲之間的青壯年用戶蜂擁而入。
當年,不少人同時擁有Facebook和MySpace賬號,但Facebook更加專注于青年人熱衷的社交功能,因而用戶重心逐漸向其傾斜,幾年之內即擊敗MySpace成為社交網絡霸主。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谷歌事件”仍是美國駐京記者追逐的話題。盡管中國外交部、國新辦、工信部均已就中國互聯網發展和管理、網絡黑客攻擊等情況予以認真詳實的回應,圍繞“谷歌事件”的炒作仍未平息。 1月26日>>>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sdlzkt.com/a/01/20111231/252856.html